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图记_第二十四章 三清像,素和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三清像,素和尚 (第1/2页)

    哗啦啦!

    天空昏沉沉的,阴云笼罩在长安上空,秋雨绵延不绝,打湿坊巷中的法坛、五色幡、以及绽放的黄菊花。

    街道上积水成片,溅出一朵又一朵水花,冉冉升起的白汽将长安城映得迷离。

    “果然,僧道司是冲顾欢来的!”

    陆安平撑着把油纸伞,望着地上零星的残菊,暗暗地想。

    自踏出大兴善寺山门,顾欢便主动引开僧道司众,确定也没有上古铜甲兵追来后,他轻轻舒了口气。

    鬼神图变相,仍栩栩如生地映在脑中,还有图澄大师的示意——这多少反映了大兴善寺的态度。

    “有伽蓝神护寺,足见那菩萨行高僧境界,可惜僧道司横插了一杠子,不然兴许有缘见到!”

    陆安平轻叹了声。

    他不是惋惜没能听图澄讲《楞严经》,也不是没多看鬼神图几眼,只是无缘见那位菩萨行大能……毕竟是媲美道门飞仙的人物啊,宇内十洲也屈指可数!

    怀中五阴袋隐隐作动,金翅鸟似在孕育,刚才大兴善寺中感应尤其强烈……毕竟,单从散仙宁封子逃居历山算,金翅鸟卵阔别佛门也八百年了。

    “先往正一观要紧!”

    此刻他已然换了装束,老旧青衫洗得发白,震泽剑收入袖中,发髻只用粗布条扎着,一副寒酸书生模样。

    秋雨哗然,街上只寥寥几道身影,偶尔有黄帔道士急匆匆经过,也没注意到他。这些授予道阶、眼高于顶的道人,哪里会在意一个穷书生呢?

    “正一毕竟虽大乾而兴,五百年下来,民间威望极高——眼下乾帝也会多生事,至少明面上如此……”

    “说起来也骇人,野心勃勃的乾帝得玉京金甲符图,后来天降山河社稷图,这是要成就万世不觉的伟业了!”

    他神思着,回过赭红坊墙上秋雨凄迷,只露出一角天空,低沉且晦暗。

    转了七八条街巷,摘星楼便落入视野,只是道德坊门寂寥无人,直到正一观前才热闹起来。

    正如陆安平所料,僧道司众人如牛虻,紧紧把在观门口,却并不打扰——这分明有意激怒。而正一门下却极冷静,零星两人出入面不改色,似乎早已习惯。

    “小生来观里上柱香!”

    没等僧道司道士伸手,他便收起油纸伞,轻甩了甩水珠,笑吟吟上前。

    “这么大雨,你倒是好兴致……”守门道士打量了阵,随即嘟囔着他进去,“看你这落魄样,应考没过吧,兴许可来咱们僧道司做个书办!”

    陆安平自顾自重新撑起伞,脚下水波漫卷,被秋风吹皱,观中透着股萧索,连石缝生出几颗荒草。

    积水脚踝深浅,他踉跄了好一阵才至檐下,还不忘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线香。

    大殿中门大开,却极幽深昏暗,这令他颇意外;左右也不见半分人影,只有两盏油灯微弱调动,仿佛随时可能熄灭。

    “无论如何,也算得了正一好处,尤其是那枚丹药——”

    陆安平定了定神,正准备将线香燃起,忽然瞥见上空,随即打了个寒颤,动作也停了下方。

    “这?”他惊呼了声。

    正一观形制,单单供奉正一祖师,无论是符离郡、夷陵郡,还是沅郡,大殿供奉的都是颌下黑须的张竞陵——五百年第一真仙。

    而眼前,却是并排的三清道尊。

    三清道尊先天而生,乃是道门一脉鼻祖,无论方外世俗,都享有盛名。陆安平先前也见过,可没有眼前震撼,只见元始天尊居中,太上老君、灵宝天尊分立左右。

    元始天尊坐在宝床上,左手持混元宝珠;灵宝天尊头戴碧玉冠,手持如意;太上老君则须发皆白,握着柄八卦扇…….道云流转,恍然如活,殿外雨声哗然,反显得越发寂静。

    他多望了眼,正想转过身,忽然觉得眉心针扎了似的,识海又涌起一股亘古悠远的气息。

    下一瞬,谷玄牝的声音响起,含混不清,像半夜时疯子的呓语,顿时他抱紧脑袋,身躯也不住战栗。

    痛!

    剧痛!

    太一神君意志投射,这神通既非他所能想象,也非他能容忍。更可怕的是,身体也不受控制——双瞳放出金芒,有如两只宝珠,在幽暗的大殿亮起。

    赤章诀本能地运转,太阳真火攒动,将他映得通红,而谷玄牝呓语更甚,凌乱而暴虐,难以承受。

    他折腾了阵,太阳真火熊熊,暴戾念头四起,偏偏神魂难以自主,就在在三清像前,不住翻滚。无论是僧道司,还是正一观,都没有人注意。

    不知多久,一截冰凉的窄剑从五阴袋滑出,他紧紧攥住,真火渐退,人也跟着昏厥。

    ……

    ……

    等他醒来,已不知过了多久,熟悉的紫袍青年站在榻前,还有位杏黄道袍的老道在侧。

    “这是…..”

    他揉揉眉心,才意识到在榻上,而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