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5章 正好握着凶器(求订阅) (第1/1页)
“你是假记者!” 青牛看了一眼记者证,忽然一下子掀开了男人的衣服。 后背明晃晃的纹身一览无余。 “你要干什么?我是沪州生活日报的记者,你” “好,既然你是报社记者那么我们就现场核实一下,正好我也认识生活日报的主编。” 这个时候陈东开口说话了。 “你是谁?” 男人看着陈东有些惊慌。 “我是谁?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陈东当着众人的面拨通了顾北的电话号码。 “请问顾总跟沪州生活日报的主编熟悉吗?” “熟悉,当然熟悉。” 电话对面的顾北对于陈东的来电有些惊讶,不过马上回答道。 “电话号码告诉我。” “电话是13xxxxx” 因为陈东全程开着免提,大家对于电话的内容都是听的一清二楚。 就在陈东手机拨通那个电话号码的时候,这个记者突然拔腿就往门外跑去。 可是他忘记了自己现在是在什么地方,这里是ga局,从刚才男人露出纹身的那一刻,已经被这些民警盯住了。 在这个时代纹身更多的还不是一种艺术,甚至就是一种标签。后背那么大的一个纹身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两个民警一把将男人抓住。 “你们要干什么?信不信我在报纸上给你们曝光?” 这个时候陈东的电话也拨通了,电话里的报社主编显然已经从顾北那里已经知道了陈东的身份。 “请问贵报社有xxx这个编辑吗?” “陈先生,我们报社没有这个编辑。” “请问你们报社派人到松江这边来做采访了吗?” “没有,目前报社记者都在忙着采访食博会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派人过去。” “好的,谢谢主编。” 挂断电话陈东走到男人面前,现在知道我是谁了吧? “你是谁?” 刚才男人听的很清楚,那个主编也很尊敬的称他为陈先生。 “你们刚才不是一直都在提我吗?我就是陈东,你们说的那个与嫌疑人关系密切的东方集团董事长。” “” 不仅是男人惊讶,就连旁边跟着一起来闹事的这些人也都很惊讶。 就在这个时候现场有些混乱,之前不少“记者”打算离开这里。 “都安静,现在我们有义务核实你们的记者身份。” 多年工作经验告诉李长军,这些人很有问题,有很大的问题。 “你们欺负人,你们¥。” 这时候不少假记者开始乱哄哄的准备冲出去。 可是这里是哪里?他们的想法虽然很好,不过却也很幼稚。 一番检查下来现场的这些记者居然一个真记者都没有,甚至连死者家属都是假的! 这让众人是大跌眼镜。 “既然这些人能知道这件事情,并且来这里闹事,这其中肯定是受了人的指使。” 李长军安排工作人员对这些人开始进行隔离审问,刚才正愁案子没有突破口,没想到突破口这么快就来了。 不过让众人有些失望,经过一番审讯,除了发现这些人中个别人有案底之外,并没有得到更多有效的线索。 他们都是受到别人的指使,而指使的这个人都是通过电话来cao控的。现在这个电话已经打不通了。 案件侦破再次陷入僵局。 当天晚上10点 劳累一天的所有专案组成员再次开会讨论案情,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上一个诸葛亮呢何况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刑警。 “同志们,现在我们对案情进一步开始分析,如果大家有什么建议和疑问马上提出来。” “是。” 众人应和完之后开始纷纷低头看着案卷梳理案情。 大概三十分钟后,大家再次开始讨论。 “队长,现在通过咱们梳理案情来看,大家都觉得案发当日那个报警电话很可疑。” “这个咱们之前也讨论过,可是那个人是在公共电话亭打的电话,目前咱们也没法查到对方的身份。” 刘长江补充道。 “我们之前的确在电话亭周围进行了大量的摸排,不过我觉得咱们忽略了一件事。” 这时候一个刑警开口说道。 “说说看。” 刘长江眼睛一亮,张浩虽然到了警队没有多长时间,不过前一段时间可是到了省城参加完专业培训才回来。 “今天这些闹事的假记者让我有了一个想法。” “这些人都是沪州过来的,这说明什么?” 张浩一说完,众人眼睛一亮。 “说明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在沪州!” “没错,而且死者的身份也是沪州人,这说明死者与犯罪分子很有可能之前是老相识。” “没错!” 刘长江感觉眼前一亮。 “下一步马上开始对各个宾馆旅店的摸排,重点就是摸排在案发前几天来松江住店的沪州人,同时派人到汽车站调取案发前几天的监控录像,或许能找到线索。” “刘队,我觉得贾虎的犯罪嫌疑可以排除了。”张浩接着说道。 “虽然暂时来看有可能贾虎是冤枉的,但是你们别忘了,他是什么身份。甚至你们觉得有没有可能今天的事情本来就是陈东策划好的,目的就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刘长江是一个很耿直的人,把自己心里话说了出来。 “的确有这个可能,不过单纯从案件本身来说的确存在很多的疑点。第一,如果贾虎是犯罪分子,他的作案动机是什么?根据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贾虎对受害者很倾慕,而受害者也三番五次到办事处找过贾虎。” 刘长江点点头。 “第二,如果贾虎是犯罪嫌疑人,他为什么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从死者受伤程度来看,对方根本就是想杀死她,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打急救电话。” 刘长江还有其他办案人员都是纷纷点头。 不得不说这个张浩分析的很有道理。 “第三,我们在死者留下来的手机上只发现了贾虎的一条通讯记录,这说明什么?说明之前的所有通话记录和短信都被人删除了,而只留下贾虎的一条就是为了吸引我们的注意。” “接着说!” “没了!” “” 虽然张浩没有再继续说什么,不过他提出的几条线索的确非常有价值,随着张浩的分析,案情已经有些清晰起来。 如果按照张浩的分析,一定是有人事先将被害者杀害,清理现场之后用死者的手机给嫌疑人发去了短信,在嫌疑人进入房间之后拨打了报警电话。 这也就变成了最后警察赶到的时候嫌疑人手里正好握着凶器,贾虎很有可能是想要救死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