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于歌手唱功的评价而建立的数学模型 (第1/4页)
关于歌手唱功的评价而建立的数学模型(本人原创,如要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个歌手的水平到底可不可以数据化? 很显然,如一贯的前言,音乐属于艺术,不可能准确量化,但在允许误差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量化的精度,那么在相对模糊的精度范围内,量化后的数据是可以有意义的。 首先,唱功的定义: 当我们拿到一首(新)歌,不可能直接唱完了事,首先映入脑中的是词曲(或者加上编曲,如果是翻唱,还要加上原唱和其他率先翻唱者的版本),不自觉的我们会对词曲做自己的理解,或悲或喜,或欢快或沉郁;然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已知的各种演唱技巧,选择一种或几种演绎方式;最后,通过自己的声音(或加上肢体)把这种选择方式表现出来,并达到最终的演唱效果(艺术感染力)。 一切演唱,不外乎这种过程。 相应的,我们可以提炼出关于唱功的三个方面: 1.理解力(文化素养、时代情怀……)——如何理解歌曲。 2.软唱功——选择演唱的表达方式(唱法[通俗/美声等]、情绪、断句、轻重缓急、取舍……) 3.硬唱功——执行选择方式的实际效果(强度和广度[音色、音域、力度、气息……) 这是一种动态的全面的唱功定义。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可以把理解力比喻为魂魄,软唱功理解为骨骼,硬唱功理解为肌肤——一个美丽的生命,三者都是优秀的。 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圈子不同,都可能导致歌手对某一首歌的理解出现偏差,结果唱出来让人觉得有口无心,甚至毁歌。 接触、理解并掌握的风格流派不同,可能导致歌手寻找不到一首歌最佳的表达方式。 基本功不够扎实和全面,可能导致歌手明知道一首歌怎么唱最好,自己却唱不出应有的效果。 所以,如果以完美效果或者说歌神水平为追求的目标,那么在量化歌手演唱效果时,这3个方面的数据应该采用乘法来作为一首歌的演唱的综合水平——这样既符合思路,计算时也不显得过于复杂。 在这个思路下,具体一个歌手唱一首歌的水平以及量化出的分数,会受作品本身的质量和风格影响。 例如,《同桌的你》,这首歌在硬唱功几乎没有难点。不同歌手同唱这首歌,体现差距的重点将在于理解力和软唱功。高水平歌手唱这首歌,其中细微的情感拿捏很重要,但这种感情在大方向上多数人都能理解,所以优秀歌手之间不容易唱出显著的差距。 例如,《英雄赞歌》,这首歌对于软、硬唱功都有一定要求,但对于高水平的职业来说并不算太难,但理解力却是难点。张映哲的原版,即使录音效果远不如近几十年的翻唱,却明显拥有众多翻唱所缺乏的精气神。(或许有人会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但对于职业歌手来说,这不能成为解释不能做到的借口。) 同类型的例子还有《未来的主人翁》,可悲的是除了罗大佑本人,目前没有哪位歌手能够理解并演绎作品中的情怀。(春哥貌似很喜欢这歌,曾经唱过,但效果有些接近有口无心了) 例如,《烟花易冷》,这首歌最出名的显然是大木原唱和林志炫的翻唱。他们都理解到了作品内涵,但选择的演绎方式,从切入点上就不同,整体脉络便大相径庭。如果抛开硬唱功的因素不谈,这两个版本都是成立并成功的,体现了两个歌手的软唱功水平。(也是流行音乐的可能性的体现) 同类型的例子还有《父老乡亲》,彭丽媛的翻唱把范琳琳的原唱虐得算是体无完肤。 例如,《男儿当自强》,这首歌的最难点显然在于硬唱功。基本功不能满足的人去唱,和原版的差距将是显著的。 同类型的例子还有《花太香》,原唱任贤齐算是毁了一首好歌,可惜目前貌似没有高水平的歌手翻唱这首歌。 例如,《忐忑》,除开揶揄的成分,这首歌对于软、硬唱功的要求都极高,但对于理解力几乎没有要求。(换句话说,这首歌根本没有内涵,不似流行音乐,更像是歌手练功所用的”梅花桩“) 例如,《二泉映月》,这首歌大概不算出名,但在三个方面的难度都是极高的。目前除了彭丽媛的原版,不作他想。 总的来说,一首歌具体的难点往往不同,一个歌手唱砸的原因也会各有不同;一个歌手试图唱好唱完美一首歌,往往首先得思量这首歌是否和自己目前能够驾驭的范畴契合。 但如果以”擅长任何作品“这个歌神的境界为追寻目标的话,唱功的三个方面显然都不能有短板。 这也是为了那些跛脚严重的走心派的破嗓子、技术派的唱歌机器,都仅仅是歌手而不能成为歌唱家的原因。 接下来,就涉及到我之前提到过的,”强度“和”广度“的问题。 所谓强度,是指一个歌手唱一首作品的一个具体版本里,所体现出来的唱功。 所谓广度,是指一个歌手擅长演唱的作品的风格多样性。 很显然,强度和广度的综合考虑,就是一个歌手的实际水平。 因为歌手只要还活着,就可能进步,但他已有的成就不会磨灭,所以这个实际水平是一个时刻上的概念,可能随时间推移而提高,但不会降低。 但是,在具体统计时,过于简单的2维说法并不具备cao作性,还需要更具体的考虑。 例如,自己比较时,邓丽君唱她最擅长的软妹儿歌的强度,显然高于她唱摇滚风格的歌的强度。可在和别的歌手比较时,即使是她不太擅长的摇滚歌,其强度也可能高于一些二流歌手的巅峰。 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说她擅长摇滚类的歌呢? 例如,王菲的广度显然强于杨钰莹,而最高强度则彼此差距很小。 那么,我们也许可以说王的水平比杨高,但如果出现一个广度和王菲差不多,但最高强度低了一个档次的歌手A,那么他(她)和杨比较时,到底是谁的水平更高呢? 所以说,过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