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8治国良策(推荐票!打卡! (第1/1页)
0158 “师傅是不是对王宫之中……了如指掌?”行走多年,要是对王宫之中的道路还一头雾水,阿德是不可能相信的。 “别的不敢说,但这王宫虽然不是老夫的家,但老夫敢打包票,老夫比自家还熟悉!”那马车师傅拍着胸脯,当仁不让! 阿德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了! 太好了! 果然是天助他也! “老师傅,不瞒你说,小生想要您帮个小忙!”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钱大人,你但说无妨!要真的是小忙估计能帮帮,但若是别的,老夫没什么其他的本事,恐怕帮不了了!” 老师傅笑得满面暖阳,到了他这个年纪,最喜欢的是后辈。 当然,是懂得礼仪和分寸的后辈。 “不不不,师傅,这忙,只有您才能帮得了我钱某人,小生在此先行感谢了!” “客气客气,什么忙啊?”老师傅本来就是乐于助人的,可惜了,他这么点本事,本来就没有能太帮得上人家的,而且人情冷暖多年,他也未必想去帮助冷漠的人。 “全仰仗老先生您了,您且听我说……” 阿德娓娓道来,声音很合适,不太高。 但其实他早已布下结界,他和老先生的谈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的。 …… “钱大人,已经到了!” 阿德下车,就看到最后一道门,通过这道门,能够看到王宫之中的壮观景象。 王宫的大殿,如此壮观,让人叹为观止,雕梁画栋,琼楼玉宇,金碧辉煌,叹为观止。 “这道门之后,老夫就不能护送了,这是国主和大臣出席议事的地方,吾等不能进入。大人且放心去吧,走上一段距离,就能见到国主了。” 阿德点点头:“多谢马师傅了。” “哎哎,钱大人恭喜您啊!国主一定会很喜欢您这样的才能之士的。” 阿德点点头,和他告别。 在他的手上,则多了一张图纸。他看着这卷起来的图纸,眼神复杂。 图纸揣在怀中,他已经看过,铭记在心,留着不过是图个方便,他用不着,但有人用得着。 “多谢。” 马车慢慢悠悠走了,那马师傅也很快就消失在了转角处。 再次转身,面对的就是若水国的权力最高处。抬眼望去,高大而巍峨的金黄色建筑物,彰显着贵气与权力。 走上前去,宫人逐渐围绕着而来,从边上几个门涌过来,跟在了他的身后,只有一个在前面引路: “钱大人,您且往这边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笑意盈盈的太监来了,引着阿德往上走。 “国主恭候多时了。” 阿德被引着往前走,这一路上,迈着台阶,他似乎走上了世人眼中可望不可及的道路。 一步一步,脱离了平凡人的道路。 他从前听说书的人说过,这今非昔比,平步青云。 只在这几步之间。 他往前一步一步走去,有种心境上的改变。 回头一看,这偌大的玉阳城,甚至都能窥见大半。旁人眼中,这可能不过是个模糊的缩影,但在阿德看来,众生百态,都几乎能辨认出来。 这个角度,当真格局不同。 天下尽在手上,运筹帷幄,窥见生民,这一看,觉得心胸都敞亮了起来。 “钱大人,这风景不错吧。许多文人墨客,在这视角都有感而发,当即赋诗一首,多少年来,甚至先辈的国主还特地开辟了墨色阁,作为意气风发,英雄少年人才、杰出之辈提笔留下脍炙人口杰作的场所。 您若是有感而发,也可先去墨色阁留下您的笔迹。” 太监显然对阿德这模样并不少见。 人地位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不一样,格局也不同。 “不了。钱某人未曾从这个角度看过玉阳城,自然免不得感慨一番,惊异之情油然而生。” 但要说有多么壮观,前世他曾在更高的地方看过脚下。 当一切在地上感觉的巍峨化成渺小的感觉,当真十分奇妙。 站在高处有高处的好处。 “走罢,迫不及待见到国主了。” 阿德没有问为什么之前国主身体又恙,有事或者心情不好,都是理由,更何况,一个国家这么大,只要不是昏君,管理起来都不会太轻松。 “钱致觐见——” 偌大的声音扩散开来去,阿德有一种自己声名远播的错觉。 走进大殿,阿德看到了两外两个人。 吴风然和林临粼。 他们比自己早一步,其实他原本可以比他们更快的,但他还有另外的事,所以路上耽搁了一点时间。 放眼望去,装饰简洁不失贵气。 空间很大。 在龙纹高座之上,一男子安稳坐着。 面上都是威严,这人的的大女儿今年二十岁,儿子则是分别一十九和一十八。在这个世界,他是老来得子,听闻现今已经五十五了。 结果,阿德看起来,这皇上,看起来年轻得多。竟然不过是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草民钱致,拜见国主。” “钱爱卿请起,以后,你也是国家栋梁,招武会胜出的人才,将会被天下人铭记,希望三位兢兢业业,为若水国贡献力量!” “是,谨记国主教诲!” 三位齐齐跪下,接下来,就是册封的时候了。 “奉天承运,玄德诏曰,今日钱致、吴风然、林临粼三位骁勇善战,英勇无畏,为国争先,勇攀高峰,现封三位进天鉴司为三将,钱致为德将,吴风然为域将,而林临粼为风将,考核一年,一年后从优选择人才,掌管七军八队!钦此——” 太监话语刚落,三人纷纷跪拜: “谢国主隆恩!” “众爱卿平身!” 国主似乎很高兴,但阿德觉得,他的目光有意无意,总是掠过吴风然。 目光很复杂,有点诧异,又有点欣慰。 大概是老父亲的心情吧。 接下来国主又问了些治国良方的观点,吴风然原本就准备被当成文将培养,自然回答这些问题不在话下,而阿德平素里喜欢读书,了解的知识不少,比之吴风然还更胜一筹,而林临粼…… 他憋了半天,就憋出来两句话—— “臣以为……理应……理应分情况考虑……总之……总之……总之,将文治和武治相结合……” 阿德听了,嘴上忍不住动了动,这是《治国良策》上第一句——文治武治相结合。 甚至还没有说全。 而《治国良策》在若水国,当真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人手至少一本的畅销书,他这都背不全。 实在好笑。 吴风然面上更是憋得难受,再听林临粼这么挤牙膏似的挤下去,估计他的笑声,就要破防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