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2章 霸道 (第1/2页)
截止到1999年末,经过三年多的耕耘,东影集团旗下拥有了五百三十七家影院。 要知道目前全国总共才有影院一千七百多家,东影一家就足足占了三分之一。 会有这个局面,源于东影对于影院的布局和运营,进行了深度耕耘。 在江浙沪地区,不但魔都、南京、苏州、杭州等一线城市都有若干家影院,其余的二线、三线城市,甚至包括县城,都已经有了东方院线的入驻。 中国人做事,素来眼光高,什么都要着眼全局。 这样做的结果,固然是可以触及到更大更广阔的的市场,但是又会忽略掉身边的空间。 最明显,以足球为例,就能看出一二。 前世的中超,魔都最多的时候,有三家足球俱乐部。 很多吗? 魔都有两千多万人口。 和魔都作为对比的伦敦,人口一千四百多万,只有魔都的一半。 然而就是这样的伦敦,常年保持着四到五家顶级联赛俱乐部,并且还都经营的很好。 也没听谁抱怨过同城对手太多了,把球迷都给拉跑了。 为什么魔都两、三家顶级联赛俱乐部,就给人感觉喘不过气来了呢? 只能归结为中国人的心太大,有什么好处,恨不得独占。 其实这些俱乐部只要好好向下经营,精耕细作,只凭魔都的一片区域,也足以培养出足够俱乐部生存的市场来。 但这些俱乐部却总想着在全国的范围内、全亚洲的范围内、全世界的范围内搞出名堂。 在肖浅影响下的东影集团,就没有那么的好高骛远,而是把触角向下延伸。 两千多万人口的魔都,需要多少家影院? 十七个区县,应该能够容得下五十家电影院线吧? 南京呢? 杭州呢? 苏州呢? 不说这些大城市,作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一座拥有人口七十万左右的县,不配拥有一座好点的电影院吗? 在这里开设电影院,能不能赚钱? 单从人口布局和消费上来看,怎么都不会亏啊。 为什么中国的电影院很少能走下去呢? 只因为中国的电影人同中国的足球人一样,缺乏向下耕耘的精神。 他们都信奉的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搞电影的,不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上始终不痛快。 站在县城的舞台上宣传,掉价! 中国的电影市场,就是这么丢的。 你不愿意把市场做下去,那么就会让观众离你而去。 如何让更多的人认识电影、喜欢电影,把看电影这种消费当成一种习惯,始终都是肖浅思考的重点。 当他有了一定的实力后,就一直都在不停地探索和实践。 现在,他的努力开花结果了。 东影集团以旗下五百多家电影院、每年电影总票房数十亿的数据傲视群雄,成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最大贡献方。 中影集团是完完全全参照东影集团来进行改造和经营的,只是起步较晚,而且京津冀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不够,所以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饶是如此,一年多的整合,中影旗下的院线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两百一十三家。 东影和中影加在一起,几乎八百家电影院,一千一百块荧幕,是要全部放映的。 有了这个打底,其余的院线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但这一次,其他的院线也都疯了,纷纷加入到了放映的大军当中来。 甚至逼得星光做了挑选,把实在不合格的院线给剔除掉才行。 可以说,创造了一项前所未有的记录,恐怕是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一来,上映荧幕数最多的电影了。 虽然得到的消息最快,但其他的媒体也就稍微落后了一点点。 当天晚上,各家发行公司和电影院线哄抢的新闻就铺天盖地都是了。 这也是一种宣传,还是所有方面共同推动的宣传,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