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前尘往事 (第2/3页)
懂,让宋厚德自己前后相抵。 宋翊一脸懵懂无辜的看着宋厚德,偏偏嘴角又隐含笑意,假意惺惺演技拙劣,逗得宋厚德转怒为笑,疼爱的抚摸了一下宋翊的额头,心道:“此子心思活络,智力超群,若走正途大有可为,如若不然,也不知是福是祸?” 看到父亲脸色几变,宋翊大概猜到父亲心思,便委屈地说道:“父亲若是不喜,我以后多读经史子集便是。” 宋厚德见宋翊如此懂事,转了口风说道:“我也知道,学习兵法实有大用。但报国需要有门,先要有功名在身才有机会报效国家。” 宋翊口中称是,坚持读了几天正经书籍,看完一部《资治通鉴》,觉得实在无趣又开始看《梦溪笔谈》。 这《梦溪笔谈》在他看来简直是如获至宝,一旦上手便不忍放下,睡觉吃饭也不肯放手。只觉得沈括真乃旷世奇才,《梦溪笔谈》内容涉及星象、历法、气象、地质、山川、水文、农业、水利、医药、史料、文学、人事、军事、律法、楼阁建筑、手工技艺等诸多领域,比那只会写史的司马光有趣许多,如此博学之人真是世间少有。 宋翊看得如痴如醉,整整一年都在反复研读,有些时候甚至彻夜不眠秉烛达旦。 宋翊好歹不再想着领兵打仗的事情,再说沈括在神宗时期颇受重用,他的才智也是有些用处的。因此,宋厚德看到宋翊失心疯般地看书也只能听之任之。 转年五月,东明县李庄乡内,山上滚落一块万斤巨石,正好砸到主路上。索性是在夜晚,倒也无人受伤。但主路被巨石所占,正值麦收时节出行不便,宋厚德作为知县便亲自到现场查看。 巨石约有丈许宽深,三四万斤,形状里出外进十分奇特。宋厚德心中顾虑村民出行,便吩咐李庄乡的户长立即组织人力将巨石移走。 户长乃是本乡的一个地主,家里有地百亩,生怕耽误自己家里麦收,便道:“禀报官人,现正直麦收的时候,一天也不能耽搁。 这块巨石少说三四万斤,而且形状奇特难以搬运,只能将其砸碎慢慢运走。此非一时之功,少说也要三四天,还请官人从县里征调些民夫相助。” 宋翊将《梦溪笔谈》全卷读完,再看《资治通鉴》只觉味同嚼蜡,怎看都要头痛。正在家中闲的发呆,听到父亲要到乡里去看巨石,便吵嚷着一同前往。 这宋翊不但才思敏捷,而且天生一副好筋骨,只要不看书便要整日里上窜下跳发泄力气。宋厚德忙的不可开交懒得与他纠缠,只能应允,却吩咐他定要跟在自己身旁。 此时,宋厚德正踌躇间,却听一旁宋翊搭话道:“何须如此麻烦,我有一法,十来个人两个时辰便能解决。” 宋厚德听后颇有一些生气:此处有本县县丞及其他大小官员五六位,还有十几名乡绅、族长,哪有小孩子说话的份?况且,九岁的孩子又能出得什么主意。自己是此处最高官长,如此在下属面前纵容儿子胡说,岂不丢了颜面。 宋厚德正要出言喝止宋翊,却听县丞刘文勇大拍马屁道:“素闻小公子天资聪慧,才智过人,定是有了良方妙记,不如说来听听。” 宋厚德心道:“刘文勇你个老糊涂,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听小孩子胡说。” 宋厚德咳簌一声正要出言化解,却听宋翊拿腔作调、大言不惭地说道:“诸位长辈,晚辈才疏学浅那有什么良方妙计。不过,说出来也很简单,只怕诸位见笑”。 说到此处,宋翊故意停顿一下卖个关子,笑吟吟地环顾四周众人,偏要拿捏一下,却不小心对上宋厚德怨恨的目光,不由打了个机灵。 宋翊立刻正经道:“其实方法很简单,先在石头边上挖个大坑,然后将石头推下去用土盖上,再将剩余的土分散运走便可。” 