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铁嘴功夫口头禅 (第1/1页)
到了中斋的时间,广场上的群众搬桌子抬凳子打粥拿馒头,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七里八乡的村民纷纷称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和灵验,夸赞栖云禅院的种种济民扶贫的功德。 独孤境率禅院的高层陪同海内外宗教界领袖、知名人士以及捐款在百万以上的大善人、大居士、富豪信众乘坐中巴车前往五星级酒店就餐。 元玄子和钟离罗盘等捐款在五十万元的信众乘坐大轿子车前往迎仙居就餐。 捐款再往下的去栖云禅院的贵宾厅和公众厅就餐。 元玄子听过徒弟们的汇报,告戒说: “事情十分紧迫,赵至善已没有退路。 我们必须要赶在赵至善之前,绝不允许国宝外流!” “师父,你要不要去看看玉泉子,她正在禅房喝茶。” 大徒弟燕玄龙明白了师父的意思,就转过话题。 元玄子说: “旧时幽香忆琴茶,华岳洞天蝶恋花。 山水不隔太古情,出世道人鬓染华。 为报清晨第一霞,弃缘无我毁琵琶。 铁骨残萼岂怀私?人间各书大爱诗。” 众人皆知师父以大局为要,暂时放下了个人私情,遂各个无语。 中午在迎仙居用斋未见到钟离罗盘一家三口,燕玄飞说: “他不会也跑路了吧?” “他要跑了就是真道士,而不是真商人!”元玄子说。 燕玄飞问:“师父,道士和商人的区别在哪里?” 元玄子说:“道士有信仰,商人有钞票。道士忠诚于信仰,商人忠诚于钞票。 道士可以为信仰殉道,商人能够为钞票杀人。” 燕玄龙问:“师父,钟离罗盘算是真道士吗?” “雪里埋不住死人,纸里包不住火。 时间会证明一切。” 元玄子说:“他下午一定会来听课!” 徒弟们未置可否,试目以待。 到了下午两点,栖云禅院的现代化讲经堂播放着《云水禅心》,前排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个人,那天的首善黑铁塔并无踪影,中排也空了许多位置,后排倒是爆满。 二楼是月牙儿型的看台,座位由楼下的软席改为硬五合板折叠式的,这样容纳的人数要较一楼多得多。 独孤境坐在一张鲜花簇拥着观世音菩萨雕像的木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在他身后随即徐徐降下巨大的幕布,天花板打开,落下投影仪。 他先播放了一段《步步清风》,不仅讲经堂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清晰地听到环绕立体声音响,还包括场外在露天听课的人们,均可同步全程收听。 独孤境关掉纯净悠扬的禅乐,他开始正式讲课。 独孤境说:“现在信佛求佛的人很多,庙里的香火很旺。 有位贪官贪污巨款之后又是塑菩萨像又是念大悲咒,虔诚得不得了,最后还是被双规了。 他临刑前对记者说:观世音菩萨不灵,劝大家不要迷信。 还有一位更可笑,杀了人跑到庙里来,跪在佛前把杀人经过如实讲述一遍,然后就朝功德箱里投了一百元人民币,祈求佛祖保佑他平安无事。 谁知,当时就被抓。 他对亲戚朋友说,别再信佛了,佛是假的。 这样的人不是在信佛,而是在谤佛。 他们把菩萨和佛祖当成了世间的贪官,谁给钱就给谁办事。 这难道不是谤佛吗? 《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为什么不能见如来呢? 因为他们还没弄清楚什么是菩萨什么是佛?” 讲经堂的大门敞着,陆续又有几个人进来,他们都戴着胸牌,胸牌背面印有座位号码。 元玄子一行在后排仍未看到钟离罗盘一家三口。 独孤境喝了口茶水,接着讲:“我们中国人逢年过节喜欢说祝你五福临门。 什么是五福? 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要做到五福齐全,确实很难。 尤其是最后一条,是善终的意思。 难在哪里呢? 佛学告诉我们: 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别离,有命咸归死。 这就是无常! 有人不服气,说现在长寿的人很多。 其实,人这辈子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许多人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腹内若无真种子,犹如炉火煮空铛。 没有觉悟到真我,只能受无明妄心的折磨,就像用炉火烧空锅一样,那是怎样的煎熬! 因此,我们要学一点儿佛法,懂一些禅理。 佛学讲的是宇宙人生的真实谛理,人生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在佛的三藏里解决。 佛法就是要摧毁打破三界六道的生死疲劳,摧毁打破愚痴暗昧的无明境界,改往修来,趣向光明。 因此,若明心见性,咸得无量福。 这个福不止是五福,而无量福。” 独孤境将电脑上的PPT打开,上面只一行大字: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 他说:“如果有人指着大殿里的雕像说这是佛这是菩萨,对不对呢?也对也不对。他们是佛是菩萨,但不是你要修行成就的那个。 你要修行成就的是内心净化,业尽情空,妄灭真露,生死缘灭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到达一真法界的人,那才是佛。 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只因妄想执著不得成佛。佛是究竟觉、圆满觉,菩萨虽能自觉觉他,但觉行不圆满,还有生相无明没破,虽然证圣,妄未断尽。 这都是指在心上修行的层次,即心作佛,即心是佛,离心无佛。 佛教分为九乘佛法,禅宗是教外别外的第十乘。 其他九乘皆属方便为究竟之法门,唯禅宗属于究竟为方便法门。禅宗又名佛心宗摄持一切乘,无上究竟之本佛。 达摩祖师开示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什么意思? 佛不是造的,不是传的,不是学的,而是性本具足,本来就有。 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本来是佛,为何还要流入无边生死,罪业和痛苦,不得佛的受用呢? 因为我们不了一法界之义,不知真如法义之故。循因结果,循业发现,生老病死,抓未来际,徒劳身心,以妄为真。因此,欲要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无有是处。 但面对八万四千法门,三藏十二部,六度万行,究竟从哪里入手呢?各位,我们今天就从禅宗入手。” …… 独孤境讲得头头是道,句句是理,听得人心服口服,点头不已。 只有一个人在暗暗发笑,那个人从来没有抛头露面过,但栖云禅院实际上是由他来控制的,他就是钟离算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