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 朱雀桥西野草花(第二更)  (第1/1页)
    今天没关系,喜欢听,让你听个够!    李季兰的歌单包括三个部分:    孟浩然的诗;    其他诗人,如王老师、王大叔、李太白等写给孟老师的作品;    最后,还少不了季兰jiejie自己的诗。    总体气氛,是要往一场“孟浩然纪念音乐会”的方向来去办的。    官员不能狎妓,可今天这一场,乃是一场大型文化活动,金陵的领导班子有义务为引领时代风气,发展优秀文化来站台。    观众们可以听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可以听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在一首首千古传诵的名篇中,孟夫子高大的形象愈发被凸显,在金陵为亡师扬名——    这一点做到了。    金陵这一站也拿下了。    小陈才真是最大的赢家。    本来小陈也是私心想着接着花榜的热度,也为自己扬名的,可自己现在的知名度完全与李莫愁捆绑在一起,诗集、花榜、怪谈榜全面开花,似乎就没必要多宣扬了。    倒是里面有些突兀了夹了一首“我友周公瑾……虽为江宁宰”,让王大叔十分费解,差点就想质疑:    周瑜当过“江宁宰”吗?    嗯,曹cao都差点宰了,还怕宰不了江宁吗?    那边不明就里的周县令倒是笑得合不拢腿,他认为这是王县丞当众向自己示好的表现,以后自己应当大度些,毕竟自己“弦歌播清芬”嘛!    李季兰自己的诗自然也十分重要。    答应小陈来金陵,冲的就是有足够的受众欣赏她高超的琴技,动听的歌喉,不让须眉的才气!    现在不但琴歌都得到了展示,收获了一堆粉丝——连诗与书法也引来众人赞叹,李季兰平生十六年来,未有如今次这般为自己自豪的。    可惜大唐没有一种职业叫“独立唱作人”,而可以从事这种行业的人,社会地位低下。    有趣吧?    风尘女子的拥趸们,一方面对于这些人的才华自愧不如,另一方面却仍然瞧她们不起。    “哎呀,堕入风尘比当女冠有意思!”李季兰曾半开玩笑对陈成说,把陈成吓一跳:    自己只是为了宣传目的才拉拢参赛的,可不能使你误入歧途啊!    当然,李季兰也只是说笑,真从业者,每日引来送往,强颜欢笑,身不由己,谈何“独立人格自有唱作人”呢?    李季兰认得清现实,可真有人干一行爱一行!    在赛春楼,慕莲儿忽然宣布: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和胡mama的倾心交谈,她决定!    放弃嫁入豪门作偏房的打算!    留下来,再战一届花榜!    是的!    不拿到花魁!    我不退役啦!    这对一丈红的粉丝来说,不啻于天大的好消息!    一想到自己的偶像有一天会在一个又老又丑的白发老头身下委屈承欢,一树梨花压海棠,便心痛无比,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退役再好没有了!    我们不怕你年龄大!    不才二十出头么!    支持你到唱不动的那天才退役——    这才好呢!    赛春楼喜悦的氛围浓烈无比,媚香楼也接收到了。    易丝儿一听:    好哇!    这老女人竟然又不走了!    还要赖着茅坑!    气死我了!    本来嘛,慕莲儿退了,李莫愁刘昭阳是外来者,自己当了花魁,不就是秦淮群芳中的霸主了么?    如意算盘打破!    气愤之下,易丝儿思如泉涌,又一首freestyle脱口而出:“    莲儿莲儿别生气,    晚上请你去看戏!    神马戏?看花戏!    我坐胡床你坐地,    我吃葡萄你吃皮,    我骑宝马回家去,    你坐囚车蹲大狱。”    如此粗鄙、低俗、恶毒!    可是,易丝儿的粉丝们喜欢啊!    黑粉们嗨翻天,但为了避免侵犯名誉权,建议把“莲儿”改成“红儿”,免得慕莲儿没蹲大狱,你这个口没遮拦的先以诽谤罪蹲了大狱。    水阁,李季兰也到了最后一曲。    在孟老师、王老师、王大叔、季兰jiejie自己,先后露脸出彩之后,留了一只曲的时间,给小陈。    小陈却之不恭,想了想,作为一个“原创诗人”,总是舍不得咏千古名篇给他们听,实在太小气,“勉为其难”,拿出了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是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    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土族的聚居区,王导、谢安、王羲之、王献之、谢朓、谢灵运……都住在这里。    桥边丛生的野草野花,正当春季,可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今天已经荒凉无比了。一抹斜晖,乌衣巷寂寥惨淡。    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世事沧桑、盛衰变化,余音不绝,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此诗一出,自然令人精神一振,赞叹不已。    一些误解了诗意的金陵民众,却以为小陈的意思是,昔日只有王谢贵族能“享受”的燕子,如今普通小老百姓也能“享受”得到了,一下子满面生光,不胜受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却没有细想想,哪怕燕子真能活400年,王谢的燕子,飞到他家檐下,除了拉屎,还能做什么。    总之,乌衣巷完全是没落了,从陈朝起就已经没落了。    要不然,秦淮河上如此重要的一个“景点”,也不可能连一个诗题点都没混上。    既然不可能在乌衣巷比诗了,那这首诗就用在这里,弥补小陈没在原创环节大发神威的遗憾吧!    你看,只要我想,这诗拿出来,连王大叔王老师两位都压不下去了,哈哈!    演出大获成功,连周县令都向陈成李季兰的团队发表了祝贺,并表示像这样有利于丰富金陵群众文化生活的活动,以后要多多举办,县衙也会大力扶持,努力把秦淮的风俗旅游业打造成本县的一张名刺。    小陈也对周县令如此赏光表达了感谢——“弦歌播清芬”真的没白写啊!    不过,周县令还是对小陈表达了歉意,因为有的事情,虽然不是出于他的本意,可他作为大唐基层官僚的觉悟,却不得不做。    小陈以为对方说的是昨日把自己关进大牢的事,完全不放在心上——比起牢房,盐豆给自己的伤害才是更大的那个。    就这样,花魁大展完美落幕,小陈接着这次大展,让本县官员、乡绅、文艺界代表全部为自己站台,大大有面子,大大传播了自己的声名。    只是,当天小陈去印刷坊查看最新一期怪谈榜时,却忍不住破口大骂:    周瑞,我干你大爷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