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人形怪 (第1/1页)
后来打小日本那会儿,老太爷谨记祖训,也自知富贵烟云皆空论,便将数十年的积蓄捐于了抗战,还将九宺阁作为秘密联络点,供咱抗战的同志们使用。 不过这些都是陈年旧事,新中国成立后老太爷驾鹤西去,九宺阁就成了老楚家仅有的祖业。 再后来我就出世了,你说出世就出世吧,还正好碰上了1960年中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据说是饥荒遍野惨不忍睹,听老爷子说可丝毫不亚于民国时期的那次大灾荒。 这家里断了粮,老娘也没有了奶水,大人都没得吃我这娃娃可就危险了,若不是老娘整日里熬的那些米油,那一年我还真会夭折。 小时候,我身体一直不好,老娘就念叨都是喝米油喝的了,刚出生那会儿的营养压根就没跟上,所以每次总会把好吃的留给我,身体稍微好点了就会让老爷子带我到铺子里玩耍。 在铺子里,见到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总是非常的好奇,老是问这问那,纯粹的打破砂锅问到底,老娘就总会夸我聪明将来一定能成大器。 说实话那会儿都还小,也确实不懂老娘说的啥,只知道无忧无虑跟在蜜罐子里面一样,直到后来这蜜罐子被打破,我才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我六岁那年,全国上下破四旧,打到一切牛鬼蛇神,老爷子被迫摘下九宺阁的牌子,祖业在那段时间自然也给荒废了。 也就是在那段时期,老爷子又被人迫害,说什么反革命分子顽固不化的大魔头,老娘也受到牵连,整日里还遭受各种冷嘲热讽。 人在这种条件下是会崩溃的,老娘经受不住来自多方面的打击,最终撒手人寰了,那一段日子也就变成了老楚家最为难熬的时光。 后来,那段事件平息,老爷子为了能让我有出息,就把我送去拜师习武强身健体,再大了些又送我去读书,还经常念叨这都新中国了,一定要有新气象,不能再走那些老路子。 祖训当然是铭记于心,乱世的那些法子不灵光,这都赶上太平盛世了要多想想以后的事。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是明白老爷子的良苦用心,也并没辜负他人家的心血,虽说现在因为祖上成分不好,需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算是响应国家号召但对于我来说倒是没啥。 广阔天地间,好男儿自当闯荡,这才是老楚家最需要的精气神,无关乎生死屈辱,就像祖训所云,礼义廉耻心中镜,海内归墟识楚门。 老爷子知道我自从老娘不在以后,心气高了性子也变了,这又碰上个成分问题,学业恐怕要给荒废了,要说这也挺惨的。 可老爷子搬出祖训,说这叫,世事轮回莫将寻,正好趁着下乡的势头让我去磨炼磨炼意志也未尝不可,还告诉我凡事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要坚持心中的希望,就不会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1976年夏天我带着九宺还有老爷子给我的九方初略下了乡,老爷子要去送,我没让,这又不是以后见不着了,再说还有同学都一起去,根本就不用,实际上害怕送的时候难免会伤心。 毕竟生离死别是人都会难过,更别说我这一去就剩老爷子一人在家里,想想更难受了。 下乡的地界儿也不算太远,在南阳市镇平县的二龙公社,一路同行的有大军跟葡萄,我们基本上算是最后一批下乡的主,再往后这场史无前例的风潮也都过去了,不过那都是后话。 大军是我发小,大名叫冯志军,要是从老爷子嘴里说出来,他家那点破事能说个一箩筐,大军他爹是个标准倒斗的,整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到夜里就跟头狼似的到处转悠。 谁让咱洛阳城是神都呢,在他眼里遍地可都是宝贝,他爹有个绰号人称冯大麻子,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张口即来“他妈了个巴子”,人给念了快了就索性起名“大麻子”,他爹那脾气可是真不好干的还是这种事,人人都敬而远之。 要说我跟他就玩不到一块,老楚家祖训说的明白,头一句就是刨坟挖墓非吾辈,干那种损阴德的事就是臭虫,连臭虫都不如。 大军却说,他爹是那种守规矩的,不是我想的那样,还说什么祖上就是曹孟德点了名的摸金校尉,他家也就这点本事别的啥也干不成。 有可能是同病相怜,他这种成分比我可够呛多了,小的时候不懂他家里的事,长大了就经常刺激他,说他爹是,屎壳郎抗枪硬装大尾巴狼,他不服还跟我干了一架。 咱这拜过师学过艺的,两下就给整趴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就赶紧求饶,自此之后不管我怎么骂,大军也只有听着的份,不敢有一丝造次。 他也就是对我这样,除此之外没一个能看到眼里,没说几句话敢不顺眼,抄家伙就上,跟他爹那臭脾气如出一辙。 还别说,跟着他爹还学了两下子,倒还没吃过亏,都只有他动手的份,完事了还天天跟我絮叨,他爹如何的厉害今天碰上了孤魂野鬼明天又挖出来颗唐代的夜明珠,在我看来都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听听也就过去了。 我要是不搭理他,就跑到葡萄跟前啰里啰嗦的贫上一阵子,葡萄高兴了就对上几句,不高兴了就让我出头修理他。 背地里我还经常教育大军,你说人葡萄一大姑娘家的哪能听懂你这些狗屁话,还有也不看看人家的身份,你们老冯家掰着指头数,连脚指头都算上也挨不着人边,这得亏是新中国要在旧社会非把你给拉出去喂狼拖出去喂狗。 葡萄家祖上在我们那可是书香门第,抗战时候一大家子弃笔从戎,全都投奔到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积极参加战地宣传工作,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家的一份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葡萄的父母继承了祖辈的遗志,响应国家号召到新疆支援建设,葡萄就由她二舅一手带大。 葡萄的二舅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尤其喜欢钻研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我两家离得不远,也经常带着葡萄到家里跟老爷子切磋一些观点。 现在想起来这些都跟做梦一样,从下乡被分到了二龙公社的三潭村,到如今已快有四个年头了,在这期间对生活这俩字又有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能静下心来,研读老楚家的九方初略…… 我抬起眼皮子,感觉被东西硌到了,大军又往我跟前翻了过来,发出的呼噜声吵吵的让我踹了他一脚,这虽说是能容下五六人的通铺,却被他翻来覆去挤到边上。 听老乡说以前的知青都返城了,才轮到我们这么好的待遇,否则必然是要人满为患。 这二龙公社有座五垛山,据说在古代就是山川秀丽之地,现今看来,也的确名不虚传! 说起来,五垛山的历史要追溯的非常久远,相传唐朝时候,有个当时著名的道士吴筠,在此曾创建吴筠观。 明朝皇帝朱允文也曾到此避过劫难,劫难过后朱允文飞天升仙,后人为朱允文建了一座祖师庙,并相传名号为“真武大帝”。 祖师庙雄踞于五垛山主峰圣垛之上,四周云雾茫茫,扑朔迷离,恍若仙境一般。 五垛山,在民间有“北顶”之称,位于伏牛山脉深处,与武当山的“南顶”遥相呼应。 这会儿是深秋的季节,即便在是在三潭村周围的山脉也透着大自然赋予的美,秋凉的时候会使人多想,天马行空的想,这竟成了我躺了半宿依然无法入睡的原由…… 院子里的狗吠了几声,身边的大军睡的那叫一个香啊,嘴里还胡里吧唧的叨咕着什么。 我瞅了他一眼,从包里把九宺拿了出来…… 我把九宺放在身上,翻着老爷子下乡时候塞给我的九方初略一边看一边琢磨,又想着以前的那些事,慢慢的意识变得模糊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