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图记_第二十七章 破败不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破败不安 (第1/2页)

    “阿弥陀佛!”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兴善寺作鬼神图,本欲警醒九幽之变,没想到造成如此后果,实在罪过……罪过……”

    见伽蓝归位、飓风止息,图澄法师终于站起身,双手合十,向众人行礼道。

    毕竟是大兴善寺主持,众人不敢直接埋怨,议论了阵刚才的恐惧遭遇后,半晌才有人大喊:

    “那金翅鸟是怎么回事?”

    “金翅鸟是我佛圣物,今日重归兴善寺,更经鬼神图入九幽,以度化恶鬼……”

    图澄嘴角轻动,声音清晰地落入众人耳中,“这是它的修行,也有注定的因果!”

    人群又开始窃窃私语,话题却由鬼神九幽转为刚才涌起的飓风。

    毕竟,九幽早就断绝,而水陆法会与罗天大醮才是此行长安的意义。

    乾帝将李乾一族祖先追溯至三清之一的老君,个中倾向不难猜测;甚至,乾帝得天授上古至宝山河社稷图的说法也流传开来,还有三十年前灭门的遁甲宗......

    望着连根拔起的古柏,众人惊摄于大兴善寺的底蕴,更好奇其态度。

    毕竟……

    毁佛这种事,哪一朝也不罕见!

    没有人注意到,书生模样的少年从偏门溜入,身旁还有位衣衫褴褛的苦行道人……甚至余霜也没注意到——今日见识远超她所理解,她在犹豫是否告诉爹爹?

    “尊者,小僧向你赔罪!”

    越过中门不久,道生和尚突然停下,神情严肃,目光很是热切。

    那是属于狂热信众的眼神。

    “夷陵城中悔不该抛下尊者,这是其一;其二,昨日见你体内阳火冲天,以为是魔……

    今日金翅鸟出,可见尊者正是弥勒下生!”

    “何况几百年来大师没见过外人,连前朝灭佛时也是!”

    “等等——”陆安平忙打断。

    道生这样狂热信众为素和尚点化,变得俯首帖耳,他并不意外;只是……

    弥勒下生?

    实在有些荒谬!

    这样说,他岂不是变成天王殿中鼓着大肚的胖和尚?再说金翅鸟也并没守卫,而是一头扎入九幽中……

    “和尚,夷陵城的事不与你计较,我虽然听过《弥勒下生经》,但绝对不是弥勒!”

    “来,用天眼通看看,我哪里像弥勒?”

    陆安平忙否认,自己与道魔渊源极深,结识水镜真人不提,识海中那太一神君谷玄牝还不是造作……怎么也不至和佛门有纠葛?

    仅仅因得了金翅鸟卵?

    “是与不是,待大师见过便知!”

    道生少见的没多纠缠,笑吟吟的,引着他继续向前。

    兴善寺着实宽阔,粗粗算下来,起码占据靖善坊过半;从天王殿到中门画壁,已有数十亩,而绕过大雄宝殿,内院何止大了两倍!

    只见寺墙庄严,经堂、禅房、鼓楼错落有秩,虽是寒冷的秋日,花木却不见少,反倒更添几分清幽,景致也愈显层次。

    陆安平却无暇欣赏,一路催促道生快些。

    终于在转过十几重院落后,一座静谧院落现出,门前还立着两尊白色经幢。

    “大师就在此处!”

    道生停下脚步,笑吟吟的指了指。

    院门大开着,露出庭院一角,几株端直的梧桐立着,地上零落的黄叶被风吹得沙沙响。

    “晚辈陆安平,前方拜访大师!”

    陆安平深吸口气,通报了声,便提步上前;道生神情恭敬异常,紧紧跟在身后。

    庭院不大,甚至显得几分逼仄,难以想象,一位菩萨行、与广成子徒弟水镜真人论交的人,竟在此处枯坐数百年!

    没走几步,陆安平忽然注意到梧桐树上刻着一列小字——由于年代已久,辨认起来很是吃力。

    “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道生和尚凑上前,低声解释道:“这是佛入涅盘前的最后教诲……东林也有。”

    他不忘补充。

    “嗯…”

    陆安平微不可见地点点头,目光刚从梧桐前挪开,便听吱呀一声,禅房木门悄然打开……似乎是秋风吹动。

    紧接着,窸窸窣窣的响动传来,只见禅房堆得满满当当,几乎全是一册册经卷,唯有前方角落,身着灰袈裟的老僧伏在几上,佝偻如弓,埋头默着经卷。

    陆安平呆呆站着,瞥见重叠的几千万经卷,与素和尚所写一模一样。

    《妙法莲华经》!

    ……

    ……

    夕阳西下,给庭院蒙上一层迷醉的昏黄,秋风拂过,只听到经卷窸窣、以及梧桐叶的沙沙声。

    “你来了?”

    半晌后,素和尚终于停下笔,发出一道苍老而平和的声音。

    “我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