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伐录:壬辰风云_名护屋-3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名护屋-33 (第2/2页)

明白了其中的利害。毕竟,大明使团千里迢迢来到名护屋,并不是为了比武而来的。看目前台上两个人的动作,早已拼上了性命,弄不好还真的会搞出人命来。到时,无论哪一方命丧当场,留下这么个阴影,议和恐怕都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既然丰臣秀吉主动提出罢手言欢,大明也已展现了实力、不坠国威,此时言和,倒是也为后续的议和大计,作了个非常好的铺垫。。。

    想到这一层,谢用梓也是松了口气,随即向沈惟敬点了点头,示意其答应对方的建议。

    就这样,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事前料到,这一场比武,居然最终会以这样的方式,在即将结束之前,中道而止了。。。

    面对这么个结果,徐一贯、老周还有崔清安,都多少有些忿忿不平,虽然众人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但看着场上明明唐卫轩终于占了上风,再打下去,那叫佐佐木的小子八成要输。就如同朝鲜战场上被明军赶出汉城、一路败退到釜山的倭军一样,丰臣秀吉偏偏挑这个时候叫停,对于所谓“平局”的结果,实在让人难以心服口服。

    不过,台上的唐卫轩倒不这么觉得,虽然没能赢下这场比武,稍稍有些可惜,但即便赢了,功劳其实也应该归那只不幸的燕子。。而且,佐佐木小次郎的“虎切”一招,的确颇有独到之处,公平地讲,崔清安若是提前有所防备,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的话,还可以与其有一战之力。但以自己的真正实力而论,则多半靠的是运气了。。。何况,虽然不知方才丰臣秀吉的那句形容自己的“面对虎切绝技,竟然在短短一瞬间判断出了其走向已偏,依旧稳如泰山、岿然不动”,到底是口头上敷衍称赞,还是真的这样想,但至少,也算是卖给大明和自己足够的面子了。争国威的目的,也算是达到了。又何必计较太多呢。。。

    只是,那只燕子,也实在是太可怜了。。。

    想到此,已经放下了刀刃的唐卫轩,便准备转身去看那只燕子。

    但是,没有想到是的,停止比武的佐佐木小次郎,却已先一步走到了那断了翅膀的燕子身旁,目不转睛地盯着已经咽气的燕子身上那齐刷刷的切口,在若有所思的考虑着什么。

    看上去,比起此战的胜负,他对那只燕子,似乎更感兴趣一些。只见其不仅陷入了沉思,手中还握着刀刃,一边比划着刚才在出刀途中突然扭转手腕的招式,一边喃喃自语着什么“兹巴梅噶诶西。。。”来回数遍。。。

    唐卫轩虽不清楚这句话在倭语中代表着什么,但看其沉迷其中的表情,似乎从刚才的那错手一刀中,又领悟到了什么,正醉心于总结刚才的经验,说不定,又会发明出什么比“虎切”更厉害的剑招来。。。

    见状,唐卫轩也不想再打扰对方,在四周众人惊讶、钦佩的目光中,准备自顾自走下台去了。

    不过,就在这时,小楼二层的丰臣秀吉又清了清嗓子,似乎还有话要说,同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那把纸扇已经收了起来,但手中,竟又多出了一封信笺,已被其展开。而在丰臣秀吉的身旁,还多了一个侍立在身侧、略有些气喘吁吁的侍童。这不禁引起了唐卫轩的好奇,再仔细观察,在那小楼一层的入口处,似乎比自己上场之前扫视周围时,也多了几个看起来风尘仆仆的带甲武士。因为在这本丸之中,极少有带甲之人,即便有,通常也是甲胄艳丽华贵、一尘不染,但很明显的是,那几个等在小楼门口的武士,其甲胄看起来却是有些陈旧和伤痕。所以,从台上看过去,在众人之中,显得尤为扎眼。而且。。。唐卫轩眯起眼睛细细打量起那几人正面胸甲上的家徽图案,似乎还有些熟悉。。。

    那。。。那不是在碧蹄馆和幸州之战时,自己所见过的宇喜多家的家徽吗

    莫不是,身为驻朝鲜倭军总大将的宇喜多秀家送来的那封信笺看来,是刚才自己醉心于和佐佐木小次郎比武之时,那几个武士才刚刚赶到的。而在这个时候,如此风尘仆仆的由宇喜多家的武士亲自送交到丰臣秀吉手上的信笺,其中所汇报的事情,难不成。。。

    果然不出唐卫轩所料,丰臣秀吉随即举着那封信,先是俯视了一番倭国众大名与大明使团诸人,脸上倒也看不出到底是喜是忧,只是听其朗声言道:

    “诸位,这是来自朝鲜的最新战报。晋州城方面,有消息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