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 逃兵 (第1/2页)
(一) 1月21日9时,战区中央山脉北段,中国陆军第14集团军CB师ID团休整地。 年仅28岁就坦任ID团代理团长的肖杨中校怎么都无法理解这道命令,它只有八个字,看似漫不经心,又看似意味深长。 两天前,总参谋部某特种部队的王少校(蒋云化名姓王)押解来两名在IF团防区里捕俘到的间谍——是间谍,因为这两人无疑是J国人,有武器,但是没有穿军装——不穿军装的军人是不受国际公约保护的,只要有必要,完全可以就地处决。诚然,这两名间谍是总参谋部少校亲自押来的,自然非同小可,所以区区一个ID团是不敢擅作主张的,于是,肖杨便上报了CB师、东线指挥部暨54集团军总部(简称“东指”)。然而,东指政治部的指示却只有这八个字——“就地羁押,严防破坏”。 肖杨一再询问译电员,“没搞错?” 译电员确定地点点头,“我敢下军令状,师部转发的东指政治部的指示就只有这八字,一字不差。” 即便是长年深居54集团军机关,久浸宦海的何政委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命令。 “政委,您总得给我一个解释吧?”肖杨很无奈,毕竟他这个军事主官才刚刚出道,头一次接触这种奥妙的事。 何政委想了想,“那就就地羁押吧,好生伺候着,既不释放也不审询。既然东指政治部没有明确指示我们可以自行处置,那就说明东指政治部默认地接收了这两名俘虏,只是暂时羁押在我们这里,所以我们无权擅自审询。” “也只能这样了,保卫股牵头,调警卫连一个班来轮流看押。那女的有伤,还得让野战医院给她治伤。”段理参谋长万般无奈,转念又说,“另外,‘严防破坏’这四字值得斟酌。” 肖杨觉得头大了,“怎么讲?” “这说明,东指政治部认为敌人可能会来破坏,比如……哦,比如他们可能会来营救。” “对!”何政委眼睛一亮,说道,“在战场上捉到两个间谍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是偏偏这是总参谋部直属单位捉的,而东指政治部可能还没有受到总参谋部或者中央军委前线总指挥部(简称“总指”)方面明确的指示或者解释,所以既无从下手,又不能掉以轻心。只好就地羁押。从那位王少校的叙述看,这两名间谍确实不是一般的便装侦察兵,而是货真价实的间谍,价值很大。敌人可能会千万百计地来营救,他们一来,就什么都明白了。基于其假设,如果关押在东指或者总指,敌人是不敢营救的。如果关押在基层,即ID团驻地,这种可能性就很大了,敌人完全有可能、也有条件来营救。说到底,这是以静制动,欲擒故纵。” “这解释虽然很有道理,但是东指政治部为什么不明说?要是真出意外怎么办?”肖杨又迷糊了。 何政委款款而谈道:“因为战区目前的体制还是军事管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地方政权以及相关配套的国家机关各级机构。如果在大陆,捉到这么一个间谍直接由军方保卫部门看押,再交由国家安全部门处理就行了;在法国或者二战时的日本,有宪兵队之类的军事警察专门负责此类事务。在这里就不行,这里还没有国家安全部门的派出机构呀,当然了,军队的各级保卫部门有安全保卫、反间谍的职责,但并非专业的反间谍机构;情报部门有情报搜集与反侦查的职责,但是没有独立的侦查权和逮捕权。开战才没多久呢,主要焦点还在正面战场上,总指以及下属的战区东指、南指尚未来得及就战区可能呈现的微观复杂局势建立起相应的专项性业务单位。这两名来路不明的间谍若交到东指政治部,也未必能审出个眉头来,直接交到总指吧,那可能又是小题大做了。所以呀,干脆——扔我们这里,静观其变。” 肖杨忿忿地抽了一口烟,“他妈的,上了战场还有官僚主义在害人。那就好生伺候着吧,保卫股牵头,警卫连1排的方排长专门负责日常看押。政委你看着办吧。” 何政委看着这位年轻的军事主官,笑道:“行,你就安心处理部队整训和预期作战方案的事吧。这事我来负总责来办就行了。” (二) 午饭时,因为近几日略染风寒的缘故,肖杨多喝了几口酒。 保卫股送来一份材料,是关于警卫连1排1班士兵陈诚被俘情况的审查报告和鉴定书。材料上,陈诚如实交代了潜伏时临战脱逃、被俘时主动向敌军透露部队番号和任务的经过。保卫股的定性是明确的——“逃兵”。政治处的处理意见倒是模棱两可——“建议酌情处理”。 肖杨看了两遍,便抛下一句话,“开除军籍送回家,地方上按‘因病提前退伍’处理。” 参谋长段理连忙放下筷子,拉一把政治处主任的衣袖,然后拿了一支烟,一边点燃一边起身向账外走去。 政治处主任会意地抬着饭盒坐到肖杨旁边,“团长,我看这事…….形势不一样,现在是战时……” “战时?”肖杨又喝了一口,觉得身子暖和了许多,说话也有力气了,“呃,你的意思是要加重处罚了。也行,军法无情啊。” “不不不,”政治处主任连忙摆摆手,“我的意思是,这事可大可小,从更利于部队适应战场环境的角度考虑……” 肖杨大眼一瞪,愣是没反应过来。 这时,外出巡视新兵集训情况的何政委回来了。 政治处主任见状便埋下头,夹起锅里的rou努力地吃起来。刚出去一会的参谋长叨着半支烟又转回来了,也凑到锅前,一声不吭,小口小口地喝汤。 何政委支开在场的几个参谋、干事,只留下参谋长和政治处主任,从锅里捡了块大肥rou扔进肖杨的碗里,“肖团,依我看这事得从轻处理。” 肖杨咬了一嘴的油水,连连点头,倏忽愣住了,大谔:“为哪样?” “这个叫陈诚的还是新兵,刚参军不久,临场怯战是新兵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