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二章 灭蝗(上)  (第2/2页)
都没粮食的事大!    青州的百姓把我们抬进了刺史府,如果喂不饱他们,他们也能把我们抬出去!    和各郡县的官吏说清楚,如果哪里没有按照州府的指令行事,导致蝗灾,不用挂印了,给我挂脑袋吧!”    “诺!”    听着整齐的称诺声,马强回到后院,却依旧放心不下,背着手在院子里来回走着。    “小马哥,你这是怎么了?”    马强抬头一看,是青柠。    青柠捧着一叠书,也不知道要去做什么。    马强苦笑道“是青柠姐啊,还不是为了蝗虫的事,我就怕明年蝗虫再起,我们现在可是青州六郡国,这三四百万张嘴巴,蝗虫一起,我去哪里找粮食啊。”    青柠将书本往边上一放,问道“难道就没有能杀蝗虫的东西吗?”    “也不是没有...”    马强的脑海中闪过了后世无数种农药。    但问题是,后世的那些杀虫剂,就凭现在连化肥厂都建立不起来的青州工业,根本没法做出来,或者说,没法大规模的做出来。    毕竟,你要杀的不是一个房间里的蝗虫,而是整个青州,根本不是实验室产能可以解决的。    “还是要靠生物防治...”马强苦笑着说道“农药大规模生产根本没时间,对了,青柠姐,在大松村的时候,如果要你抓蝗虫换钱,你干不干?”    “换多少钱?”    “比如一斤五钱呢?”    “那自然是不干的!”青柠摇摇头说道“要抓一斤的蝗虫可不容易,等抓到一斤,都要饿了,到时候吃的更多!”    马强点了点头,也觉得有理,说道“这样说来,还得提高一些收购价格。”    “怎么?小马哥你想收购蝗虫?”    “对,否则百姓不愿意抓捕蝗虫,明年又要遭灾!”    后世很多人看到蝗灾,都喜欢问一句,为什么当地人不吃蝗虫。    其实这就是一道数学题,不谈蝗虫群的毒素问题,你吃蝗虫所消耗的能量和吸收的能量谁高的问题。    不要以为闹蝗灾就是地上黑压压的一片蝗虫,其实闹蝗灾的时候,蝗虫并不多,你想要抓一盘蝗虫也得费一番功夫,像电视里那种一撮箕就是一撮箕蝗虫的况,是极少数。    更重要的是蝗虫是会跑的,吃完你这里就要飞走了,你本来种的是准备吃一年的粮食,现在蝗虫来了,你抓了可以吃三天的蝗虫,蝗虫飞走了,你吃了三天蝗虫后,你就没吃的了,地里已经祸害光了。    因此,要等蝗虫起来后再去抓,必然是来不及的。    想靠吃蝗虫解决农荒问题,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要治理蝗虫的唯一机会就是在蝗虫还未完全变态成虫之前,也就是在蝗虫是虫卵或者是幼虫的状态下将其消灭。    从一年四季看来,也就是冬天和天的时候。    所以说,别以为你比古人聪明多少,古人很多事不去做是有原因的,只是因为你没经历过,想象不到罢了。    “不光光要收购成虫和幼虫,还有收购虫卵!”    马强咬了咬牙说道“来人,传我州令!”    很快就有刀笔吏来到马强面前,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就等马强下令。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蝗灾不除,百姓无粮,青州不宁。    传令各郡县,凡有鸡鸭鹅等家畜者,收集于郡府,由郡府调动,横扫各地食虫,所费钱粮,均有官府承担。    另收虫卵、幼虫、成虫,按斤付三倍之粮,幼虫翻倍,虫卵再翻倍!    凡能收一斗者,免一年劳役,按斗减免,上不封顶!”    马强说完,看了看,按下了自己的随印记,然后说道“就这样,立刻传递各郡县!”    马强的州令一到,各地郡县反应自不相同,平原等地的郡县官吏大都是马强的平原学院学子,或者是名士,自然是反应积极,北海、东莱二地却是反应平平。    不说北海、东莱,只说这济南国,有一户百姓,也是穷苦人家,家主姓秦,只有老母和一个秦大郎,守着不过两亩地,虽饿不死,却也决计是吃不饱的。    “铛铛铛!村里的乡老,都快出来,马使君有令了!!”    秦大郎听到呼喊,对正在编着席子的老母说道“母亲,村里有事,我去一趟。”    那老母其实也就五十多岁,嘴里说道“那你快去,等会回来把这席子拿去到张家卖了!”,手里的动作一点不停。    秦大郎应了一声,来到村子中间的大树那,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    “各位大老爷们,都到齐了吧,这次是好事,使君体谅大家,让大家如果有鸡鸭鹅的都拿出来,不是强拿,是租,都给钱的,到了时间就还给你们!    如果没家禽的,也能赚钱,你们可以去田地里找找有没有蝗虫的幼虫或者虫卵,这东西,按斤收,一斤,给你三斤粮食,幼虫给六斤,卵也算的!给十二斤呢!”    众人不由互相对视一眼,大家谁不知道谁啊,都是穷的叮当响的,哪里会有什么家禽,最多也就想想着蝗虫幼虫和虫卵的事。    “这蝗虫卵,都什么样啊。”秦大郎大声的问道。    “我哪里知道,你自己找去,反正是虫子卵就行,老爷们也不会挑!”    衙役倒是说的透彻,众人一听也就明白了,都想着去哪找虫卵来换钱。    至于哪里有虫卵,大伙都是在村子里活了一辈子的,自然是知道的。    “好了,这赏钱的事就说到这,使君还有令,要烧田除虫!尔等都去准备,明烧田,我要来看,要是烧的不好,你们村就等着今年的徭役吧!”那衙役恶狠狠的说道,下面的百姓不由都低下了头。    这徭役也有苦有闲的,闲的只需要去县里或者郡里敲敲鼓,搬搬东西,苦的这一去就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了。    因此,这些各地能有权分配徭役的衙役,在各村都是极有威望的,没人得罪的起。    自古以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