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生惧欲迁都 (第2/2页)
不置可否,只扫视了众人一圈。 “如何?诸位也都这么看?” 众人附和着秦琰的说法。 “收效甚微,浪费了那么多火药,不知可制成多少霹雳炮……” 有些人挖苦之,有些人则据实分析。 “你们都错了,火器营制造的地动,其收效不可谓不大,落日之前,城上有人以箭矢射下秘书,秦琰你来当众宣读!” 秦晋指着案头一张羊皮纸,让笑得最夸张的秦琰来读。 “这,这……大夫不是故意让末将出丑吗?” 秦琰尴尬的挠着头,家奴出身本就识不得几个字,虽然秦晋曾大力督促他们识字,可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也只是认得几个人名、地名,稍微复杂点的军书都要军吏帮着读出来。 “读!” 秦晋的声音不咸不淡,可秦琰的脑门上却冒了汗,无形的压力使他心头顿感臣,再也笑不出来。 双手攥着羊皮纸,结结巴巴的念了几句话,就引得账内哄堂大笑。 秦琰受窘至极,脸色涨得通红,实在不撑不下去。 “三郎,你来念!” 坐在杨行本身后的杨贽立即起身,从秦琰手中接过那张羊皮纸,只扫了几眼,上面内容就让他惊喜不已。 “洛阳城内叛乱,含嘉仓主将季武自请投诚!”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甚,含嘉仓?” 饶是杨行本都惊得欠起了身体。 含嘉仓三个字撩拨着每个人的神经,谁都知道含嘉仓积存着天下近半存粮,当年洛阳城陷之时,封常清就是没有高仙芝那份狠辣的决断,才下不了一把火尽数焚烧的决心。
“含嘉仓有变,洛阳就等于敞开了一半的大门,这等绝好消息当真,当真来得太突然了!” 手持羊皮纸,杨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秦晋缓缓道: “投书中有言,城中叛乱叠起,皆以莫名地动为契机,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这才明白,原来秦晋还是在为火器营说话。 不过,如果投书的内容属实,不管因何为契机,好消息都来的太突然了。 “如此看,洛阳指日可下,恭喜大夫,贺喜大夫!” 不知何时,清虚子已经进入账内,正好听到这个消息,便躬身道贺。 神武军中向来没有这等虚言奉承的习惯,清虚子这种格格不入的风格又惹来众人一阵侧目。 得知洛阳城内叛乱叠起,皆因大地动为由头,可清虚子心里依旧高兴不起来。毕竟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火器营的名声还是正不了,在战兵的眼里依然是奇技yin巧的东西。 “既知洛阳内乱,大夫觉得,是否到了决战的时刻?” 杨行本突兀话,将话题又引了回来。 秦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还不到最佳时机,偃师与河阳有消息了吗?” 他一直在等着河阳、偃师两地的消息,只要这两个地方都顺利反正归唐,就等于彻底掐断了洛阳与其他地方的联系,成了瓮中之鳖的洛阳就再无翻身余地。 …… “迁都,迁都,安守忠呢?让他来见朕!” 经过半夜的激战,安守忠最终还是克复了重重困难,将作乱的季武击退,可也止步于含嘉仓城的含嘉门下。虽然含嘉门开在洛阳城内,其规模与外廓城门不相上下,一时之间也拿它没有什么好办法。 比起含嘉仓城,安守忠更在意的是大燕天子安庆绪,如果安庆绪落在了旁人手中,那可真就是大事去矣。 刚到门外,安守忠就听着里面高声吆喝着迁都。 “陛下要迁都?洛阳乃天下中枢,轻易放弃不得啊!” 安庆绪气急败坏,跳脚咒骂着: “无能鼠辈误朕,看看,看看,河阳、偃师都叛投了唐朝,再不迁都,难道等着人家关门打狗吗?” “甚?偃师、河阳叛了?” 安守忠眉头一跳,他早就有心换掉这两处关键地方的马步军指挥使,此前只想着彻底稳定了洛阳之后再动手,谁想还是慢了一步。 “陛下不必担忧,齐鲁之地与淮西之地还有我大燕兵马,可令其两面夹击,重新夺回这两处地方绝非难事!” “绝非难事?你莫要再诓朕了,看看洛阳城被你折腾的乌烟瘴气,如何还有脸面劝朕放心?” 安庆绪尖利着嗓子,声声质问,不给安守忠留丝毫情面。 场面极是尴尬,又有军吏送来了军报,竟是东市附近又有乱兵出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