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第一伽蓝 (第2/2页)
不上欣赏。 他两人七扭八转,时而安步当车,装作寻常散修仕宦,时而快步前行,轻轻从街角消失。 蓦地,前方便现出一道身影,高出众人半头,神情冷峻,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分外惹眼。 “给李严驾车的道人,上古铜甲兵!” 顾欢脸色一沉,“不过终究是死物,灵性薄弱……” 上古铜甲兵? 陆安平多望了眼,王屋派素来神秘,且如隐先生一般,不怎么自视为方外之人,连金须奴也知道不多。 “这回是冲我来得!” 陆安平压低声音,摸出一方心血祭炼的泥人偶,掷至墙根,随即避开。 似乎感应到某种熟悉气息,又像遇到两种对立的选择,上古铜甲兵所化道人眉头皱起,僵硬地立在原地。 “众位快看!” “这是什么法术?” “攒土成人?” “难道是幻术?” 行人瞥见菊花丛中的泥人偶,望着它rou眼可见的变大,不由发出一阵惊叹。 奇怪的是,人偶脸部模糊不清,似乎刻意毁去。 瞬息间,三名黄褐道人便凑上前,观摩了阵,面面相觑道:“是遁甲宗!” 遁甲宗在僧道司可谓是禁忌,很少有人主动提及;此刻长安城现出遁甲宗法术,甚至可能与李司丞遇刺有关,不得不令人生疑。 而后,高大冷峻的道人也走上前。 “大先生!” 黄褐道人喝开人群,恭敬地行礼。 僧道司上下,没有人知道李司丞来历,却无人不知身边那两位不苟言笑的随侍道人,名号却极随意——“阿大”与“阿二”。 当然,他们不敢当面这么称呼。 “噫!” 上古铜甲兵所化道人,鼻腔哼了声,低头望着手中符箓。那枚巨胜符灵引稀薄,再有半柱香功夫只怕要消失。 “让开!” 话音未落,僧道司众人小心地避开,目送这位凶神远去,重新将倒落的五色幡竖起。 “正一观查过李严?” 人群中,陆安平冲身旁低声耳语,上古铜甲兵这么隐晦的秘密,没想到顾欢知道。 “那是自然!” 顾欢定了定神,声音同样低沉:“王屋派本就人丁稀薄,多年前李严叛出师门,听说有位师兄去了六镇…….” “大约是隐先生了!” 陆安平暗想,回首瞥见那道阴魂不散的身影、以及叫嚷着抓刺客的黄帔道人,才醒悟或许符箓暴露了。 “左转!” 他不由分说拉起顾欢,往人群密集的左侧涌去。似乎是有什么盛事般,人群汹涌着,几乎水泄不通。 “这可偏离路线了……” 顾欢嘟囔了声,回望那具上古铜甲兵嗅不到踪迹,终于凝神细听,“是往大兴善寺去的?” “我也听到了!” 陆安平呢喃道,人群汹涌,穿过为罗天大醮准备的法坛、幡布,不知踏了多少盆菊花。 “图澄法师!” “难道那副壁画完成了?” 顾欢罕见地挤在人群中,仍警觉着僧道司道士,语气显得惊讶与振奋。 图澄? 难道是水镜真人故人? 陆安平正觉疑惑,便听顾欢解释道:“图澄法师是大兴善寺主持,佛法精深,几乎得了阿罗汉果位,怕是不弱于家师!” “哦?” 他应了声,暗抚着五阴袋中那枚金翅鸟卵,想着惊动长安的壁画,究竟是什么模样? 水镜真人巅峰为六劫散仙,故人或许得菩萨果,应该不是这阿罗汉都未证得的图澄。 佛门大乘一脉有三重果位,分别为阿罗汉、菩萨、佛,对应方外道派真仙、飞仙、天仙; 而小乘一脉认为只有一佛,以四果阿罗汉为最高果位,此境断尽思惑,除尽烦恼,达到不生不灭涅盘。 大兴善寺为善逝所传,继承正统大乘一脉,不似云岭山伏虎寺一脉,故而陆安平有此猜测。 这等绝密,连张伯符也不知……他只是好奇,境界如此超脱之人,不理正一祖师张竞陵也罢,怎么坐视乾帝所为? 大乘一脉讲究渡人,人间可被乾帝搅得够呛! “怎会如此的巧?” 顾欢呢喃了声,却被陆安平听入耳中,而此时人群乌泱泱的,已将两人裹入靖善坊中。 没多久,一座碧瓦飞甍的佛寺出现在眼前,足足有数十丈许宽,两侧黄墙高大,刻着一行左右相对的大字: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修菩萨行的四弘愿誓!” 陆安平呆呆望着,置身于人潮汹涌的大兴善寺前,此刻恍惚生出一股神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