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9章 差距 (第2/2页)
踪的,自然知道中国方面没有玩猫腻。之所以成绩不好,就是肖浅说的原因。 “我们打算把生死谍变进行申报,肖代表觉得如何?” 肖浅还没看,但前世有印象。把剧情想了一遍,便点了头。 “我觉得可以,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当然,李美敬说的不是电影的质量问题,肖浅回答的也不是电影质量问题。 生死谍变没什么违规的地方,整体质量非常好,值得让中国观众欣赏到好电影。 “我们这边打算申报的是十月围城。” 第一阶段的中韩电影互通流程,打头的就是鸦片战争和十月围城。 这两部目前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质量有目共睹,必然会拿来作为国争光的首选。 化部那边早已拿到了鸦片战争在北美和韩国的票房数据,已经开始酝酿怎么宣传了。 这都是李建国的政绩,肖浅乐见其成。 对于中国方面的选择,李美敬没有任何意外。换成是她,也会选择十月围城的。 她也没什么好办法,目前韩国拿得出手的电影,就只有生死谍变。不像中国这边,已经开始进入大片时代了。 只能寄希望于生死谍变能像在国内这样,也被中国观众接受吧。 “李会长,我觉得进入千禧年后,我们的电影合作,应该更进一步。” 李美敬闻言,心头一动。 “肖代表有什么想法?” 肖浅显然是计划好的。 “我们目前的合作,只是在终端领域互相开放。目前看来,效果还算是不错。但我觉得,我们应该发挥在制作端的互补优势,打造更具前景的中韩电影市场。” 这是肖浅早就想过的东西,还是要用韩国电影的进步来倒逼国内影坛。 虽然现在看来,中国的电影在他的影响力,暂时取得了领先。但是他在第一线工作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随着电影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内的电影人才愈发的捉襟见肘。 演员方面还好,唯独导演、编剧、剧务等方面的人才,完全跟不上。 中国电影市场,基本上没有什么门槛限定。 只要有钱,谁想拍都可以。 这不单单是在电影圈里如此,即使是在电影培训阶段就出了问题。 虽然中国有专业的影视人才培养院校,但学子们从这里走出来太容易了一些。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中有很多滥竽充数之辈。这些人不但对提升行业水准毫无帮助,相反还极大地搅乱了行业的规则。 想想前世那些从专业院校出来的演员们,又有几个真的具备专业素质? 毕业走出的导演,就更加稀缺了。 在这方面,韩国就做的很好。 韩国的电影导演入门非常的难,甚至到了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想要在韩国从事电影导演工作,那么必须要从最顶尖的电影院校,比如韩国电影艺术学院kafa、中央大学导演系毕业才行。 考进这样的学府固然很难,但最难的,还是如何毕业。 要想从学校里面毕业,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的一个。 一,至少有一部短片入围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 二,至少有一部短片在釜山、东京、上海等同级别电影节获奖; 三,能够拍一部进入院线放映的长片。 不客气地说,前两个条件放在中国,恐怕百分之八十的导演都做不到。 那么好,这么千辛万苦地毕业了,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导演了吗? 不行。 还需要在剧组里从打杂、摄像或者副导演做起,还要不停地自己找剧本、写剧本,一步步磨练,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电影导演。 完全不像国内,谁都可以当导演。 演员也来干导演,编剧也来干导演,摄像也来干导演,甚至从未有影视制作经验的人也来当导演。 前世的冯大导演不就吐槽过嘛 演员们都去当导演了,那我只好去当演员了。 肖浅现在的影响力,仅限于上戏,所以并没有办法去改变国内影视界的现状。 唯独能做的,就是利用别人先进的经验和制度,反过头来倒逼国内的同行们跟着进步。 因为你不进步,迟早就会被人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