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大唐太湖 (第2/2页)
若仙道有望我等又何必屈居官场,也不知坐化之前,善功能否圆满,死后谋个神位。 说起来这位太湖王倒是好运到,活着已经占据神位”。马老道羡慕的说道。 “神位与我等是运道,与他却未必,何况他还年轻,若今日给你一个神位,你会去赴任吗?”许敬玄品尝着茶叶的味道。 活人就任的神位,必须魂魄离体,与泥塑雕像融合,在受香火供奉,修成神体,神道修士哪里及得上仙道自由。 “哎!莫谈他人”。马老道说道。 翌日,李恪拳法修炼完毕,走出驿站。 驿站外面苏州府君正在和许敬玄聊天。 “下臣拜见太湖王”。苏州府君恭敬施礼。 “免礼”。李恪摆手。苏州成了李恪封地,苏州府君也就成了李恪的下臣。 不过李恪并没有府君的任命权利,两人反而会成为挣夺权利的对手。 “今日就麻烦许道长了”。大唐建房并不用劳动农人,一座府邸材料齐全的话,一个修士一日即可完工。 “殿下可选好地址”。许敬玄问道。 “本王心中略有计较,请道长随我来”。离开苏州城骑马西行,一直到达太湖边。 他登高望远,查看太湖地图。 “许道长,本王欲在这太湖东岸修王府,王府前面是水神府,后面厢房住人。 岸边建一座石桥,石桥通到湖中离湖岸最近的云雾山,跨越湖面连接两地,山上另外建一处别院,许道长以为如何”。李恪把自己的想法,和就番路上画的图纸交给许敬玄。 许敬玄飞到天上,对比图纸和地图,心中计较,片刻后落到李恪身边。 湖中云雾山离岸十里,建石桥虽然长了点,不过石桥结构相对简单,取材方便,不用动戒子了的储备。 李恪要求的别院不算大,用料不多,王府,或者说水神府达不到王府级别,用料也不多,如此算下来,能剩下三分之一的材料。 大唐朝廷给会每个就番的王爷修建府邸,材料都是由皇宫调拨,道官建设,不捞民众。 按照建造府邸的潜规则,建府所剩材料,归施法者所有。 这些皇家建材,转手卖给豪商,折算成修炼材料,也是一份意外之财。 “方案没有问题,太湖王是否确定如此建设,还有什么要求吗?” “没问题,请许道长动手吧”。李恪早就设计好了图纸,以后若是不满,等他掌控太湖之后,可以自行建造。 “请太湖王移驾,贫道这就施法建造”。 李恪远离许敬玄。 “郑先生来至山东六族?”苏州府君一直跟随者李恪,既不亲近,也不疏离,态度还算平和。 “下官确实是山东士子”。郑德昌点头回答,世家之名即是骄傲,也是累赘,郑德昌颇有才华,心中自有傲气,想要摆脱世家之名建立一番政绩。 李恪抬头看着郑德昌。“关于太湖和苏州,郑先生有什么看法?” 郑德昌心中一呃,思索李恪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分权?或者是直接夺权? “不知殿下的意思?”郑德昌眯着眼睛,心中思考双方的优劣势。 李恪看着太湖说道:“孤封号太湖王,孤以为太湖离岸百里皆为孤王管辖,府君以为如何”。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太湖不在四海龙族掌控,水里没有仙神,妖怪横行百姓无法渔食,太湖附近荒芜,送给李恪也无所谓,郑德昌想到。 “理应如此”。郑德昌点头。 “郑府君在苏州城内为孤王建一座水神宫,作为孤王行宫,宫中立孤王像,四时香火不断,此后孤王不插手封地内任何事物,府君以为如何”。 “殿下欲化神”。郑德昌大惊,抛弃身体化神,一旦开始再无回头之路。 “我的母妃在长安过得很好”。李恪抬头遥望长安。 郑德昌久久无语,良久之后默然说道:“王爷是纯孝之人”。 李恪不死,有人就不会心安,一旦李恪化神,没有了身体,他就再也离不开太湖,从此只能困守太湖。 李恪化神之后,若有人毁神拆庙,没有香火供奉,用不了几年,李恪就会烟消云散。 也许殿下化神之后,杨氏在宫里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吧。 郑德昌心中想到,李恪如何选择他不在细想,单说李恪提出的条件是否对他有利,他心中计较。 “下官同意王爷的要求”。 李恪点点头,大唐世界庞大,南方人烟荒芜,苏州离太湖五百多里,他只要太湖沿岸百里的要求并不算高,作为府君的郑德昌没道理不答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