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_第166章 青春的我们都是傻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青春的我们都是傻子 (第2/3页)

得很过瘾。

    “我就说嘛!”叶惟自语笑了声,又查起了《大人物拿破仑》的评价,双眼一瞪,有没有搞错!!

    新鲜度仅仅61%,暂时27篇知名影评11篇叫烂,它在评价界的争议很大,叫烂的说就会玩愚蠢笑话千篇一律无聊;叫好的说滑稽有趣人设好玩怪异的时尚……

    而艾伯特给了1。5/4星的差评,叶惟不禁看起了他完整的影评。

    “我们看这样的喜剧会笑,一般有两个原因,因为我们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优越感,或者因为我们同情或喜欢他们。我不太喜欢笑了的观众们,这就是为什么亚当-桑德勒的喜剧让我想吐(我知道大多数人笑是因为喜欢他)在拿破仑的案例中,我肯定不喜欢他,但这部电影并没有试图让他讨人喜爱,事实上,它甚至不想成为一部喜剧。它讲了他的故事,像我们应该要笑,因为我们看到影片装傻的幽默。”

    “这样的喜剧”是指拿愚蠢当好笑,因为它不是恶搞片,塑造一堆笨拙糟糕的怪胎,再去笑他们的笨拙糟糕,有什么意思?

    这是艾伯特的观点,影评最后写道“我被告知这电影曾经在圣丹斯电影节得到很多笑声,但圣丹斯观众关心的只是酷不酷。”

    “不不不,罗杰,这回我可不认同你。”

    叶惟摇着头,根本不是这样,优越感?同情?艾伯特没有看懂《大人物拿破仑》的味道!为什么?难道是因为老头的学生时代没有这种迷茫,或者他一直高高在上,跟“拿破仑”是个绝缘体,所以没能品味到它的自嘲?

    他再细看了几遍叫好的影评,感觉全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不由起了亲自写一篇影评的心思,反正下周的专栏文章还没有交。

    就这么办!

    还得提一下《幸福终点站》,礼貌也好,什么都好,私下还要给汉克斯斯皮尔伯格发称赞短信,之前大人物们都有给他发!而且他真的喜欢。

    “在做什么?”

    叶惟正要动笔,克里斯汀又发了一条短信来,天啊,她是不是疯了!

    “在睡觉!”

    ……

    当6月18号-20号过去,《婚期将至》在周末票房排行榜上大放异彩!bom的报告惊呼“不可阻挡的天才”。

    而《洛杉矶时报》电影版“viy说了”刊登出新一期文章,读者们讶然的发现,这是viy开专栏以来第一篇的影评:

    青春的我们都是傻子——作者:叶惟

    周末到影院,不料连续看了两部好喜剧,一部是《幸福终点站》,非常甜蜜温情和励志,其对文化冲突的刻画也让人深思。

    另一部是《大人物拿破仑》,非常有趣,我想多谈谈它,因为它带给我很大的青春感触。

    故事发生在一个未知的平凡小镇,那里住着一群几乎全是不正常的怪胎的人物,看上去愚笨木讷的高中生拿破仑是主角;他的哥哥是另一个怪胎,沉迷网恋(还用奶奶的钱玩付费电话)的瘦弱宅男;他的奶奶是个一把年纪还玩沙漠摩托的疯狂老太婆;他的叔叔是个永远活在80年代(他的青春年代)不愿面对现在的成年失败者;他的好友佩德罗是个同样呆滞的想当上学生会主席的新移民;他的心上人是个其貌不扬的努力打工存储大学学费的微胖女孩德贝;他家的宠物是一只挑食的羊驼。

    某天奶奶因摩托事故受伤要养伤,叔叔到来照顾拿破仑兄弟两人,拿破仑要准备舞会的女伴,接着佩德罗要参加主席竞选,很多事情发生,总是弄得一团糟,直到竞选演讲时,拿破仑来了惊人的大爆炸。

    他通过努力和勇于展现自我,赢得了恋情掌声和生活,但他并没有改变,还是那个napoleon-dynamite。

    这部影片充满着自嘲的幽默,我之所以大笑,是因为总能在拿破仑身上寻找到自身的影子。

    在青春年少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笨拙的一面,我们害怕着一些事物,我们又渴望着一些事物。我们想要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往往我们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我们迷茫着前进,感觉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别人看上去都很酷,别人看上去又都很白痴。

    也许我们平时并不起眼,然而当我们勇敢地爆发,我们就会是英雄,每个小人物其实都可以是大人物,没什么了不起!

    它对世界的绘画是夸张的,正是这种夸张的方式,带来了真挚的情感,以及时代的变迁。

    在《无因的反抗》里,詹姆斯-迪恩吼着“我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也许除了去死”,多么愤怒的青春写照。而在今天,我们依然愤怒,但我们多少学会了自嘲,学会了笑着看待自己的愚笨。

    拿破仑,这个怪胎白痴而又独特威风的男子。

    不用同情他,也不用崇拜他,因为他就是我们,青春的我们都是傻子,一心想得到的,是一个会陪你一起玩绳球的女孩。

    ……

    这篇影评一登出,绝大多数专栏读者和粉丝都没有看过《大人物拿破仑》,它目前只是18家影院的试映规模而已,但他们都能从文字间感受到叶惟所说的自嘲,年轻人们更看得兴致高昂。

    “青春的我们都是傻子”这句话让众人共鸣,“每个小人物其实都可以是大人物,没什么了不起”激励着人心,真是太棒了。

    如此独特的叶惟,如此睿智的叶惟!称呼他为“青少年明星”越发让人觉得不适合,林赛-罗韩能写出?只有神童。

    “杰瑞德!杰瑞德!你最好快来看看这个!”

    犹他州,盐湖城。

    同一个早晨,屋子的客厅,看着今天的《洛杉矶时报》,刚满24岁不久的杰露莎-赫斯惊喜地叫了出声,她的丈夫快25岁的杰瑞德-赫斯从厨房那边疑惑地奔来,黑框眼镜下的眼睛眨眨,双手往黄围裙上擦抹着,“怎么了?”

    “你看看。”杰露莎大笑地把手中报纸给他,杰瑞德看了起来……

    两人同为杨百翰大学电影学院的毕业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