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建设锦州  (第1/2页)
    徐誉带着扶黎军作为先导部队,负责与马超进行协调,安排兴汉军进城的相关事宜。    张绣在辽东属国奋斗了十几年,枪骑军获得了第一支入城队伍的殊荣。    刘正和赵云,庞统一起,带着一万白马军随后入城。    至于剩下的将士,留守昌黎大营。    鉴于辽东属国三面环敌,刘正决定保留昌黎大营,保护昌黎城的安全。    徐荣已经在昌黎城中布置好了兴汉王的临时行宫。    刘正顺利的入主临时行宫之后,立即召开了军政会议。    庞统主持了会议,并且把刘正处置昌黎城中十万汉人奴隶的办法公诸于众。    张绣和徐荣一致同意了刘正的办法。    毕竟昌黎城外的良田已经废弃多年了,很多地方都已经改造成了乌桓人的放牧场。    想要退牧还耕,难度倒是不大。    然而远水救不了近火,十万汉人奴隶都得吃饭,靠兴汉军养着,那也不太现实。    必须要实现自给自足。    关于辽东属国,刘正已经让总执政官鲁肃颁布了法令:    兴汉国中无二国。    所有的封国一律改为郡县。    刘正决定:    改辽东属国为昌黎郡。    在宾河渡口建立内河港口城市锦州城,作为昌黎郡的治所。    周仓为临时太守,带领两万兴汉军,指挥七万乌桓俘虏,按照马钧提供的图纸进行建设。    在锦西一带择地建设海港城市,甘瑰带领一支舰队进驻锦西,建立环渤海海军训练基地。    至于建筑工人,等到锦州城的主体建筑完工之后,将抽调五万乌桓俘虏供甘瑰使唤。    接下来就来昌黎郡的防御问题。    徐荣带领五万兴汉军,作为大军统帅,坐镇昌黎城。    徐誉带领一万兴汉军,进驻险渎城。    至于扶黎城,由兴汉国警察部队接手。    至此,徐荣成了昌黎郡的最高军事长官。    至于昌黎郡的正式太守,就由北山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田豫担任。    田豫抵达锦州之后,将接替周仓的职务,并且主持锦州城的建设。    为了加强上谷郡的力量。    刘正命令:    征东将军赵云,带领两万白马军,进驻上谷郡。    征西将军马超,带领两万神威军进驻安平郡。    张绣带着枪骑军,随刘正回中山城休整。    兴汉二年冬,兴汉王刘正平定辽东属国的乌桓人叛乱。    改辽东属国为昌黎郡,兴建锦州城作为昌黎郡的治所。    以田豫为昌黎郡太守,徐荣为昌黎郡驻军统帅。    昌黎郡的设立,标志着乌桓人的主导地位消失。    楼班带着二十万青壮乌桓人,在赤峰建立了新的乌桓王帐。    兴汉军顺利的占据了昌黎郡全境。    史称:辽东属国改制。    一个月之后,刘正带着庞统,张绣和枪骑军,回到了中山城梅园。    郭嘉忙把整理出来的情报交给了刘正。    刘正只得逐一审阅。    兴汉二年八月,魏王曹cao陈留誓师,北伐赵王张扬。    双方在平丘一带展开了激战。    ……    平丘城中,曹cao军大营。    在戏志才的谋划之下,以夏侯惇和夏侯渊为先锋,曹洪和曹纯为中军大将。    史涣和许褚亲自保护曹cao作为后军,共出动八万魏军步骑,正式拉开了伐赵之战。    看着文盛武衰的中军大帐,魏王曹cao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    曹cao忍不住的羡慕起兴汉王刘正来——那么多的文臣武将,团结在以刘正为核心的兴汉国四周。    再看看魏国,地不过陈留一郡,将不过曹、夏侯两家。    想要打一下赵王张扬,都得先攒足了力气。    曹cao定了定心神,不再胡思乱想了。    这形势比人强,一步慢步步慢呀!    曹cao问:“志才,你说我真的不如七郎吗?”    戏志才回答说:“主公,兴汉王只是起步比较早而已。”    曹cao不服气,想当初讨伐黄巾军的时候。    兴汉军兵不过万数,将不满十员。    然而兴汉军阳城斩张宝,却把功劳让给了大军主帅皇甫嵩,落下了仗义疏财的好名声。    千里援东郡,仓亭平卜巳。    兴汉军的大名才传遍了天下。    后来冀州数战,兴汉军捞足了名声。    讨伐黄巾军结束之后,朝廷论功行赏,十常侍和大将军府,居然放任先帝封赏平贼校尉部。    这其中恩师卢植的偏爱,朱隽和皇甫嵩大人又是拿人手短。    到后来河东卫家自寻死路,兴汉军替先帝挣了一大笔钱。    兴汉军才算是在洛阳城中站稳脚跟了。    西凉平叛之战,悔不听七郎所言,导致了典军校尉部战死沙场。    曹家积累了几十年的精锐部队,居然损失得一干二净。    大将军府的落井下石,直接导致了典军校尉部烟消云散。    从那一刻开始,曹家就在走下坡路了。    直到后来矫诏讨董,曹家和夏侯家,集结一众亲朋好友的力量,这才东山再起,混了个联军副盟主的位置。    当时都怪我太冲动了,明知道诸侯联军一盘散沙,还要自告奋勇的去追国贼董卓。    原以为可以捞取大量的人望。    我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撞到了徐荣的枪口上。    割须弃袍,真的是奇耻大辱哪?    其实个人荣辱,我是真的不在乎。    我在乎的是——一战败光了所有的本钱。    以至于匹夫边让,也敢借机要挟。    这种下了恶因,就得收获恶果。    曹家的最后一份家底,居然成了袁术崛起的助力。    好在七郎没有落井下石,魏军这才获得了喘息之机。    曹cao的这一番回忆,说出来的都是泪呀。    戏志才说:“主公,是我等无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