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 乌桓分裂  (第2/2页)
好日子就来了。    到时候咱们都得为了讨好家中的女人而殚精竭虑,至于抢掠汉室百姓,哪里有那个闲功夫呀。    你们说说看,这样的乌桓人还配叫做乌桓人吗?    蹋顿的话,引起了苏仆延的共鸣。    苏仆延说:“大王子,一年多以前,我化妆前往扶黎城中,那份记忆让我至今都无法忘记。”    生活在扶黎城中的乌桓人,已经不穿兽皮了。    有钱人都穿上等的蜀锦衣服,没钱的也穿上了女儿国精制的麻布衣服。    至于乌桓人的传统服饰,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穿。    我有一个族人名字叫做苏仆伸。    以前做乌桓人的时候,他是穷得叮当响。    迫不得已才去扶黎城淘金。    这人挪活,树挪死。    苏仆伸进了扶黎城,凭借着忠厚老实的模样,以及灵活机变的头脑,居然成了忠勇集团的伙计。    才干了三个月,苏仆伸就辞职不干了,转而开了一家乌桓皮店,与老东家做起了生意。    苏仆伸凭借着“薄利多销,诚信经营”八个字的理念,很快就打出了名号。    我去拜访苏仆伸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变了。    苏仆伸对我说,不如两人一起干,强强联手,好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的。    我堂堂正正的乌桓勇士,怎么可能cao持商旅贱业呢?    苏仆伸说:“苏仆延大哥,别看你是牛皮哄哄的乌桓三王之一,可日子铁定没有我过得舒坦。”    苏仆延说:“口说无凭!”    苏仆伸直接命令搞起了烤羊腿,至于羊身上的rou,那是留给仆人伙计们吃的。    苏仆伸说:“这人心都是rou长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羊rou虽然精贵,但是没有伙计重要。    用一顿rou换来伙计的忠诚,那收益可是口碑。    苏仆延问:“苏仆伸,这口碑是什么?”    苏仆伸回答说:“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总算是知道了。”    所谓的口碑,就是伙计和仆人对东家的看法。    一个好的东家,会获得伙计们的忠诚。    更是吸引人才的标志。    如今只需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坐等着收钱了。    苏仆延说:“苏仆伸,我这次来扶黎城,就是要搞到徐荣的兵力配置图。”    你有办法搞到手吗?    我可以重金求购,反正你把这当成是一个交易,怎么样呀?    苏仆伸拒绝说:“苏仆延,我当你是兄弟,才好吃好喝的招待你。”    没有想到你居然想要害我,这可是一锤子买卖。    能不能成功先不说,即便是侥幸的完成了交易。    你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而我呢?    不仅要面临兴汉军情报部的追杀,还得搭上“乌桓皮店”这份产业。    苏仆延说:“可你是乌桓人,就得为乌桓人的大业做出牺牲。”    苏仆伸说:“苏仆延,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要是你们一心为乌桓人谋福祉,我付出一切也是心甘情愿的。    然而你们却是为了一己之私,居然想要让无数的乌桓人去死,我怎么可能助纣为虐呢?    我劝你不要白费功夫了,兴汉军已经铁了心,要彻彻底底的解决辽东属国的问题了。    乌桓人要么反抗到底,死在战场之上。    要么放下武器,承认自己是兴汉国的一员。    我劝你还是不要白费心思了,扶黎城中的乌桓人,已经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抢掠成性的乌桓突骑,前来破坏扶黎城的安宁。    你我之间的交情,也到此为止了。    你回去吧!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扶黎城已经是兴汉军的地盘了。    乌桓人也适应了兴汉军的统治,至于昌黎城中的乌桓王族,已经永久性的失去了扶黎城中的乌桓人的效忠。    要是换了其他的人,恐怕会把你送到兴汉军中换取物资奖励,用来改善生活。    我劝你还是尽早离开扶黎城,想想如何应对兴汉军的进攻吧!    至于乌桓人想要主动进攻,已经不可能了。    苏仆延讲到这里的时候,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珠。    苏仆延问:“大王子,是乌桓人变了呢?”    还是咱们的坚持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呀?    蹋顿想了想,才回答说:“兴汉军控制区域内的乌桓人,确实过上了好日子。”    然而他们都忘了本,一群数典忘祖的败类。    他们的自甘堕落和唯利是图,已经摧毁了做为一个乌桓人的根本。    我们这些人,以及身后的十万乌桓突骑,必须要承担起唤醒乌桓人的责任。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苏仆延说:“大王子,可是反抗就意味着战乱。”    如今的战场就在乌桓人的腹地,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受伤的还是乌桓人呀。    更何况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汉室百姓,乌桓人有必要为了保持个性,而伤害辽东属国的汉室百姓吗?    蹋顿说:“乌桓人是狼,而不是狗。”    狼是要吃rou的,没有rou就得抢,至于是不是符合道义——乌桓人需要道义吗?    蹋顿决定:    乌桓突骑誓死与兴汉军周旋到底,不死不休。    ……    义县,兴汉军大营。    庞统问:“王爷,对于乌桓突骑的选择,你怎么看呢?”    刘正回答说:“士元,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接受兴汉国统治的人,就是兴汉国的百姓。    记住: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这就是自己人的标志,而不是所谓的朋友。    兴汉军管辖范围之内,都是兴汉国的百姓,绝对没有另类的存在。    同样的法律标准,适用于所有的兴汉国民众。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群体,乌桓人也不能例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