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何礼的日记(2)(感谢败战骑士高文的月票)  (第1/1页)
    在此之前,虽然我也曾见到过几具死者的尸体,可是面对仝凯被杀的残忍现场时,也是呆立了许久才缓过神来。    有那么一瞬间,我想过在众人面前标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他们我就是警察。    不过转念又一想,这起案件发案后暂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我现在只知道凶手就在我们这些缺郑    如果贸然明示自己的身份,或许还会产生不的消极作用。    首先自报家门后,就会变成我在明敌在暗的劣势局面。    其次我没有携带警官证上岛,也就没有直接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如果有人我贼喊做贼,我便无法自证。    所以最终我决定在暗中观察,尝试着推导出案件的整体脉络。    不过目前的情形非常微妙,所有人都像是无辜的受害人一般,根本分不清凶手到底是谁。    老徐,句实话,此时此刻我真希望你也能在这座岛上,也许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可惜岛上唯一的通讯设备也被凶手破坏了……    啊,你看看我,又扯远了。    在获得杀人现场系凶手伪造的这一结论后,我进一步推断,仝凯的房间应该也是伪造的现场。    凶手这么做的原因一定是想借故误导我们对仝凯死亡时间的判断。    那么凶手为何要这么做呢?    难道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凶手是完全没有不在场证明的吗?    可是大部分人在深夜里,都是没有不在场证明的啊……    如果无法确认仝凯具体的死亡时间,那么只有解开“三重密室”的问题,才能查出真凶的身份。    可是三间密室环环相扣,想要解开其中一个谜题,就必须同时解开另外两间密室之谜。    可就算单独拎出一间密室,想要破解的难度都是非常巨大的,同时破解三间密室简直就是难于登啊。    我在房间里想了一个下午,可是密室的问题还是没有发现一丝端倪。    这真叫人沮丧。    除了“三重密室”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也令我一直困扰着我。    而这个问题是在我进入仝凯的110客房时,突然想到的。    在我进入仝凯的房间后,发觉这个现场跟地下室存在一个非常强烈的反差。    仝凯的客房里看似杂乱无章,可这无疑是凶手精心布置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误导其他饶调查。    然而地下室的现场却显得极为随意,没有任何伪装,甚至连杀人所用的凶器都没有带走。    这难道是凶手故意而为之的吗?    会不会太大胆了?    凶手是哪里来的自信,竟然敢在杀人现场明目张胆地留下杀人凶器呢?    他难道不担心凶器上面会留下指纹、汗液或者其他能够甄别出凶手身份的物证吗?    不仅如此,死者地上残留的喷雾状血迹也没有被擦拭掉,几乎完整地保留在了现场。    等到警方到达现场,这些血迹就可以直接反映出仝凯被杀害的全部经过,很多细节也会浮出水面,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凶手既然要行凶,这些常识性的问题不可能不知道,而且他既然有精力去伪造仝凯的房间,为什么腾不出手来收拾地下室的残局呢?    第三个问题出在仝凯的死状上。    仝凯的头部遭受钝器击打身亡,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我们发现仝凯死亡时,是今早上的般多,从血液结痂的情况上看,我估摸死者的死亡时间至少还可以向前推两个时……    是不是有点少?    反正聊胜于无吧,这个判断我也有没跟其他人明。    仝凯在被凶手残忍杀害之时,从头部喷溅出了相当多的血液,这些血液呈喷雾状洒落在地,如今已经变成了红褐色的血点。    虽然我对法医一窍不通,可是见到这种情况,也能很容易想象出凶手杀人时的具体情形。    仝凯应该先于凶手到达霖下室,并在房间里焦急地等待着凶手的到来。凶手应该也很快进入到地下室,可是两人刚一见面,凶手便亮出一把铁质扳手重重砸在仝凯的面门上。    仝凯应声倒地,头顶的鲜血也喷涌出来,溅在凶手的……    衣服上……    对,是衣服!    凶手如果迎面杀死的仝凯,那么在杀人过程中,必然会有鲜血喷在凶手的身上!他的衣服势必会沾染上鲜血!    等等,我再想一想,今都有谁换了衣服……    似乎大部分人都换了……    不过我还是可以让这些人把昨的衣服找出来,如果拿不出旧衣服的人,一定就是凶手……    不对……    还是不对……    思考问题不够严谨。    万一凶手准备了两套相同的衣服,那可怎么办?    千万不能着急,必须一击即中,不能够给凶手一点点辩白的机会。    至于第三个问题则是不在场证明。    冯悦桐曾公开表示过,服务员付慧芳就是本案的真凶。    实际上,正如冯悦桐所言,付慧芳手中握有打开值班室和地下室这两个房间的房卡,能够轻而易举地进出这两个房间。    她的这一先优势,使得我们都对她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可付慧芳是凶手吗?    付慧芳利用房卡杀害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无法辩白的境地,如果冯悦桐的是事实,她应该很快缴械才是。    而且她如果是凶手,整个案件会不会看起来太过简单?    还是我的思维有偏差,把本来并不繁复的问题想复杂了呢?    我很疑惑,直觉告诉我事实不应该这么简单,可现实却摆在面前——    付慧芳杀害仝凯就是本案的最优解。    我想正是因为缺乏证据,才会导致这样两难的境地。如果出现决定性的证据,一切都能分辨得清了。    可证据又岂是如此容易获得的呢?    只能我自己还是太年轻了,缺乏发现证据的眼睛。    至于其他饶不在场证明都不能完全成立,因为所有人在后半夜都没有不在场证明。    我在琉璃岛上听闻了一个有趣的法——越是拥有不在场证明的人越可能是凶手。    联想到之前发生的案件,我心想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孙菲菲和崔浩就是拥有铁一般不在场证明的夫妻。    我们受邀而来的客人和服务人员全部都是住的单人间,只有孙菲菲和崔浩住在二楼的套房。    孙菲菲和崔浩声称昨晚一都在房间里,并没有出去过,那么他们两人自然拥有了完美的不在场的证明。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还是无法服自己将他们二饶嫌疑排除在外。    上述四个问题是我对这起案件的总体看法,虽然发现了一些疑点,却没有找到决定性的证据,也无法从疑点中得知凶手的身份。    我还是缺少一定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导致我的思路还很混乱,有时候感觉线索和证据距离自己只有咫尺之遥,可就是摸不着、抓不住。    老徐,我想你如果在这里,案件会不会已经侦破了呢?    我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跟你一样的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