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悲秋草木,失落青年 (第1/2页)
一剑刺出,不仅九幽鬼神震慑,连人间也有感应。 九江郡位于江南道上,这里襟江傍湖、鱼米富足,岭南的烽火远远未波及,人们难得地享受着往日的平静。 尽管三苗蛮子入境、柔然骑兵南下的流言传得沸沸扬扬,但对普通人来说,那毕竟太遥远……远不如正一观改做老君庙,和尚们还俗来得真切。 故而,城外山道仍可见赏玩的游人。 午时过了不久,山上草木突然倒伏,地底也隐隐传来闷响。“不会又是祥瑞吧?”很快有见多识广的商人猜测。 没多久,江面无风生出浪头,足有六七丈高,恍若一道白色水龙……就在人们议论纷纷之际,浪头突然散去,地面开始裂开。 泥土松动,尺许宽的鸿沟现出,有如火线蔓延,一会便至城外丘陵,像是神仙施法切割,也有人说是穿山甲成了精…… “这贼老天,连路都不让我走!”一身青衿的青年停下脚步,脸上却不见讶异,反而是愤懑。 他先瞥了眼黑魆魆的地底,又仰起头,几只大雁飞过,天空蓝得令人心醉。 就这么眯着桃花眼,望了许久,青年失魂落魄地垂下头,嘀咕了声: “要是阴叔还在多好……” 一朵通体漆黑的莲花摊在他手心,材质既不似玉、也不似铜铁,表面几星阴火死气沉沉,看上去全无灵性。 正是鬼心莲。 原来张灵潇万念俱灰,辞别龙虎山后,暗中发誓再不回那伤心地,也不以本名示人,一路颠沛,只希望赶到临海,像书中说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路上,他自然看到老君庙取代正一,和尚们鸭子似的被驱赶……然而这些和他再没关系,乾帝得道成仙、罗天大醮那些传言,他也不想多理。 只是偶尔想起惨死的陈少微、顾欢两位师兄,尤其父亲及众祖先,他便觉无地自容……此刻地表开裂、阻住前方道路,难道是天上无情的讽刺? 鬼心莲毫无声息,即便有,他也感应不到。 “呵,云中君,天上!” “……” 他低声咒骂几句,忽然瞥见前方缓坡上,灰黄的灌木丛中,隐约透出木质轮廓,黑漆漆的。 走前才发现,那是一尊木制神像,漆迹剥落不提,身子也烧了半截;但张灵潇很快认出,那是正一祖师神像,老君庙的道士干的。 他静静伫立了会,随即头也不回地走下半坡。 人已形神俱灭,这残余的泥塑木偶还有什么意义?何况龙虎山也面目全非,天下再没有正一,只有老君庙,只有大乾皇帝陛下。 正失神间,身后脚步声似更密集几分,他回过头,只见山道现出几个黄帔道人,神色匆匆的,拂尘旄尾也跟着嘶嘶作响。 乾帝取缔了正一,可道阶服饰并没变,同样是头顶平冠、身披黄帔,初入三清之门的道人,却不再是正一门徒,而是老君庙弟子。 “奇怪…” “你们说这沟是怎么回事?” “……” 几个老君庙弟子并未注意到他,径直至到鸿沟前,低声议论着。 原本疑惑的众人跟着凑上,七嘴八舌地说个没完。 “都停下!” “什么穿山甲成精,阴曹地府鬼怪作祟……” “而今陛下得天眷顾,道门大兴,哪来那么多邪崇!” 不一会,老君庙弟子便听不下去,拂尘一甩,板着脸道。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作为弘道司隶属、老君庙弟子,他们不许百姓有这样的传言。 众人唯唯诺诺,即便想起不久前的蚩尤旗、天下大乱的流言,也只是嗫嚅着,并不敢多言语。 老君庙弟子见状,纷纷得意笑着,年长的那位更挺直身躯,作出一幅高深姿态: “依贫道看来,这鸿沟乃是天降的祥瑞!” “祥瑞?”其他弟子很配合地疑惑。 “这鸿沟起于江畔,却丝毫不敢入九江城,还不是天大的祥瑞?” 众人开始私语,有几个甚至将信将疑,张灵潇远远听到,不由得扑哧笑出了声。 关内拔屋倒树,归结于正一犯天条……那位皇帝陛下冒天下之大不韪修道不说,炮制祥瑞、愚弄民众的手段可真不少。 “你笑什么?” 道士们听力敏觉,自然听到这丝不和谐的笑声,当即指着书生模样的青年,喝道:“给道爷站住!” 张灵潇缓缓转过身,一脸无动于衷的模样。 接连的变故令他神伤,人整个瘦了一圈,五官也黢黑不少,即便陆安平在此,大概只能通过桃花眼勉强认出。 “穷酸书生,狗屁不通….” “三清门下九艺玄妙知晓吗?还敢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