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图记_第三十二章 蠹鱼吐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蠹鱼吐字 (第1/2页)

    翠微书院,藏书楼七层。

    陆安平盘膝端坐,两手横于膝前,伴随那丝若有若无的鼻息声,周遭天地灵气仿佛被牵引,渐渐汇至体内,却是化为一滴滴晶莹剔透的灵液,散入百窍中。

    嗡——

    祖窍、绛宫、丹田三处骤然发出声轻鸣,有如内宇响起悠长的铜磬,眉心骤然生出一丝灵识,继而快速荡至绛宫、丹田,最终骤然离体。

    灵识如涟漪一样荡开,有金乌扶桑图加持,几乎是毫无滞涩,转瞬将翠微书院覆盖。这番与翠微山中不多,入静中,他有更多微妙的体会。

    ——灵识像是神魂的延伸,无形无质,却是切实存在的。所到之处,有如他亲眼目睹、亲耳听闻一般,一切尽在感知内。

    “果真是上清云雷篆!”

    灵识再次掠过袁丹期所住的阁楼,如同融入流动的云雾,怎么也窥不真切;其间隐现的几只云篆,正是源于清微派的《上清云雷篆》。

    他没有迟疑,灵识再度延伸开来……桃花岭中孤零零的竹舍,和风驿上闲散的摊位,乃至樟叶渡前那方小小的白石郎君神龛,沅江上不时划过的几只竹筏一一感应。

    随后,灵识折向东南,越过大片蓊郁的草木与起伏的山峦,远远地停在那座硕大的府邸上空。

    “水汽弥漫,不时有蛟龙吟啸,阵法禁制数不胜数——怪不得金须奴也不敢窥探!”

    陆安平凝着眉,暗叹这林家行事阴沉,倒不敢多探。

    弹指间,灵识随即收回。

    翠微书院藏书十万册,经史子集无数,若是一字一字摘取出来,便是以兆亿计,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才能读完?若是从中参悟剑诀……更是件艰难的事。

    “前两次现出异象,俱是在夜间,而且张灵潇也都在场;只是他并未瞧出丝毫,甚至连金须奴也没觉察……”

    “一个是毫无修为的普通人,一个是成就人身的多宝鼠精……偏偏自己轻舒明光窍,便见识到——”

    陆安平摇了摇头,思索了阵,摸出五阴袋。

    先前在太始山中,他勉强借金乌扶桑图打开,如今打上神魂烙印,原本那丈许空间更加清晰,运转也更如意。

    咣当!

    那根长约两尺,小臂粗细的镔铁棍落在地上,陆安平忙捡起,放出一道灵识。

    灵识甫一进入,几乎与祭炼元青藤一样,祖窍中扶桑叶所化暖流随之涌入;可镔铁棍内里驳杂不纯,好比璞玉中满是石质,灵识迟滞,怎么也无法打上神魂烙印。

    “果然,这镔铁棍是件未完成的法宝,仅仅是材质不弱,粗粗成型罢了!”

    陆安平抚着表面几处豁口,眉头轻皱,“这么看来,遁甲宗也合该落寞…….看尹奇架势,想必那位邱正陵真人也早坐化了!”

    “按金须奴说的,遁甲宗内部争斗厉害,没想到彻底断了传承…….不知那位申玄芝祖师知道,会是如何感想?”

    他收起镔铁棍,将得自宁封仙府的青石卵如法炮制,这次却是一点反应没有。

    “金须奴也只瞧出是佛门宝贝……”

    陆安平有些垂丧,想起夷陵城中的道生和尚,不禁暗骂了声,“和尚满嘴胡言,既然说我与佛有缘,怎么这青石卵毫无反应!”

    而后,他继续吐纳,等待夜幕降临。

    ……

    ……

    先是林腾蛟的挑衅、而后是沅水墟市上耿松风的不怀好意,特别是三元观宗策的抱负,让陆安平有些焦急。

    首先是神通境界不足,这个问题随着入琴心上镜而更加凸显。

    他所怀的两门道法,《遁甲真经》为残卷,仅有前两境的修行;而《与日长生册》虽不走道门五境的路线,却是随五境修为提升而出现。

    ——打通九窍时出现吐纳日静的法门;打通玄关则出现太阳真火,尽管至今无从驱用。

    不仅如此,缺乏修行界的认知更加致命。

    自去年腊月以来,他像是一个闯入者,明明有些修行、甚至身怀先天符图化影,却因为没有师承、没有指引,一路上跌跌撞撞。

    直到金须奴参见,才渐渐熟稔那些修行人习以为常的——比如墟市;然而金须奴一意将自家引向苍莽山神君,言辞有不少偏颇,令他不好发作。

    故而,他急于见到那位袁丹期真人!

    酉时刚过,他便悄然走到楼下。

    藏书楼也黑漆漆的,一排排书架罗列在地上,透着淡淡的墨香、以及一丝略显腐败的气息。

    有前两次经验,陆安平不敢大意,明光窍轻舒,眼前有如白昼。

    书卷仍静静躺在,没有一丝异象,只是偶尔听到几声窸窣的竹声、及老鼠磨牙的响动;无数墨字仿佛隐藏前来,迟迟没有现出动静……

    “乔大叔以分神化念传授南斗星罡;袁真人竟是借满楼文篆留下剑诀,这倒不易生出见知之障……”

    念头一闪即逝,陆安平站起身,在书架间随意逡巡。

    幼时伯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