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37章 大惊失色  (第1/2页)
    王健回头一看,看到张队站在那里。    王健问他有啥事,张队不动声色地说:“栈道断了。”    王健他们一听顿时大惊失色,忙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张队回答说他刚才听到几声噼啪声,栈道的绳子开始剧烈摇晃。    他本来想走下去看看,可是栈道摇摆幅度太大了,根本无法立足。    摇动持续了五分钟左右,几乎所有的木板塌落,只留下几截绳子。    “会不会是突然起了一阵大风?”区小武问。    “怎么会这么巧,这么多年来刮风下雨栈道都没坏,偏偏在我们来的时候,却被风吹毁了?”    王健不认同他的猜测,直觉告诉王健,事情没那么简单。    张队叼着烟卷没吭声,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很少会发表意见,一双锐利的眼睛不断扫视着山崖下方。    比起搞清楚栈道被毁的原因,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麻烦:王健他们要怎么下去?    这个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兀鹫山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四周峭壁都几乎是九十度角。    如果没有栈道,仅凭王健他们带的那几截登山绳,根本没法下去。    “郑老馆长在下面知道这件事吗?”王健忽然想到,“咱们可以喊喊他。”    张队不爱说话,王健天生嗓音细小,这个大喊的任务只能交给区小武了。    王健在腰上绑了绳子,一头让张队拽着,然后一步步蹭到悬崖旁边,探出头去,气运丹田,放声大吼。    这里群山环绕,回声阵阵,兀鹫山高度又不是特别高,如果郑老馆长还在山下,没理由听不见。    可是区小武喊得嗓子都哑了,下面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只得悻悻缩了回来。    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半,还有一个多小时太阳就会落山    王健他们四个既没携带给养,也没带帐篷,在山顶过夜会很危险。    张队围着山顶转了一圈,看他的表情,也没有什么办法。王健坐在一块石头上,区小武就在旁边,朝王健的身体贴了贴。    此时远方的日头开始西沉,这是王健第一次看到红塔山的落日,昏红的圆形缓缓浸入青灰色的山脉之间,那番场景,就像是把一面烧至赤红的汉代铜镜淬入冰冷的水中,就连周边的云霭都变得红彤彤一片。    区小武凝视着远方的落日,默不作声,一瞬间王健还以为他睡着了。他却嚅动嘴唇,喃喃轻言:“如果我死了,你会不会难过?”    “别胡说,咱们谁都不会死。四个大活人,还能被一座小山困住?”王健轻声斥道,拍打他的头。    这时,王健的脑子里突然想到:“哈宝族人和外界联系的通道不可能就这个栈道,否则那些沉重的东西怎么运进去……”    换句话说,在栈道修成之前,肯定还有另外一个上下兀鹫山的通道——而且这条路还很稳固,否则不可能把那么沉重的东西弄上去运下来。    这条路肯定已经不在了,但至少给王健他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王健站起身来,安抚了一下区小武,找到张队,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    张队沉思片刻:“的确有这种可能,不过我刚才仔细地勘察过周围山崖,没发现任何栈道以外的痕迹。”    说到这里,他们两个不约而同地转动脖颈,看向那间小小的郑和庙。    此时夜幕降临,那没有半点香火的小庙看上去格外落寞。    王健他们相视默契一笑,一起走到那郑和庙里,把青铜郑和像取下来,又搬开坛座。    王健就着落日余晖看了一圈坛座底下的地面,冲张队做了个确认的手势。    庙里的地面是用一尺见方的石板铺就,板隙处和外墙一样,塞满了用红土染过的菇莎草,形成的红色格条颇有藏区风格。    菇莎草染成红色以后,历经千年都不会褪色,但根据时间长短,颜色会有微妙差异。    王健看到,有几块石板条隙之间的颜色与别处有细微的差异,应该是被掀开以后再铺回去的。    “石板底下难道有密道?”王健喃喃自语。    张队却是眉头一皱:“不对,如果底下是通道的话,那么只需要两块石板遮掩就够了。而眼前变色的石板,却排列成了一个狭长的条状,从小庙一直延伸到两侧的墙底下,又扁又长。谁会把密道挖成这副模样?”    “不管那么多了,全都掀开看看!”    王健和张队猫下腰,开始一块块石板掀起来。郑小虎呆呆地看着王健他们热火朝天地拆迁,不明就里,王健也顾不上解释,因为天马上就黑了。    石板下是松软的泥土,质地跟经幢下那个藏佛洞里的土地完全一样。    把这些泥土拨开,王健和张队发现,底下是坚硬的花岗岩山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