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应天治民,圣王神道 (第1/2页)
圣光宏大,普照诸天。 隆隆道音回荡在五行大洞天,那恐怖至极的元气在世界外围蓄力。作为洞天之主,昆昱能感受到另一个上品大洞天映射来的力量。 如果再不控制,两个大洞天就要撞上了! 就在这时,一座神圣缥缈的宫殿出现在五行大洞天上空。宫殿门户开启,悦耳天音伴随礼赞声取代隆隆道音。同时,太微大洞天的力量温顺下来,自动凝聚在彭禹周遭。 “圣王殿?” 彭禹微微一愣,他能感受到一股力量从圣王殿投下,自己凝聚的儒门道果一下子拔高到和几位儒圣平起平坐的地步。 “圣……圣王?” 昆昱眼神古怪。 他证道后,圣人精神触及冥冥中的圣王殿。但他晋升仓促,还没来得及去里面瞧瞧。 但……但现在看,昆昊凝聚的儒圣道果怎么跟昆吾氏的圣王殿牵扯不清? 倪神月喃喃道:“应天治民,圣王神道?” 孟平章盯着彭禹,似乎从他身上看出一朵花来。 作为前朝的大儒,他见多了昆吾氏的神王。明白昆吾神王的水分。在众多神王中,唯有具备圣心的神王,才拥有神皇继承权。 如今彭禹证了儒门圣人,引动圣王殿。这岂非说明,儒门的道果配合昆吾氏的王气,便是昆吾氏专属的圣王果位。 白师傅面色犹豫,暗暗思忖一番后,决定帮学生撑场子。他开口道:“六殿下证道,似乎借了昆吾神王的力量。这种道果并非正经的儒门圣人,恐怕不好作为常例。” 刚说完,又有一位大儒开始突破。 王伯正闭着眼,感受弥漫在彭禹身边的圣王光辉。隐隐然,他有所触动,太微大洞天再度投射力量。 他跟随彭禹多年,太微大洞天内的最高领袖虽然是昭王。可关于文化教育,统统是他亲自打理。 若论昭王“平天下”的功绩,自然少不了他一份。 此外,他作为皇子讲师,也可说圣王之师。恰好符合儒门传承的“帝师”之道。 感悟冥冥气机,王伯正也跨出最后一步。 “今天是怎么了?儒圣不要钱了么!”张子昌等人心中呐喊。一日之内,这是第六位儒门圣人了。 璀璨白光后,王伯正终于跨入梦寐以求的第五境。 但他身上的圣道光辉很弱,境界不稳,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勉强可以说是“亚圣”。 白师傅闭嘴。 如果说昭王证道是特例,那么王伯正的证道,无疑说明昭王展示的道路可行。 而且在王伯正身上,这些大儒们看到另一些东西。 从龙之功! 辅佐圣王得道,可以让他们一步登天! 王伯正的儒道修为在众大儒中只能排在中上。可凭皇子讲师的身份,这些年追随昭王教化一界,将儒门治国、平天下的功业完成,直接成了亚圣。 那要是换成他们,岂非也有这个机缘? 这实打实的干事,可比追求虚无缥缈的“五德感应”靠谱多了。 几位儒圣站在中间,彼此交流起来。 “倪先生,你怎么看?” “修自身品德,感悟天地大道。实干教化,成就平天下之伟业,都有路径可寻,是我儒门两条证道。” “此外,儒门道果也不仅仅是圣人果位,王道、帝师皆可成道。” 倪神月思索后,又道:“一个论迹不论心,一个修心不修德。可看似冲突,却又殊途同归,可二道并行。” 以功德论,彭禹指出的道路就是积累外功,自然成圣。昆昱的道路是修行内德,由内而外,感天成圣。 证道之后,二者并无区别。 但这背后,关乎两位皇子的暗里较量。 当然,更多是彭禹在针对昆昱。 因为――清谈误国。 有了地球上的教训,彭禹自然不乐意让儒门往那个方向发展。 展现自己的圣道理念后,彭禹冲昆昱伸手一指,大道日月珠落在他手中。 “皇兄,你既晋升洞天,此物当归还天宫,弟弟这就回去向父皇交差。” 说罢,彭禹身形闪烁,直接瞬移到金吾城,一路直奔天宫。 倪神月等人还在研究两条圣道的优劣。 突然孟平章停下来,望着彭禹离开方向露出恍然之色。 “老师,为何不继续……“白师傅一怔,也反应过来。 六皇子回宫去了。 他抢先一步在神皇跟前禀报,把儒门的事敲定。什么两条圣道,都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 儒门发展,能离开神皇支持吗? 神皇认定哪条是正统,哪条就是正道。 …… 神皇早就在等儿子回来交差。 所以在彭禹进入飞凤门时,神皇便在乾元殿等着。 “儿臣叩见父皇,恭祝父皇万寿。” 风尘仆仆进来行礼,彭禹双手捧着匣子,将大道日月珠归还。 收起宝珠,神皇淡淡道:“详细说说,你三哥那边的情况。” 彭禹将自己进入五行洞天后的事一一讲述,就连自己召集一群大儒请教“五德”都全盘托出。 “你找人?”昆烈一声嗤笑,明白他的小心思:“你担心你三哥把持儒门?” “不,儿臣担心三哥被儒门挟持,成了傀儡。”彭禹跪在殿中,面沉如水,从袖中取出那些大儒的论文, “儿臣听了一些大儒的话,觉得他们讲述的谬论妄言着实可笑。” 彭禹不介意在这时上上眼药,抹黑一下自己瞧不上眼的大儒。顺带,将张子昌的文章放在最上面。 仅仅看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