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03章 高薪养廉 (第2/2页)
诗》那么有深度的文章,算是有得必有失吧。明清的公务员第一级考试称为乡试而不是解试。 解士们被解送到京城,到第二年正月再参加省试。省试结束,通常在二三月放榜公布通过考试的考生名单,然后就是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了。殿试结束后要最终给高中的进士们排名定次,也就是决出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以及其他各甲名次。这样三年一度的大比才算结束。 殿试之后录取的进士,前期分为三甲,后来又分为五甲,和现在的扩招有点类似。一二甲为进士及第,三四甲为进士出身,第五甲最差,也算同进士出身。各名次排定,就要进行唱名赐第了。届日,皇帝带着宰相和相关大臣们来到崇政殿,殿试后封好的试卷放在御座旁,专门有官员按照事先拟定好的名次依次拆开试卷,交给中书侍郎和宰相观看。于是两人同观试卷,照字唱名,逐个宣布当科进士,这就是唱名,也叫‘传胪’。皇帝也有亲自唱名的,赵光义就亲自干过这特别嘉宾的活,以示对进士们的恩宠。那外面的学子怎么知道自己的名次?韩琦就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东华门名唱方为好男儿’,东京城东华门这个地方就是用来公布成绩的地方。 科举考试后,进士们还要吃一顿饭,也就是皇帝的赐宴,也就是琼林宴,南宋在礼部贡院里赐宴。还要谢一次恩,叫谢朝,感谢自然要意思意思,最早的谢朝是要送银子的,每人足足的纹银一百两。皇帝财大气粗的,估计不太好意思,后来就不收这份谢礼了,改为让大家写一篇‘表’来赞美一下皇帝就算了。接下来还有庆典活动,包括祭拜孔子、孟子等天下读书人的圣贤先师,进士们互相团拜分个尊卑长幼,还得立题名碑石,造同年小册子等等,相当的热闹。 之后就是正式的赐官了,大宋朝,科举进士的前四名基本上立马封官:状元最大,可以做到将作监丞或大理评事,榜眼和探花也可以做大理评事或者到地方去干个文秘工作锻炼锻炼,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秘书长。剩下的一甲进士及第这全有官职,好的时候甚至直接去当知县,也下各等也能分到个工作。只有第五甲要‘守选’,也就是等着考核,考核通过有了空缺才能正式工作。 从进士出身当上的官,升迁很快。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吕蒙正中状元,他六年做到副宰相,十一年做到宰相,相当于现在的*****,当时他才42岁,简直如同坐上了火箭。而且大宋朝的公务员中进士绝对占大多数,宰相和副宰相更几乎十有八九都是进士。 再谈一谈当官后的福利,先说一说假期,过去可不是像我们现在实行双休,人家是十天一休,叫旬休,即每旬有一个休息日,每月十日,二十日,三十日休息,记住,过去是按农历计算的,没有三十一天。 这样看似乎休息日有些不够,那说说其他的节日,上元、夏至、中元、腊八节都是三天。正月初七人日,二月初一中和节,春分,春社等十七个传统节日和节气,加上十月一日授衣日都是休一天,总共全年可休息八十七天。到宋徽宗赵佶时整整达到了一百多天。婚假,自己结婚九天,兄弟姐妹和儿女结婚五天,堂兄弟姐妹三天,堂侄两天,堂侄孙、曾孙一天。 丧假则有点不太人性化,丁忧守孝三年,不用上班,却没有工资拿。武官也至少有百日假期,上不上班随便。 病假:感冒小病自然必须得坚持上班,下午一般不用上班,上午应该能坚持下去。病得实在严重,就必须得‘寻医’了,直接给一百天,还带薪的。一百天没治好,没关系,可以续假,接着治疗,只不过这次不带薪的。 事假,北宋没什么限制,大家可以随便请假。南宋高宗有了限制,三年可以累计请假两个月,两年可以请假一个月,但一年内不准请假,有点像现在的年假制度。 除了这些人生大事,上任之前有任假,毕竟长途跋涉的可不像现在飞机,火车几天就到,定期还有探亲假,这根据远近程度来规定假期,皇帝生了皇子、娶了妃子一高兴也会放假,功臣立下大功、将军凯旋之日难保不一起庆祝庆祝。 薪酬:根据元丰年间标准,文官中等级最高的开府仪同三司月入100贯;特进为90贯;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大夫:60贯;一直到最低等级的从九品承务郎差距有点大:7贯。这只是寄禄官的标准。其实真正的大官开工资根本不受这个限制,比如王诜曾经的节度使每月就达到过400贯,宰相300贯,枢密使、参知政事为200贯。 在京官员,除了本俸,还有其他名目繁杂的额外收入和补助,其中最重要的是添支,也叫职钱、贴职钱,有正式工作职务的。这份工资一般很高,比如开封府尹每月有100贯,至少也有80贯,就连正九品太常寺奉礼郎也有十六贯,比他的基本工资整整高了一倍。这是在京官员的额外工资,对于那些不在京的官员,分职田,根据职务的高低和管理州县的大小配给相应面积的土地,从中分租金,获得粮食或者变现。这等于给有职事的官员们加了双薪,和未‘出官’的确实差别有些大。 在职公务员还有米、面、养、随从伙食费、马匹草料、酒、茶、炭、误餐费、茶汤钱等各种补贴,这些是制度性的,绝不是想给就给。大宋朝完全是在高薪养廉。 Ps:书友们,我是陶人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