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疯暴_第二百六十六章 封号与猜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封号与猜测 (第2/2页)

能力很强,他们背靠北方,有无数的猎物能给其补充,断粮一道也无法实现了。”李宽皱起眉头道:“看来我们任重道远啊,还要从长计议才好。”

    长安城皇宫,两仪殿内,皇帝李世民召集了文臣武将,还有几位宗室郡王,他要正式宣布给几位皇子晋升封号。皇帝李世民端坐在皇位上,看着文臣武将和皇室宗亲们,他对身边的常涂说道:“宣旨吧。”常涂走到玉阶前,展开圣旨,说道:“盛德普天,外虏尽归,天降祥瑞,吾朝社稷长春不谢。李唐江山共享,朕之皇子晋封,归德麟儿,视为祥瑞开启。皇四子李泰晋魏王,皇六子李愔封梁王,皇七子李恽封郯王,皇八子李贞封汉王,皇九子李治封晋王,皇十子李慎封申王,皇十一子李嚣封江王,皇十二子李简封代王。圣意将分封另旨,钦哉。”所有在长安的皇子此时都在两仪殿内,以李泰为首,拜谢李世民的封赏。而群臣听到这旨意都哗然了,各自分头谈论起来。房玄龄对身边的杜如晦说道:“杜相,你听明白没有?所有在长安的皇子都得到了晋封,为何单单我没有听到赵王和蜀王的名字啊?”杜如晦先是轻咳了一下,摇头说道:“房相,你遗漏了一人,皇五子燕王李佑也在长安啊,也没他的名字。这里面的含义,我不敢妄猜。不如我们问问赵国公吧,他与陛下之近,我们与他虽同朝为官,但有些事情,他一定知道内幕的。”随后房杜二人将目光转向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也在皱眉,心里的疑惑也不小,他对身边的王珪说道:“太子不在长安,陛下如此草率的晋封皇子,这里面似乎有所不妥。”王珪这老头却笑道:“不在长安的有三位呢,赵王和蜀王也不在。陛下把皇五子燕王遗漏,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什么深意啊,我们还是去问问李师?”于是他们二人将目光落到李纲身上,而李纲却老神在在,仿佛没听到刚才的圣旨一般,连他身边的孔颖达叫他都无济于事。于是长孙无忌、王珪、房玄龄和杜如晦四人都聚拢到了李纲身旁,李纲抬眼看了看这四人,将眉毛挑向一边,只见武将那头都炸营了,程咬金拉着尉迟恭在掰手头算人头儿,好像在细数刚才的皇子封号。李靖和李绩在小声交谈着什么,其他几位大将军都聚拢在一起,交头接耳,尤其是薛万彻,好像很是高兴,在与柴绍说着些什么,而柴绍却在皱眉,好像不想似的,估计是在强忍着。张公谨、秦琼、张士贵、刘弘基等人也在眉飞色舞的说着些什么。李道宗和李孝恭正与几位皇子笑呵呵的说笑,勉励和恭喜的话互相恭维着,而唯一淡定之人居然是魏征,他们没有与任何人交谈,一直观察着李世民的表情,可惜什么都没看出来。皇帝李世民高高在上,微笑着看着文臣武将,随后轻咳了一下,把大家的注意力都拉回到他身上,只见李世民淡淡的说道:“皇子晋封为亲王,乃我李唐盛举,众卿不必惊讶,传国玉玺回到我李唐手上,也预示着我李唐的统治会让天下安定,万众归心,百姓安康。朕意已决,散了吧,哦,对了,李恪、李佑还年少,而封号刚刚晋升不久,且等上几年吧,朕不会厚此薄彼。至于宽儿嘛,他现如今还在为我李唐谋划,等太子与他们都回京再一并封赏。”说着,李世民起身,往后殿而去,大部分朝臣看到此景也都转身离去,宗室与皇子也都带着各自的喜悦离开。而以长孙无忌为首,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往后殿而去,他们想知道李世民真实的想法到底如何。程咬金拉着李绩走在两仪殿广场上,程咬金对李绩说道:“李宽那小子的功绩放在那儿呢,陛下为何不给他晋升封号呢?李恪那小子辽东稳固拨野古三部也做出了点功绩,凭什么视而不见呢?这没道理嘛。”李绩冷眼看了看左右,一把将程咬金拉到身边,小声的说道:“你这匹夫,瞎嚷嚷什么啊?想给自己找不自在吗?非议陛下的旨意,小心御史台拿你开刀。我知道你与仲武贤侄关系好,但你刚才这样喊叫是在害他呀,蜀王李恪,咱们不提了,他有前朝的血统,而且前朝之人刚刚回到长安,这里面的事儿多了,不可过于恩重,需要避嫌,你明白吗?再说了,还有燕王李佑陪着呢,也不显得那么突兀,阴世师的事你也是知道的,这皇家祖坟挖的真是遗祸三代人啊。至于那仲武贤侄嘛,程知节,你自己好好想想,赵王封号已然是一等王爵了,再晋升?难道要封秦王吗?要不要给他个天策上将啊?哼,你有的时候说话真是不过脑子啊,装傻充愣也不是这个冲动法的,别忘了,太子也没在长安,如果一并加恩晋封,你让太子如何自处?”说着,李绩一把甩开程咬金,大步往前,直接出了两仪殿的广场,奔宫门而去。程咬金愣在那里,随后又开始掰手指头了,光是用心来衡量还真不是容易的事儿。李靖在他背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随后也离开了。程咬金回望了一下两仪殿,发现长孙无忌他们并没有出来,心想,这里面的事儿还真是不小啊,自己还是闭门打儿子,装几天傻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