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归来之霸宠_124 真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4 真相 (第6/6页)

罗了那么大的一个组织,做为两州的知府居然丝毫不查。这处处显得他们二人失职。不过好就好在那天在包公祠中,两州知府誓死保护靖安帝,于是靖安帝念及这两州知府虽然糊涂,但难得的有忠君之心,也算有可取之处。于是只治了他们两个的失职之罪,罚降职一级,罚俸一年,仍旧在知府之位留任察看。但在这察看期间,江州湖州两州所有的事必须先呈报上官郡王才可下定论。”

    “啊啊啊,我可是相当期待上官郡王当我们合州的家啊。”

    “只怕还得再等一段时日。”

    “为什么?上官郡王两个月前便去往了濯州,按时间算应该早就回合州了啊。”

    “因为,还有一件相当重要的事,上官郡王必须处理好后再回合州。”

    因茶楼中这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无论是酒楼还是茶楼的人不觉都看向了他,同时问:“什么事?”

    “此番随着靖安帝潜伏一年有余破了百万银票案老天有眼案杨斌谋逆案的还有一个重要人物,难道你们忘了?”

    “fèng天珠”几乎所有的人异口同声。

    “正是。原来她便是武老爷子那天赐的孙女武念亭。”

    于是,一时间,整条朱雀大街的酒楼茶肆中谈论的皆是武念亭那神奇的出身,由楼上至楼下,由大厅至门外,由门外到隔壁的酒楼茶楼,所有人都在感叹着武老爷子唯一的儿子英年早逝的事,谈及往事一众人都唏嘘不已。

    “话说,去岁大年初二,靖安帝曾颁布了御封武念亭为明镜公主的圣旨,不想被内阁驳回。虽然这道圣旨被驳回,但天下谁人不知靖安帝对那武念亭的宠爱。”

    “不说靖安帝对她的宠爱,只说那武念亭小小年纪就和靖安帝潜伏在这么危险的地方,如今更协助着靖安帝破获了一起惊天冤案两起恐怖血案一起谋逆险案。如今谁再敢反对她明镜公主的御封,我就和谁急。”

    “呵呵,不光是你急,我也会和那些上书反对的人急。”

    “还有我,还有我……”一时间,谈论的人们皆举手,生怕少了他们的份。

    那最先报料的人又道:“诸位别急,别急。我得来消息,上官郡王要处理的事便是那武府的丫头御封公主之事。他出手处理,这件事十有**便能成。也许你们不知道上官郡王为什么要插手这件事,因为那武府的丫头可是上官郡王唯一的徒弟。”

    “谁不知道?上官郡王来合州的第二天……”

    于是,议论的全部是上官澜来合州第一天的风光,以及第二天上官澜将张家二郎起死回生为小徒弟武念亭平冤的事。

    待议论之声渐小,那报料的人憨笑着摸了摸头,道:“原来你们都知道啊。知道的我就不说了,我就说你们不知道的吧。我京中的朋友得来消息,说靖安帝回了京城后,将那武念亭在江州湖州合州陪着他潜伏于民间破获数桩奇案的事告之了内阁,内阁的人在感叹武念亭智勇双全的同时,忆起去岁过年时曾驳回了武念亭御封明镜公主的圣旨,一时间内阁的人都羞愧之极,于是他们在商量后同时起草了一份奏折,奏请靖安帝御封武念亭为明镜公主。但偏偏,靖安帝将这折子给压下了。”

    众人听得精彩处,那报料的人居然闭口了。一时间,众人急了,道:“为什么?”

    “因为啊,靖安帝说武府那丫头的功劳虽然不小,但御封公主是不是也不合规矩了些。呵呵……”

    这笑明明就是笑去岁内阁的人也是以不合规矩驳回了靖安帝的谕旨的事,同时也是笑内阁的人如今是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可,可……如果内阁的人又收回奏请……”

    “急什么?这奏请只怕收不回了。”

    “为什么?”

    “上官郡王前往濯州为那百万银票疑案中受了冤的杨氏一门宣读洗冤圣旨时,随同上官郡王的还有他的小徒弟武念亭。听闻武念亭捧着杨斌的骨灰将它葬在杨老爷夫妻墓边的时候,说了一番学生敬重师长一诺千金的话,当时便感动了在场的好多父老乡亲。更感动了杨门的那个老太君,那个老太君在临死前便叮嘱杨家的二房三房连夜赶制了一把万民伞,同时以一个活了百岁的老人的最后心愿亲手写了一封请求靖安帝御封武念亭为公主的万言书,如今那万言书和万民伞都在上官郡王处。”

    “啊,是啊。万言书出自一个受尽人世间悲欢离合的一个过世了的老寿星,而万民伞又承着万民所请,这样看来靖安帝没办法不得不批准那奏折了。”

    “不但如此,上官郡王在濯州一行后,同时又去往江州湖州察看了一番,那两州的人一见上官郡王便激动得不得了,当他们看到武念亭时便更是激动了,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在那万民伞上签下名字。啧啧啧……两州数十万人,听闻那万民伞被签得密密麻麻,而湖州的人恨不得再制一把万民伞才是。”

    “这武府的丫头虽是天赐,但论出身却是出自于我们民间,算不上世族中人。可以说是寒门中首出的一位公主。不但承载着天赐的重任,更承载着我们民间众多美好的心愿,别说一把二把万民伞,便是十把百把万民伞要做出来也是有可能的。”

    “是啊,也正因了此,上官郡王便阻止了一众人的请求,只说有心便成。这不,听消息,上官郡王已拿着万言书万民伞上京去了。这一下,没有人再能反对武府的丫头公主之封的事了。便是靖安帝那不合规矩的话也得收回了。”

    “哦,等郡王爷的小徒弟御封公主之后,他便会回合州了吧。”

    “正是。”

    “啊。原来还有这许多的奇巧在里面。不论如何,我现在最希望的便是上官郡王早些处理好他小徒弟的事。然后来合州当我们的父母官。”

    于是,再次议论的皆是不知哪家的姑娘有幸会成为上官澜的妻子的事,还有好事者将合州上下能够排得上名号的有才识有家势的待字闺中的姑娘们比划了一番。一时间,酒楼茶肆是笑闹声一片啧啧声一片。

    此时,一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轿从合州朱雀大街鳞次栉比的酒楼茶肆书肆等地方走过。

    小轿内,听着外面传来的众口一致的赞美议论,上官澜看向那个坐在他身边,只顾揭着轿帘,看外面的场景听外面一众议论的小徒弟,那总如小老虎般斗志昂扬的脸上如今满满写着与有荣焉四个字。他的唇角不自觉的勾起。

    当普通的小轿出了合州城的时候,众人皆不知他们议论的主角已经离去。

    ------题外话------

    圣诞快乐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