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_第七章:维稳,共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维稳,共赢 (第2/5页)

是大多数。

    可是怎么改呢?

    很难!

    卫鞅又不是孔丞相,手里也没有几十万看上去就很能讲道理的军队,没有和文官们讲道理的刀把子,那就不可能对科举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不能培养出朝廷需要的人才,这就是科举的现状!”

    科举培养出来的进士,更像是政务官。

    政务官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但不能没有事务官!更不能所有人都是政务官,那谁去当事务官,谁去做实事呢?

    小吏!

    科举制度之下,真正做实事的事务官,就是那些微不足道,很不起眼,不被进士老爷放在眼里的底层小吏,可他们一辈子都升不了官。

    可以说,离开了这些小吏,大宋朝第二天就崩溃了!

    “科举的最大作用,就是维持朝廷的统治,维持朝廷的稳定。科举取士,说白了就是用进士,来收买地方土豪,让地方土豪不再学习武艺,不再修炼气血之道,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科举考试上,都放到炼神之道上。”

    可是科举很难,炼神之道更难。

    炼神之道和气血之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期的破坏力,二者完全是一个天,一个地。

    小周天爆发之时,就能一拳打爆木质圆盾。

    大周天爆发之时,可以一拳打穿几十斤重的铠甲。

    无漏境爆发之时,可以手抓实心弹,然后再给你扔回去。

    而炼神之道,在升华为灵魂之前,精神力对于现实的影响是很小很小的。直接破坏,更是远远不如气血之道。

    (当然,炼神之道可以间接的搞破坏,搞阴谋诡计,但这已经是间接影响了。)

    若是匹夫一怒,气血之道的强者,可以直接冲到城市里大杀四方,甚至隐藏在山里和朝廷打游击,一个无漏境,一心打游击又熟悉地形的话,一个人就能牵制数千甚至上万军队,这样的强者多了,朝廷还怎么管理地方?

    “所以,朝廷才会一直将科举视为国策。不是朝廷不知道科举的缺陷,而是一切为了稳定!”

    “当地方土豪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炼神之道与科举之上,他们所能造成的破坏力,就大大减弱,他们手中执掌的武力,也大大减弱,一代又一代之后,民间的武力就会不值一提。”

    所以,当女真大兵来临的时候,当朝廷束手无策的时候,民间也没办法!因为,民间的武力,已经被朝廷用科举这种钝刀子割肉的办法,给割的差不多了!老百姓就是想反抗,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

    再加上大宋朝的特殊制度,地方上的兵权、财权都被中央给收走了,地方没钱没兵,拿什么抵抗女真大兵?

    这就为何,开封府崩溃之后,地方上除了义军之外,根本就没有像样的抵抗,没钱没粮没兵,拿头抵抗?

    这也是为何,完颜构对于那些义军如此不待见的缘故。

    在他眼里,这些义军,不是保护大宋江山的忠臣,而是一个又一个潜在的军阀头子,潜在的大反贼。

    大家的意识观念,完全是两个世界,强行糅合到一起,那就是鸡同鸭讲,啥也不是。

    “可是,在科举制度之外,依然有着大量的人杰存在,这一点,陛下是否认同?”卫鞅问道。

    “龙虎山的诸位道长,还有其他道门的道长们,有许多都是风劫真人,他们应该算是科举之外的人杰了。朝廷对待他们也很好,每一位都主动加封为真人,可见官不拜。还有各大门派、道派、寺庙之中,也存在一些先天高人,朝廷和他们,算是相看两厌,互不来往,但也会给予尊重……”简王列举着大宋境内的具体情况,这个他熟。

    “除此之外,地方上还有大量的路霸、土匪、山贼,他们盘踞一方,修习气血之道,大周天、无漏境的好手不在少数。”卫鞅说道。

    这些人,就是典型的有些本事,但又不是先天,不在朝廷安抚名单之内,所以无法从大宋体制内获取好处。

    至于说从军,大宋朝的军队是个什么样,谁不知道啊?

    他们上进无门,没有一个让他们进步的渠道。

    种地吧,他们又看不上。

    一不小心在家乡打死了人上人,然后就只能落草了。

    实在是忍受不住的时候,他们就开始起兵造反,然后大闹一通,朝廷呢再给个官儿,把他们收编了。

    这就是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道理!

    水浒传中的故事,在北宋末年是真实发生过的,是有历史原型的。

    宋江带着几十位梁山好汉,带着梁山泊之上的水贼,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在北地小小的闹腾了一段时间,然后被张叔夜给收拾了,然后就招安了,还有了个官身。

    最后,他们也确实前往江南,镇压方腊。但要说他们是主力,这就高看宋江等人了。

    至于事后报复,那也是没有的。

    因为这样的杀官造反,最终被招安的故事,在大宋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