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仙道_第173章 投水自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投水自尽 (第1/1页)

    桃花门巷锁葳蕤,解识春风见一枝。

    隔岸好山先露面,照人新月宛成眉。

    惊鸿影断迷来路,覆鹿疑深系去思。

    不待重寻已惆怅,等闲吹白鬓边丝。

    玉泉子痴呆呆地望着独孤境潇洒地走开,她抚了一把凌乱的白发,眼光迷蒙。

    突然,她仰天大笑,边傻笑边流泪流口水,边流泪边哈哈大笑,口水挂在衣襟。

    散落在大街上的行李,她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此刻,她什么都不需要!

    什么都不需要!

    “疯了!疯了!”

    围观的群众议论纷纷,交头结耳,哀叹不已。

    “那个秃驴实在太狠心了,必竟是他的亲生母亲啊!”

    “听说早就认贼作父了!”

    “唉,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把他扔河里淹死算了!”

    ……

    玉泉子什么也没听见,她一路向南,朝着一个熟悉方向大步走去。

    大约走了有五个多小时,她来到了终南山的某处村庄。

    阔别数年,这里的村子早已夷为平地。

    当年的果树,也都砍伐净尽,到处是推土机和挖掘机,听说是要盖高层楼房。

    回想当年的风华正茂,再看今天的鸡皮鹤发,真是步步凄恻,心生悲凉。

    当年的元玄子一派玉树临风,态度翩跹,丰神皎洁,琼蕤映月,雄心壮志,直入云霄。

    当年的师妹粹质花妍,姿质明艳,丰韵娉婷,慈心向善,直入仙流。

    终南山下,天池水旁,清风明月,两人堪称一对璧人。

    如今元玄子成为玄门领袖,一代地仙,而自己却面容憔悴,苍桑零落,不忍目睹!

    ……

    玉泉子抱膝坐在一块岩石之上,临溪垂泪。

    她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向了若干年之前的那一天。

    那是一个晚上,月明如昼,庭中竹柏阴影交加。

    两人披襟露坐,夜不成寐,超然丈室,将作竟夕谈。

    来到终南净土,优游泉石,啸傲山林,驻伫凭阑,见者疑为阆苑神仙,缥缈天外。

    云树千重,烟波万叠。

    两人异想天开,幻觉竟上范蠡之艇,青山偕隐,白首同归,匿彩韬光。

    等重归旧居,倍感城市喧嚣,遂移居终南道观之中。

    最早的那个道观只有一名道士,日读《黄庭》、《金华》诸书。

    道观固有精舍数楹,二人出资暂时就居,与道长探玄论秘,早夕纵谈。

    某日,元玄子从怀里掏出玉蝉一枚,雕琢精工,色泽润洁,亲自与玉泉子配于胸前,玉泉子甚为珍爱,日夜佩戴。

    又送诗一首,以鸣其志:

    性喜炉香亦喜茶,诗篇画笔度年华。

    尘缘已了长饮酒,偶思破寂独看花。

    秋风庭院三重幔,春雨帘栊六幅纱。

    有人问我修真诀,数尽星辰斗柄斜。

    两人相知之深,正如鸿雁之和鸣云路,翡翠之游戏兰苕。

    ……

    回忆在半梦半醒之间,玉泉子感觉有人喊她的名字:玉泉子玉泉子。

    她侧耳倾听,又似窗外的风声。

    忽尔又听有人唤她,便起身循声而去。

    翻过山崖峭壁,来到一处碧潭池塘,里面竟有荷花,芬芳绽放,她听到水中央有声音:玉泉子玉泉子。

    于是,玉泉子就一步一步踏向水中央。

    忽然,只听咕咚一声,她一头栽了进去,水渐渐淹没了她的身体,一抹白发飘浮在碧绿的湖面。

    玉泉子感觉身体已然消散了,如同云开雾散一般。

    她随着风的方向,飘啊飘啊,眼前满是浓得像奶一样的霭气。

    似有数日,漂到一座岛上,只见层峦耸翠,翠柏长松,幽花异草,溪涧流碎。

    涧上藤蔓纠结,香气纷郁。

    正感奇异,忽一阵风来,她又飘至岛山之巅,举目远眺,浩渺无际,林木隐隐,似有人家。

    于是,又顺风盘旋而下,曲折数里,则现精舍,雾阁云窗,极为雅丽,别有洞天。

    由回廊曲折以行,绮楼复室,迥非尘境。

    绕廊而入,听见里面有吟哦声。

    驻足室外,屏息静听,寂然无音。

    揭帘缓步,竟然无人。

    燃烛于堂,焚香于鼎,檀旃氤氲,缭绕一室。

    架上缥缃,玉轴牙签,简洁雅致。

    走至案前却是《阴符》、《道德》两经;左几上放有《参同契》、《悟真篇》两册,俱有注释,字迹飘逸,直逼钟王。

    一男子临窗兀坐,焚香鼓琴。

    边自叹道:“念人世荣华,如飘风过耳,殊不可恃,一切所有,皆如寄耳。”

    见有人至,其声遽止,抬起头来,竟是元玄子。

    那元玄子见对面女子娇姿艳质,仪态万方,衣服均非时世装束,疑为神仙中人,待仔细端详,竟是玉泉子。

    “你怎么在此处?

    莫非已不在人间?”

    玉泉子望着元玄子一时百感交集,泪流满面。

    “一言难尽。”

    元玄子起身走过来,扶住玉泉子,两人抱头痛哭。

    哭罢,二人携手向屋外走去,溪水潺潺,溪边杨柳垂丝,芙蓉结蕊,杂花如锦,芳草成茵。

    玉泉子说:

    “碧海青天夜夜心,灵香无计返瑶林。算来不是蓬山远,何日刘郎再问津?

    人世间我是不愿再留了,所以就来了这里。”

    元玄子轻轻为她拭泪,慨叹道:

    “世上多jianian少贞良,英魂在天亦悲凉。

    我今徒然慕黄唐,愿携佳人归故乡。”

    “我们是在梦中还是醒中?”

    玉泉子惊异地问。

    “梦中也是醒,醒中也是梦,不必执著于名相。”

    元玄子边说边走,他们来到一片虚无之境,绿波红槛,碧瓦珠帘,极为幽敞。

    玉泉子忽然看到元玄子的鬓角竟然冒出一丝白发,她突感无限的痛楚,不出得扑进元玄子的怀里哭出声来。

    “相逢对语声声婉,泪湿青衫老谪仙。

    十二万年无此怨,白云落脚在深山。”

    元玄子开解道:“生命虽短暂,英魂不可销。

    我们都无愧于世间,人生至此,足矣。

    今在这里等你,我们一起回家。”

    “家在哪里?”

    玉泉子迷惑地问。

    “跟我来。”

    元玄子拉着她的手,两人由近而远,于香篆雾岚之中珊珊微步以飞。

    玉折兰摧,珠圆璧合,生死相依,宛如化蝶。

    “借尸解仙,扶云上青天。”

    玉泉子喃喃自语着,她的手不停地颤抖,似乎要抓住什么。

    可是当她终于睁开了眼睛,看到的竟然真是元玄子!

    元玄子从口袋里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块半旧的手帕,轻轻地给她擦干了眼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