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六章 阿金没有废话 (第1/2页)
9月6号(九月份第一个星期一)是北美的劳动节,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是全国假日,人们喜欢在这天举家出游。 叶惟没有跟着杜波夫家出去游玩,而是“到爱静阁探亲去了”,实际上飞往了纽约。 他的身份秘密也面临着危机,因为这次纽约行除了工作,还要去7号开幕的2o5年春夏纽约时装周转几圈,往什么秀场的t台边一坐,曝光一下;然后又去9号开幕的第2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号-18号)转几圈,都是布瑞恩安排的活动。 行程有点忙碌,学校那边不得不请了几天假。 在叶惟看来,此行最重要的还是跟艾伦河金的晚餐。经过这段时间的洽谈,从经纪人到了阿金本人,赫勒也要退下火线,由第一制片人和导演的他来做关键的面谈。 作为一个半独立制片人,得益于好莱坞机器的专业,他现在可以看到这些知名演员的“球探报告”,不是公众形象的他们,而是行业人际关系调查公司做的报告,包括影人的事迹、状况、性格分析等,以便让制片人更好地跟他们打交道。 虽然每个人都不可能被一份报告说透,每个人都会变,但还是有些用的,像他的报告可能说他“易冲动”,不全对,但说他“爱开玩笑”,那就错不了,跟他聊天的时候,无碍多说笑,在性格严肃的人面前则不要多说半句。 而在阿金那份长长的报告中,叶惟注意到“慷慨,幽默,亲和,没有废话,容易兴奋或紧张,很多钱(做生意成功、富有创造力),很多朋友,喜欢助人,容易陷入用爱和魅力去帮助别人争夺权力”这些关键词。 什么是阿金加盟的因素?什么是阿金不加盟的因素? 显然片酬都不是,一心赚钱的话盯着6o万预算的项目是傻子;奖项?他既不觉得阿金有多么渴望,却肯定不是无欲无求,考虑到他现在的冲奖公信力,也不是奖项;那只能是兴趣。 对剧本故事的兴趣、对天才少年电影的兴趣。 据赫勒说,阿金非常喜欢日光小美女》的故事,经纪人那边也认为“爷爷”这个角色百分百适合他,他也有着2o5年的合适档期,如果换了别的导演,也许阿金想都不用想就点头。 其实混到阿金的境界,就算日光小美女》拍成了烂片也不会伤害他的演艺事业,这算是演配角的奖励,只要做好自己的表演,名声就不会坠下。虽然如此,没人喜欢花上大量时间和心血就演了一部烂片。 阿金考虑的无非是天才少年是否名符其实,叶惟想自己的专业能力已经充分证明了,问题只在于他能不能驾驭那个新故事。 会面的地点是位于曼哈顿的罗斯福酒店,也是叶惟此行下榻的地方。 7号的夜晚,春夏时装周已经开幕,大苹果城比夜空还要璀璨,繁华的景象在曼哈顿随处可见,那边有百老汇的歌舞戏剧,那边又有布莱恩公园的时装走秀……马路上车来车往,酒店的餐厅里侍应走来走去。 灯光明亮而暖目,分散的张张白餐桌边坐着就餐的顾客们,各各交谈着什么。 “阿金先生,很高兴见到你。” “呵呵,我也很高兴。” 靠边的一张餐桌,叶惟见到了单独前来的艾伦河金,7o岁的白人老头子,头上只有两侧稀疏的白,眉毛也在白,早已皮肤松弛的脸上有着些老人斑,眼角满是鱼尾纹,但是精神矍铄,双目仍有着一股锐气。 在电影业打混快6年,屡经时代的变迁,演员、制片、导演、编剧都做过,也曾经在百老汇演戏和导演,德高望重的老江湖。 这次面谈,如果有谁要怵,只会是比阿金的孙女还小两岁的叶惟。 阿金往桌边椅子坐下,打量着对面的小鬼头,突然道:“我们像不像**人在接头。” “哈哈”叶惟笑了声,“反正我不是,我是无党派人士,虽然现在是2o4年,但我对政治实在没什么兴趣。” 他知道阿金开什么玩笑,阿金的父亲大卫河金是个画家和作家,是俄罗斯移民,在196年红色恐慌时,阿金的父母被指控为**人,因此被解雇了工作,日子过得艰辛,后来阿金出演讽刺恐共的《俄国人来了》可谓是本色演 “开个玩笑。”阿金说,“我也不爱政治。” 早知道老头是个幽默人,他这么开玩笑还是出乎叶惟的意料,如果功课没做好,刚才也许就会一愣,叶惟又微笑道:“我不了解俄罗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