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_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群策山(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群策山(6) (第1/3页)

    ;

    接到郭邴勋转向的命令后,初战得手,已经击溃第四师团林芳支队的一个队的阻击,第四师团与四十四联队结合部深深的打进一个楔子的王光宇没有丝毫的犹豫,除了留下一个营配属两个**连牵制住林芳支队外,主力按照郭邴勋的要求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了转向。..《网》配属的一个野炮连的火力支援下,从南翼向四十四联队起猛攻。

    多年的以弱敌强的游击经历让王光宇养成了稳重的性格。虽然他不知道郭邴勋为何战斗刚刚起便改了作战计划,但他却知道必然是杜开山那里出现了变数。因为来电报的是指挥正面作战的参谋长,而不是此刻正北面待机的司令员。

    为了短的时间之内突破日军阵地,完成郭邴勋的命令,也因为南面的地形要比从正面出击的杜开山那里两山夹一沟的地形开阔一些。王光宇并未向杜开山一样,因为地形的限制只能逐次投入兵力。而是一次性的将两个营全部投入到了攻击之。

    虽然将手头上几乎所有的力量全部投入到攻击之,但知道自己部队面对十一师团这种日军老牌师团作战时单兵素质上的差距,所以他不失灵活的情况下打的还是很稳重。

    他并未采取一线平推散兵线似的进攻战术,也没有采取杜开山猛打猛冲,近似于死打硬拼的战术。而是采取炮火抵近射击掩护下的强攻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攻击与小范围穿插迂回其侧翼相配合的多路攻击战术。

    王光宇的这个着眼点选的很准。他的组织之下,一团部队打的有张有弛。仅仅完成转向后的半个小时便撕开了四十四联队的南翼防线。撕开日军的防御阵地后,王光宇除了留下一部扩展战果之外,亲率其余部队采用三组一队的攻击方式,按照郭邴勋的命令强行向日军阵地纵深穿插。

    而救援司马峰不过是他的一团穿插进日军纵深,已经日军四十四联队原来指挥部的位置附近,正准备按照郭邴勋的命令对四十四联队实施兜底之时,听到那边传来的枪声有些不对,才派出的一个连救援部队。

    相对于杜开山的一开始就陷入苦战,王光宇的进展顺利。但同样开始打的很顺手的刘长顺却是相当的无语。他的二团一开始打的很顺手,趁着北线日军注意力被路与南路,尤其是路吸引过去的机会,一举便打垮了第一线的伪满军,并趁势撕开了日军的防线,深入日军阵地内。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后续的进展却是极为不顺。撕开日军北路防线后,还没有等他的穿插打起来,日军的反击已经开始。反击上来的两个队的日军,汇合二道防线的日军一个队,死死的缠住了他的主力。

    以两个营的兵力打一个队的日军,刘长顺自然没有问题。但一下子来了三个队的日军,虽然没有让他打的捉襟见肘,但也陷入了苦战。

    对于刘长顺的进展不利,杨震到没有感觉到意外。十一师团是日军老牌师团,其作战风格日军也绝对不是善茬子。虽说前年的淞沪会战打的有些不顺当,但是作为日军编组上海派遣军初的两个师团之一,能日军援军抵达之前,与包括几乎所有央军精锐内的几十万**队打成一个相持局面,虽说有飞机、重炮、军舰的支援,但也绝对说明其战斗力的凶悍。

    这其固然有**队装备落后,无制空权与制海权,缺少重炮以及步炮、步坦协同能力差等原因。但第十一师团的战斗力也绝对不容小视,虽然其资格没有第四师团老,但真实的战斗力,以及强悍的作风远不是第四师团那群商贩可以相比的。

    他的一个联队,别说自己现这个半拉子的部队,就是央军来上一个军,都不见得能短时间内吃掉。若是换了自己的老部队,装备差的十八集团军,就是集全部的三个师,恐怕正规的面对面的战斗也不是对手。自己现能打成这个样子,除了战役谋划的相对出色之外,就是专门针对日军的优势,采取了一些战术上的调整。

    若是十一师团这些日军老牌师团这么容易打,淞沪会战那集了央军所有受过式训练的所谓德械师,以及桂军、湘军等几乎国民政府嫡系与杂牌所有精华的几十万大军岂不是输的太冤枉了?

    之前刘长顺能短时间之内突破其第一道防线,与其说是自己的部队战斗力达到了日军的水准,还不如说这个家伙是占了杜开山的便宜。若不是正面的日军大部分注意力被正面率先起攻击的杜开山吸引过去,他哪有那么取得如此大的进展?

    只是当举着望远镜一直观察战场态势的杨震,现日军居然一下子拿出两个队的兵力,反击自己这边时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从郭邴勋来的战斗态势来看,无论是正面被突破,还是南线被突破,日军也没有投入如此多的兵力起反击。只是二线防御上增加了部分兵力而已。怎么单单就对北面下的力这么大?

    放下手的望远镜,杨震拽过地图仔细的盘算着这其究竟有什么奥秘,会让这个四十四联队如此重视北线?

    同样观察战局马春生看到杨震紧皱着的眉头,微微一琢磨便明白了杨震苦思什么。搞明白这个年轻的司令员想什么的马春生不由的微微一笑。这个司令员脑子活,反应快,爱动脑子去琢磨,用兵虽然还略微显得稚嫩,但看问题眼光绝对是一流的。

    可有些时候,太爱动脑子琢磨却不见得有什么好处,因为很容易想多,将事情往复杂了想。有很多事情,往往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去剖析。你一琢磨,也许倒是会弄的复杂。对于日军死保北线的举动,恐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