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五节 心理与博弈(二合一) (第2/2页)
扬名范国修真界的时间,远比张如山下发国书要早的多。 毕竟,师弋在范国还飘在海水里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其中。 如果是一个无名小卒,范国可能二话不说,抓了人直接送给张如山了。 可是,师弋已经在范国显露了,堪比高阶的实力。 修真界向来以实力为尊,有实力的修士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优待。 这种情况之下,范国方面必然不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直接翻脸对师弋动手。 这种没有好处的事情,谁做谁才是真的蠢。 就这样范国方面没有直接回应张如山所发来的国书,而是派人去往恭国打探事情的原委。 如果两方当真有仇怨,范国方面不会得罪任何一方。 介时,好言请师弋离开范国境内就可以了。 到时候,任凭他们打生打死,都与范国方面无关了。 这是范国修真界,以道旗派为首的势力,所定下的行事基调。 这其中的消息并不难打听,遁甲宗宗主因此事而身亡,更是传遍了整个恭国。 所以,范国方面很快就探听到了,他们想要知道的消息。 范国势力也没有想到,短短不过半年的时间。 在范国还在岩浆里四处飘荡的时候,隔壁的恭国竟然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件。 息壤出世、圆觉境修士身死,这一系列消息简直让他们应接不暇。 虽然得到消息的时间很晚,但是因为不在局中的关系,范国方面看得要比恭国势力透彻的多。 像是至妙宫方面将凶手推到师弋的身上,这种cao作在范国方面看来,是极其不合理的。 师弋不过是一介散修而已,其背后势力能量再怎么大。 也不可能在杀了遁甲宗宗主之后,还能把所有息壤全部卷走。 更蹊跷的是,遁甲宗一方死伤殆尽,而至妙宫方面却没有什么损失。 本着谁受益谁的嫌疑就越大的原则,矛头基本上是对着至妙宫的。 当然,对于范国方面而言,真假对错并没有什么意义。 范国修真势力只关心借此机会,能够捞到什么好处。 就像至妙宫、遁甲宗,以及此前参与进来的柳国和雁国势力一般。 但凡是修真势力,没有一个对于息壤这等神物不垂涎的。 而范国方面已经知道了,这一切都是至妙宫谋划好的事情。 那就说明,息壤必然是还存在于至妙宫的手上的。 有着这种认知之后,范国方面马上推翻了将师弋驱逐出境的想法。 这个过程中,范国方面并没有惊扰师弋。 反过来却以国书为突破口,直接对张如山表达了对于息壤的渴求。 范国方面的回信相当直白,意思就是想要把人带走可以。 但前提条件是,必须给予范国一定的息壤作为报酬。 不然的话,这件事情只能免谈了。 收到回信的张如山差点气得吐血,他也没有想到范国方面,竟然想要借此事薅他至妙宫的羊毛。 这种无理的要求,张如山身为至妙宫宫主如何能够同意。 毕竟,为了布置羽山这个对付遁甲宗宗主的杀局。 张如山不惜血本,将雁国和柳国这两方势力都拉了进来。 为了邀这两国大势力,息壤已经被分出去了大半。 而为了安抚遁甲宗方面的反扑,在羽山之事过后。 至妙宫方面更是又分出了一部分息壤,来堵遁甲宗的嘴。 能够让遁甲宗方面,在损失一名圆觉境修士之后闭嘴。 可以想象一下,至妙宫方面为此所付出的代价。 一番cao作下来,至妙宫如愿成为了恭国修真界的魁首。 不过,至妙宫到手的息壤,其实也已经没剩多少了。 这个时候,范国方面还想借此机会。 从至妙宫所剩不多的息壤当中,再分得一部分。 这种要求张如山如果能答应,那才真是奇怪了。 就这样,两国为了师弋而展开的交涉,就此无疾而终。 既然至妙宫不愿意,以道旗派为首的范国方面,也就没有再提此事。 毕竟,他们也只是为此而尝试一番罢了。 能以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拿到息壤最好,没有拿到也不可惜。 原本此事就到此为止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件事情如同一根鱼刺一般,一直卡在张如山的喉咙深处,让他寝食难安。 如果师弋直接远离了恭国,张如山也不至于一直惦记着此事。 可是,对方此时就在临近的范国境内。 要说师弋没有对至妙宫展开报复的心思,张如山说什么都不会相信。 张如山深知一旦晋升高阶,就是师弋展开报复的时机了。 面对这种摆在明面上的威胁,张如山身为至妙宫宫主,又怎么可能视而不见。 可是,师弋身在范国之内。 即便张如山身为一家顶尖势力的掌舵人,对此也是鞭长莫及,谁让他的影响力只在恭国境内呢。 最终,能够解决此事的方法,也只有回到谈判桌上。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张如山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范国方面索要息壤的要求。 息壤无论是对于至妙宫,还是对于张如山本人都十分的重要。 培育更多的修士,扩张势力底蕴的功能就不必多提了。 对于张如山自己而言,更多的息壤将会产出更多的高阶药材。 有了药材,修炼丹药自然也能更多一些,这对于加速提升修为是非常有用的。 可是,为了扼杀师弋这个威胁。 张如山也只能拿出一部分息壤,来换取范国方面的帮助了。 原本在张如山看来,接下来的事情应该会比较顺利的。 毕竟,他已经表达了愿意用息壤,换取范国势力合作的意愿。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张如山所想的那样顺利。 因为范国方面所开出的息壤数量,是张如山所无法接受的。 如果,张如山按照范国的要求,将息壤提供给对方的话。 那么,至妙宫所拥有的息壤,就几乎所剩无几了。 这种损己利人的行为,张如山自然是不可能做的。 而范国方面之所以会狮子大开口,这完全就是师弋从中作梗的结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