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图记_第二十四章 不速之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不速之客 (第1/2页)

    从翠微山向西南,沿沅江上溯一千三百里,便到了山高林密的南岭,这里是江南道与岭南道的分野。

    再往南,岭南十三郡敷布在山岭间,南端与苗疆接壤,向来视为蛮荒瘴疫之地。

    岭方郡,沅水上游。

    正午时分,太阳高照,盛夏的蝉声不住鸣着,所幸溪畔柳荫繁茂,潺潺的溪水从身畔流过,总算觉得一丝凉意。

    朱瑞光着脊背,仍穿着靛青色短裤,脚下踩着双旧草鞋,手里拿着只芭蕉扇,不住的扇动。

    ——却不是冲面颊,而是身前的四方药鼎。

    由于做事耐心,又新得了修行,炼制五华丹的看火功夫自然落到他头上。

    至于柳迟,则跑到水眼下方的岩洞,说是要采积石琼泉,赠与陆大哥。

    他哈了口热气,拿过地上的茶壶,对着嘴呼呼喝了一气。

    不远处,两株高大的槐树下,陈四龙正躺在树荫下闭目养神,那柄分水刺仍挂在腰上。

    由于是正午,江村里的鸡犬也没了动静,只偶尔几个渔户小心地经过,唯恐打扰到这位老排头。

    “其他排头快要到了吧!”

    朱瑞暗暗地想,手臂又是猛地一挥,顿时火焰又旺盛几分。

    炭是楠木炭,烧的时候散出一股浓郁的楠木香,非常好闻;只是这方式太过昂贵,须得修建大的宫殿庙宇才用到楠木,用于熬煮丹药则很奢侈。

    可是没办法,那五华丹丹方便是要求如此,总不能像先前熬煮龙鳅精血,随意加些银灵草、甘续藤那样。

    为此,他翻出那只锈迹斑斑的药鼎,用山泉水洗了四五日。

    “柳大哥也真是,不带我去修行人墟市?”

    朱瑞放下芭蕉扇,无聊地摆弄起一方傩面具,戴在头上。

    “专心些!”

    师傅陈四龙的声音远远传来,他不禁一激灵,随即抛下面具,盯着炉火。

    楠木炭火熊熊烧着,黄中泛出一丝白焰,映出他黢黑的面孔、以及左眼那颗越发明显的重瞳。

    “术根、东石、空青、赤板、玉髓各七钱,以楠木炭烧,按五行生灭,依照次序添加,各烧两个时辰;期间杂以朝露、琼泉……”

    朱瑞喃喃地念着,随即舀来一瓢露水,仔细地顺着鼎盖孔洞倒入。

    里面咕嘟着,顿时涌出一片白蒙蒙水汽,馥郁的药香随之传来,混杂着楠木香气,与两个时辰前大有不同。

    等水汽散去,他好奇地踮起脚,瞥见药鼎里青红相间的一团,似乎快要成形,还偶尔冒出气泡,不禁笑了声。

    “快成形了!”

    话音未落,药鼎传出声短促响动,一股水汽猛地喷出,险些迷了眼睛。

    他不禁猛然后退,一屁股倒在松软的泥土上。

    “哎呦—”

    朱瑞叫了声,随即听到师傅咯咯的笑声,便安分下来。

    这五方主材原是排教兄弟采集,在柳迟知会后的几天里,便尽数从深山采来,包括两味难采的东石与玉髓;甚至听闻排头陈四龙炼药,更是连夜将楠木烧制成炭,大老远运来。

    从黎明到现在,已然加入前三位主药,楠木炭也才烧了小半不到,只见火焰不住跳动,那方古拙的药鼎灵气氤氲。

    朱瑞却不敢再看了。

    他心念一动,捡起柳树根侧的两卷黄澄澄的册子——其一是《五芽真文》,另一卷是《浩阳二十四符》,俱是正一派流传。

    对陆安平这番馈赠,陈四龙尤其感激,故而忙遣柳迟去多采些积石灵泉……

    他也暗叹,排教有这么一位道门正宗的朋友。

    吐纳日精,真如上古大巫一般……

    朱瑞想起听过的岭南一代传说,不禁咂了咂舌:“不知陆大哥现在怎么样?”

    而后,他瞥了眼清澈的溪流,重新埋下头。

    朱瑞自幼聪明伶俐,也识文断字,沅水畔得陆安平传授几道符箓便欣喜不已。如今参悟《五芽真文》,借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才渐习得,再看《浩阳二十四符》,越发知晓符箓的妙用。

    “一符、二咒、三诀、四罡……光是这罡步便有这么多!”

    高亢的蝉鸣声中,朱瑞托着下巴,细细思索着;偶尔,他也抄起芭蕉扇扇风、或舀一瓢琼泉或朝露兑入。

    “点灵原来是这样的讲究……”

    看到启发处,他不禁用指摹画,写在地上;没多久功夫,泥地上便画得满满当当。

    终于,又添了一瓢朝露后,他按捺不住,将树荫下的木盒打开,里面是两叠符纸、朱砂、以及几根毫笔,正是柳迟从墟市换来的。

    “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