宋翊三言两语将主意说了,眼巴巴的看着宋厚德,发现父亲目光中竟有得色。再看众人,也是目光惊奇地望着自己。 又听县丞刘文勇说道:“小公子果然天才!此方法甚好,与曹仓舒称象之举同理。坑定要挖的离巨石越近越好,最好要石头自己倒进去。”刘县丞马屁功力十足,还顺势将计划进行了完善。 户长立刻挑选十几名精壮汉子,依照方法挖坑埋石。公务繁忙,宋厚德带着众官员回去县衙,一路上面色却是阴晴不定。 宋翊不知父亲是何态度,回家后便安安生生的继续去看《资治通鉴》。 过了几月,朝廷传来旨意:听闻东明县突现奇石,特命知县宋厚德亲自押运奇石由水路运往京城。 紧接着,负责花石纲的官员也来到东明县内,当然免不了一番勒索敲诈。 宋厚德本是个耿直的人,向来看不惯此等行径。兼之为官清廉,没有多余钱财去打发这些蛀虫,本意便不愿应承他们。 县丞刘文勇却是商贾出身,前几年花千两银子上下疏通买了一个县丞的官职,为人却是十分圆滑老成,上任以来虽未大肆敛财,却也没亏待了自己。 当时,大宋官场大抵如此,宋厚德清者自清,刘文勇没有太过出格,他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所以两人相处还算不错。 宋厚德文人出身,虽然秉性耿直,带人却很有礼数,虽是自己下属却从不轻贱刘文勇。 刘文勇也是求财不害人,又分的出上下高低,自己没有功名傍身前程渺茫,宋厚德这样的上司哪里去找?因此,平常也是对宋厚德极尽维护。 刘文勇生怕宋厚德触怒上差惹下麻烦,于是私下劝说道:“花石纲是今上钦点的供奉,私下里都是大太监梁师成亲自负责。这次到咱县督办花石纲的太监李存旺就是他的心腹之一,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我知官人两袖清风,自然不必您亲自出面,一切由我打点,您只需场面上奉迎一下即可。” 宋厚德叹道:“历来听说花石纲劳民伤财,朱勔等人借机敛财为祸江浙一带,所幸从未到过京畿路。今日一见,果然酷吏如虎。屈屈几人,本县已然难以应付,可想江浙百姓如何困苦。” 刘文勇立刻紧张地说道:“大人莫要声张,以免引火烧身呀!皇上历来看不上咱们这边的花石,也不知是哪一个将此事夸大其词,今次皇上只是心血来潮,咱们只要将这几个人小心打发了便再无祸事,大人勿动肝火,免得授人以柄。” 宋厚德也知事关花石纲的确难以违抗,只得轻叹道:“那就有劳县丞费心了。” 刘文勇自去联系乡绅大户筹集银钱,打点诸位主事官员。此是公事,刘文勇自然不会掏他自己腰包。 诸官员得了好处,满心欢喜地私下数钱,也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唯有李存旺太监心性,心眼小得很,最怕别人瞧他不起,又自持有梁师成这个大靠山给他撑腰,处处都要抖威风。李存旺来时看到宋厚德面有不悦之色,便要寻个机会刁难他一下。 李存旺面相猥琐,说起话来阴阳怪气,见了宋厚德颐指气使地说道:“现在船就停在黄河边上,皇上急着要看奇石。我们只管运输,你今天务必要将石头挖出来,否则惹得龙颜大怒,你一个小小知县恐怕吃罪不起。” 宋厚德见他如此狗仗人势当场便要发作,却见刘文勇在一旁一个劲地使眼色,心中忍了又忍,终将一口气咽到肚里。 回到府邸,宋厚德又与刘文勇商议道:“李存旺这厮,实在故意刁难。这块巨石有几万斤,深埋在坑中无处着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