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章 围洛救宛  (第1/1页)
    孙乾早就得到了忠汉王刘备的指示,并州缺粮,可以用粮草换出兵。    他一开始并没有拿出底牌,而是逞口舌之利,原以为可以忽悠晋王出兵,替忠汉军省下一大笔粮草。    现在看来,这该出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孙乾说:“元皓先生,忠汉王有令——愿意向晋军提供粮草五十万斛,换取晋王出兵洛阳。”    忠汉王是很有诚意的,要是晋王实在为难,我也无话可说。    至于唇亡齿寒的道理,忠汉军似乎没有这个资格。    这是一次雇佣性质的交易,就算是兴汉王刘正想要兴师问罪,晋王也可以理直气壮的给予回复。    兴汉军可是经常接受兴汉商会的雇佣,这可是维系军民关系的根本。    晋军接受忠汉王的雇佣出兵,似乎并没有违背兴汉军的理念,兴汉王就没有理由刁难晋王了。    既可以化解潜在的危机,又可以拿到丰厚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田丰说:“孙从事,这件事情太大了,请允许我们内部讨论一下,三天之后,再给忠汉王一个明确的答复。”    孙从事请暂回驿馆休息,我们会尽快的拿出讨论结果来的。    孙乾听了田丰的话之后,只好告辞,回到驿馆之中耐心的等待。    袁绍看着孙乾离开之后,扭头望着田丰,缓缓的问:“军师,咱们真的要掺合魏王与忠汉王之间的战事吗?”    我觉得凉州虽然穷得叮当响,但是地盘够大,还有着一条通向西域的丝绸之路。    特别是兴汉商会和世家商会相继成立之后,丝路沙语,也让咱们受用无穷。    西山城的商品,从代郡西部进入并州,咱们仅靠收过路费,就足以维持近百万大军的粮草辎重。    倘若咱们贸然南下,会不会影响和兴汉王之间的关系呀?    田丰说:“主公,三位公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大公子袁谭,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主公就算是不考虑立世子的问题,也得锻炼一下大公子的能力吧!    如今三位公子为了世子之位,居然内斗不休,还互相拆台,真要是让他们继续搞下去,晋国就得四分五裂了。    不如让大公子袁谭带领十万大军西征,以许攸为军师,能打下凉州最好,再不济也可以拿下北地,拓展晋国的生存空间。    二公子袁熙,正好可以带着十万晋军东进冀州,以荀谌为军师,实施劝韩归晋的战略计划,给咱们的战略粮草储备提供足够的来源。    将军高干和蒋义渠,屯兵雁门,一来可以作为抗击匈奴第一线,二来可以作为西征部队的预备队,确保西征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主公亲自带着袁尚公子,领十万晋军南下箕关,屯兵孟津关北,我随行替大军出谋划策。    晋军沉默了多年,是时候动上一动了。    袁绍说:“军师的计划很合理,我同意了。”    告诉显奕和友若,韩馥是咱们老袁家的忠实门生,尽量的说服教育,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武力。    冀州富饶之地,打坏了咱们很吃亏。    兴汉军已经解决了北面大草原和东面辽东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冀州问题了。    一旦打成了一锅粥,七郎就有理由插手,咱们就只能无功而返了。    田丰说:“主公,我这就去安排。”    晋军的这次动作,事关所有人的生死存亡,千万不能大意。    西线攻城掠地,以武力扩张为主。    北面主动防御,不能挑衅兴汉军成廉部。    东面以武力威慑为主,尽量的说服韩馥归晋。    至于南面孟津关,咱们只是武装旅行一番,顺便接回忠汉军承诺的粮草。    主公与魏王同门情深,见见老朋友,老兄弟,想来兴汉王也不会说什么的。    袁绍说:“军师,就这么办吧!”    田丰派人通知孙乾,让忠汉军准备一百五十万斛粮草,作为围洛救宛的酬劳。    孙乾不敢讨价还价,只得如实向刘备汇报。    晋军四面出击,却是勾动了天下局势。    金城王韩遂,亲自带着金城八侯进驻灵州城,与袁谭的西征大军展开了战略对峙。    受降城中的呼厨泉吓得瑟瑟发抖,就连抢掠并州的想法,都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驻军叶县的魏王曹cao,在得知了晋军南下之后,忙命人通知南乡的戏志才,大军退守丹水,正式的结束南阳战役。    叶县魏军立即北上孟津关,打算与晋军隔河对峙。    忠汉军实力受损,又支付了一百五十万斛粮草给晋军,刘备虽然保住了南阳的地盘,但是多年的积累却被掏空了。    诸葛亮没有粮草作为支撑,只得眼睁睁的看着魏军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曹cao带领十万魏军东出武关,只捞到了一个老婆,一个儿媳妇儿。    不知道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梅园之中,刘正也收到了荀谌乔装进入邺城的消息。    庞统说:“王爷,兴汉军各部已经调整完毕。”    大军也得到了三个月的休整,兴汉七年就这样过去了。    如今十万晋军入了常山,韩猛已经退回了邺城。    西线的忠汉军也只有红衣卫和邓艾的自行弩砲部队。    钟会的山地军已经深入了黑山,暂时难以对邺城形成威慑。    刘正说:“士元,既然二师兄已经出招了,我这个做师弟的,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兴汉军必须要拿下完整的冀州,听说奉孝在酸枣一带与河内的司马懿周旋,两人算是平分秋色。    魏军被子龙他们拴住了手脚,我们得抓住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邺城,再把晋军赶回并州。    庞统说:“王爷,想要劝说韩馥不难,只要王爷修书一封,就可以底定大局了。”    只是韩馥是袁家的门生,天生就与晋军亲近,要是他一门心思归晋,咱们就会有一些小麻烦了。    想要劝说韩馥归顺兴汉国,我在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刘正说:“士元,这写信的事情就交给我了,你去安排调兵的事情吧!”    咱们分头行事,最好不要让袁熙的大军进入邺城。    庞统领命,转身走出了梅园。    刘正提起笔,开始书写了起来。    信的内容如下:    中山王韩馥如晤:    晋王袁绍偏爱幼子袁尚,至今没有立世子,又派次子袁熙攻略冀州,这就意味着韩家已经卷入了晋王世子之争。    韩家作为袁家的门生,要是正常的投靠,倒也可以安享荣华富贵,只是莫名其妙的卷入了袁家三兄弟的内斗,韩家的未来只怕就不妙了。    如今冀州局势已经明朗,韩家已经无力回天了。    是东归兴汉国,还是西顺晋国,都在中山王的一念之间。    可谓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韩家何去何从,就看中山王如何选择了。    刘正写完之后,就交给了身边的陈琳。    冀州风起云涌,就由这一封信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