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三十八章 曹正淳:陛下,雄帮主送来一位神魔!  (第1/1页)
    太极殿上。    李祀话音刚落,朝堂群臣相互看了眼,神色间闪过一丝震惊。    吐蕃主动与大唐帝国和亲,等同于示弱。    如果李祀答应,不仅多了吐蕃这么一个盟友,更能彰显大国风范......    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    但皇帝竟然拒绝了?    只不过,纵使群臣心中有再多想法,此时此刻,也不敢多说半句。    毕竟,眼前这位坐在龙椅上的帝王,杀性之中,堪称历代之最。    再说,臣子们也不认为拒绝吐蕃的和亲,会伤到大唐帝国根本......    如果李祀知道大臣们想法,肯定会不屑一笑。    李祀之所以拒绝和亲,是因为吐蕃这块地方,迟早会是大唐的领土。    在李祀看来,吐蕃根本没资格与大唐帝国和亲。    一个将灭之国而已。    “臣遵旨。”    礼部尚书拱手说道。    礼部尚书得到皇帝的意思,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吐蕃莫名其妙的与大唐和亲,必然暗中在谋划什么。    与其猜来猜去,不如直接拒绝对方的和亲。    这样一来,纵使吐蕃有万般谋划,也会转瞬成空。    礼部尚书当然不知道,如今的吐蕃国主,早已瑟瑟发抖,哪敢对大唐帝国有什么谋划。    吐蕃国主只想获得大唐帝国的原谅,绝无半点其他念头......    ...    “众爱卿还有何事啊?”    李祀端坐在龙椅宝座之上,雄视满朝文武。    “启禀陛下。”    兵部尚书走出列,躬身道:“如今我大唐骑兵正在开始建设,只不过....”    兵部尚书说到这,神色迟疑,欲言又止。    “只不过什么?”    李祀微微皱眉。    建立大唐骑兵一事,李祀之前在早朝上就已经同意了。    大唐帝国需要一支所向睥睨的骑兵去征服全世界。    如今,突厥草原已在李祀手中,战马方面肯定不缺。    “回禀陛下。”    兵部尚书硬着头皮说道:“建设骑兵一事,花费巨大,兵部有些承受不住......”    按照规矩,户部每年都会向其他五部拨款一些银钱,作为各部之间平时的花费。    然而,建设骑兵一事非同小可。    要知道,骑兵固然号称陆战无敌,但同样的,培养一支骑兵的代价,远超培养一支步兵......    兵部尚书之前拍着胸脯跟皇帝保证,建设骑兵一事完全没问题,但兵部尚书低估的建设骑兵所需要的消耗。    因此,兵部尚书陷入两难之境,只能硬着头皮求陛下伸出援手......    “承受不住?”    李祀微微沉吟,随意问道:“还缺多少银钱?”    “回禀陛下,还缺一百万两......”    兵部尚书小心翼翼道。    实际上,培养一支骑兵,哪怕仅仅只是初期,也不止一百万两。    但兵部尚书不好意思跟陛下开这个口。    毕竟,之前兵部尚书扬言不负陛下所托......    结果还没过几天,就来找陛下要钱......    兵部尚书也是要脸的。    “朕给你拨二百万两。”    “骑兵一事,朕要尽快见到成效。”    李祀挥了挥手,开口说道。    李祀话音刚落,户部尚书脸色立即苦了下来。    陛下说的的拨款二百万两白银,当然是让他这个户部尚书拿钱。    虽然,如今国库之中,银钱还算充足。    但户部尚书的危机感很足。    “臣遵旨......”    兵部尚书满脸喜色的躬身道。    如果真的有两百万两白银,那骑兵的建设,估计会超过兵部尚书一开始的预估。    毕竟骑兵的本质,就是资源堆积。    战马,兵器,铠甲等等所有方面,消耗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如果这些条件都满足的话,兵部尚书有信心训练出一支不比突厥铁骑弱的骑兵!    只不过,兵部尚书虽然满心欣喜,但也知道,陛下之所以如此痛快的拨款二百万两白银,是因为陛下想看看到他兵部尚书的结果。    若是日后,陛下看不到自己想要看的,或者兵部尚书让陛下失望了,恐怕等到兵部尚书不是什么好事。    兵部尚书干劲十足的退回列中。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内阁首辅张居正走出来,拱手道。    李祀目光一转,落在张居正身上:“爱卿说吧。”    “臣按照陛下旨意,在天下各县之间,设立学堂,供百姓平民入学......”    “只是,陛下所设置的学科之中,有几类学科,臣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去教学子......”    李祀闻言,随意说道:“哪几类啊?”    “回禀陛下,天文类,地理类,算法类......”    李祀听到张居正的话,微微陷入沉思。    李祀设立的学堂,培养的当然不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儒生......    李祀培养的是全方面人才。    只不过,在大唐帝国,擅长这方面的人很少,根本无法满足于天下学堂的需求......    “传朕旨意,向民间征求相关类别的人才,有符合条件者,以重金邀请,成为学堂的‘先生’。”    李祀右手轻轻敲击着龙案,缓缓说道。    李祀记忆之中,民间掌握这方面的人才很多。    这些人一直郁郁不得志,自身才华得不到施展。    如今,李祀向民间下达告示,等于给了这群人一个机会。    至于邀请这些人所花费的重金......    商业改革、土地改革陈晓一出,大唐帝国根本不缺银钱......    “臣遵旨。”    内阁首辅张居正退下。    接下来,又有一些大臣们站出商讨国事,都被李祀一一解决。    数个时辰时候。    在李祀的一声‘退朝’之中,早朝结束。    李祀走出太极殿后,满朝文武才敢起身,以此离开太极殿。    兵部尚书健步如飞,直接挡在户部尚书面前,满脸笑容道:“陛下刚才说的两百万两......”    “哼。”    “跟我来!”    户部尚书翻了个白眼,连看都不想看兵部尚书一眼。    ...    李祀返回长生殿。    自从设立内阁之后,李祀确实轻松了许多。    诸多琐事都由内阁负责给出处理方案,内阁有张居正在,李祀也不担心会出现什么问题。    因此,李祀回到长生殿后,仅仅翻阅了几份重要奏折之后,便闲了下来。    就在李祀准备起来去皇宫逛一逛之时。    近侍太监进来禀报道:“陛下,东厂曹督主在外求见。”    “曹正淳?”    李祀合上奏折,随意说道:“让他进来。”    曹正淳走入长生殿,拱手说道:“启禀陛下,天下会雄帮主送来一位,如今正在东厂之中关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