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妖道许昌 (第2/2页)
反,规模更大。 震泽地区和这里接壤,战火很可能烧过去。到时候可以联合二十八家一起抗击许-昌,自己再从海上出兵,趁虚攻占阳明宫老巢,然后前后夹击,来大汉的第一份军功就有了。 有了这次合作,十来年后,当“黄天当立,岁在甲子”的旗号席卷大汉时,震泽地区的群豪正好也能用的上。 虞家家主自己出去做官,却把魏妍留在家里,确实是魏妍有看家的本事,和张易交谈第三天,就安排好了,并亲自带着张易出海。 虞家能够在余姚这么大势力,是因为有船厂,家族的船队基本上霸占了出海口,这里两个岛屿,上面不仅有码头,还招募数百户流民在这里开荒种地,金塘岛上还有一支一百多人的私兵,平时在附近海域巡逻,大船岛上开荒的产出,就是为这些私兵准备的。再往里还有很多小岛,却都没有人居住。 “里面的岛屿上都没有人,能不能让一个给我,我已经从家里分出来,会带着分给我的人搬迁到岛上。” “那些岛很小,上面什么也没有,去干什么,虞家需要航线,产业主要集中在靠岸边的金塘岛上,里面的大船岛上除了种地的什么也没有,你就到大船岛上居住,这么大地方还不够你折腾的吗?” 凭空冒出来的儿子有多厉害,她已经心里有数,当然要留在身边才好。现在给地给人,让儿子发展势力,自己多了依靠,嫡亲儿子也有了外援,对于出身大家族的女子,又在张家呆过几年的人,对于大家族的避祸之道清楚得很。 张易带着祖茂等人参观一圈后,就让海船送他们走长江回去,任务就是回家多训练乡勇,一旦有危局发生,自己随时回家召集人手。 在大岛深处,划定一片区域,让魏妍准备一些屋舍后,张易也告辞离开:“留地是必须要去的,只是这里旦夕有变,我还是早去早回,最好能从留地祖宅借来一些人手。” 张家传家宝是兵书,祖宅借来的人,当然是战将之才,魏妍再没有阻拦,而是调集一艘大海船,配上三十名护卫,送张易去留地,然后船就留在东海郡,等张易带人回来。 冬季靠岸行船,侧向风吹着船帆刚好能走,一路上没有任何风险就到了东海郡,等张易弃船登岸,雇车赶到留地时,刚刚进入腊月。 张易来得早了点,距离祭祖还早,就被安置在家族学堂里。 这大半年,祖宅这里,通过赠送《弟子规》和《千字文》,已经给张易扬出很大名气。 因为张易事先说过,这是自己的启蒙之作,这话也被书信传到这里,后来张家造势时,却把两本书说成是张易所做,外人不清楚底细还好,家族内部的年轻子弟却很不服气。 “你刚刚启蒙吧,仗着启蒙时读的书没人见过,就自称是自己所作,就不怕别人考校你所学经文吗?” 能在学堂里就读的,都是早就启蒙的半大小子,他们在这里除了熟读兵书,还要接受军事训练,见到马上十五岁,看起来只有十二岁的张易,难免就轻视许多,领头的一个雄壮孩子拦住张易就问。 张易从边上绕了两次都被他侧身挡住,张易无意和他们作对,也不耐烦了:“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书已经给你们半年了,就学成这样吗?” “我比你大,你该尊敬我才对。” “我低头给你让了两次路,已经做到弟道恭。” “我说你,不准还嘴,记住了吗?” “记住了。”张易答应了一句,然后转身离开。 结果这小子一把抓住张易后襟,往后一拉,嘴里叫到:“我没说让你走,就不准走。” 张易趁势往后一跌,衣服被他一下子扯开了,撕开很长的一条。 见到他松开,张易才起身,根本不管衣服破了,拍拍身上泥土,然后就找个位置坐下。这小子挑衅在先,还扯破张易衣服,根本不需要告状,就有小孩子回家说这个事情。 主家子弟欺负自己是外来的子弟,肯定不是个案,张易要看看主家怎么处理。刚到马迹岛时,张易已经体会到家族子弟的嘴脸,根本没有多少亲情可言,如果不是有爷爷罩着,还迅速体现出价值,在马迹根本没有前途可言,和张家相反,魏妍倒是真像母亲,尽心帮张易。 当然,对马迹张家,张易是感恩的,原本以为他们是野人,只想去混个出身,谁知道混到的是世家子弟身份。 主家这里发现机会后,对自己也是涂脂抹粉,极力吹嘘,不是有爱,而是张易有利用价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