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八十五章 好日子 (第2/2页)
因为无论是店里为数不多的酒客临街望雨的样子,聊天喝酒的状态。 又或是店铺里用酒缸当桌子招待酒客的模式,以及古风洋溢的特别格调。 都是他这个来自法兰西的歪果仁连做梦都想象不出来的,立刻就有眼前一亮之感。 说实话,洋酒吧他去过的多了,但能坐在酒缸边上据缸喝酒的地儿,他上哪儿寻摸去啊? 而大酒缸这玩意,压根就是京城土生土长的东西。 都别说是找遍共和国的大江南北了,就是走出国门,怕也是再也找不着这样特别的酒铺来。 尤其是时过境迁,随着五六十年代经历了一段白酒供给困难的年月。 即便是如今京城,像这样的大酒缸也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要不是康术德对旧日的过往念念不忘,总想找回点熟悉的东西。 要不是老爷子为了给自己解闷儿,开了这么一家“大酒缸”,才得以让这种京城独有又接地气的酒铺形式重现于世。 即便如今的京城年轻人,怕也没机会见识到他们爷爷,爸爸那辈儿的人喜欢消磨时光的这种特殊形式的酒铺了。 说白了,这家大酒缸啊,很可能就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了。 这还不够让人稀罕的? 带着满腔的好奇,嘴里啧啧称叹着,阿兰德龙随着宁卫民步入店内。 这一下更行了,因为他们这一进来,刚一收伞,就立刻引入瞩目,让店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的确,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大酒缸没几个客人,可问题是京城的酒铺氛围独特啊。 说起来,虽然京城的酒铺和西方的酒吧都是社交性质的消遣场所,供人闲聊的饮酒之地,但彼此又有着极大的不同。 像西方的酒吧聊得再热乎,那只是发生在朋友和熟人之间,陌生人多数都是男女间瞧对了眼儿的互相勾引。 即便是偶有失意的陌生人能够坐在吧台互相搭讪,互相宽慰。 那也是孤独导致,是一对一的,并且是偶然现象。 可绝不会像大酒缸这样,哪怕不同桌儿的客人在这儿头一回见面,只要各自酒杯一端,就着下酒小菜儿。 就能不分彼此,毫无间隙,山南海北,天上地下,大家一起神侃的。 大酒缸里客人们能这样的热闹,和睦,友善、亲切和诙谐,仍然是那些总要强调边界距离,在意个人自由的西方人难以想象的。 实际上,分坐在店里的三五酒客一见今天这里居然来了个外国人,就忍不住纷纷动容,大呼小叫地调侃上了。 “哎哟,来了个粉脸!今儿这什么日子?” “洋人也喝酒?够邪性的!” “瞧您这话儿说的,不懂烟和酒,白来世上走,洋人也是人,怎么不好这一口儿啊?” “是是,这话没错。掌柜的,快招呼着啊,您这小店儿可来了个外国友人……” 坦白说,这种嘻嘻哈哈的逗闷子,确实显得有点吵闹,有点无礼,有点目中无人。 但男人嘛,就是不拘小节。 别说阿兰德龙在待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华夏对待外国人,特别是外国明星的特殊眼光。 就说今天来的时候,宁卫民也早有言在先,已经告诉阿兰德龙是个平民化的酒铺,他有这个遭到唐突的心里准备。 再加上这些酒客们个个岁数偏大,几乎都不是《佐罗》和《黑郁金香》的受众群,大概连看都没看过这两部电影。 所以谁都没认出阿兰德龙来,只把他当成个普通的外国人。 这反而让每天都为名气苦恼的阿兰德龙倍感轻松。 事实上,对于阿兰德龙这样出身底层,当过街溜子的主儿,当下面对这样酒馆里的市井气息只感天生亲切,一下想到了年轻时自己混迹的场所。 他再一看这酒铺里是真有意思,桌上摆着温酒器,瓷杯子,还有那些酒菜儿,都是自己没见过的。 于是没有反感只有亲近和惊奇。 站在柜台前,他居然cao着不分四声的京城话,以法国绅士的派头,像对待自己最忠实的影迷一样,跟里面的几位刚才咋呼的几位举手打起了招呼,做了最友善和谦虚的回应。 “大家好。我也来喝酒,打扰了。” 不得不说,这一句可是出乎所有人的意外,那几个喝得脸红红的老头儿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瞪大了眼珠子。 “哎哎,你会说我们的话?这可稀罕啊……” “哎哟,您是个华夏通吧?这汉语说得好啊……” “您好,您好,请坐请坐……” 几句热情洋溢的回应,也让阿兰德龙顿时笑容满面。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最让人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早就坐在柜台后的康术德站起来,轻轻咳嗽了两声,出面揽客了。 老爷子风度翩翩的点头,把阿兰德龙和宁卫民一起往里头让。 关键是这个过程里,他秃噜了一大串外国话,却只有阿兰德龙听懂了。 而且非常高兴的与之对话起来。 这场面,绝对令人惊诧。 别说让酒客们再度个个觉得匪夷所思,大呼意外起来,就是宁卫民也傻了。 “师父,您……您怎么会法语?” 抽了个空子,宁卫民插口问道。 “这新鲜吗?东交民巷法国兵营的生意我做了好几年呢,别这么大惊小怪,没见过市面似的。” 好嘛,老爷子云淡风轻,真是一派扫地僧的风范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