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2章 这是殿太小,还是官太小?  (第1/1页)
    最新网址:孟青云中了探花郎。    这绝对是孟氏一族历史中的惊艳一笔。    惊天地的事,自然得泣鬼神。    祭祖必不可少。    宰杀三牲,诰祭先祖。    全族参与!    族长孟学义开启了族长权力,第一次出现了男丁全部入祠堂的情况。    这是孟氏一族史上绝无仅有的情况。    祠堂内依然肃穆,却多了几分活力,不再死气沉沉。    相反,大家多了一份期望。    孟学义率领男丁,将孟青云中进士的消息,烧给列祖列宗,然后拜祭。    自然是谢恩保佑,谢恩让孟氏一族兴旺发达。    结束后,族长在祠堂内为孟青云主持冠礼。    祠堂冠礼,开天辟地第一人。    祠堂是祭祀的地方,更是执行族规的地方。    冠礼在祠堂,那是族人最高的待遇。    孟青云是先祖传人,又是探花郎,冠礼自然得隆重。    所有孟氏族人都瞻仰了这个过程。    当然,女子是在祠堂外面瞻仰。    接着,进士牌坊也着手修建。    新科进士都会由官方出资修建牌坊,彰显朝廷对读书人的优待,鼓励更多的读书人奋发图强。    孟青云是探花,所以进士牌坊也叫探花牌坊,它一般修建在祠堂前。    对一个族来说,如果祠堂前有一排探花牌坊,那就标志着该族是书香世家。    这是了不起的荣耀,同时还能激励子孙重视科举。    而后,孟青云补办了婚礼,当然这不是为了收礼金,主要是分享那份喜悦。    孟青云挤出时间,又为族人的发展写了第二规划书。    如今孟氏一族日子过得不再紧巴巴,这份规划书详细阐述了孟氏后五年的经济走向。    他相信,五年后,族人定能富裕。    规划书中也提及三味书屋。    这是族人未来希望的地方,必须抓紧。    将该交代的事交代清楚,孟青云一家也该回京了。    族人十里相送,孟青云嗟吁不已。    这一去不知何日归乡。    回京后没几日假期结束,该到翰林院报道了。    翰林院是为朝廷培植人才的地方,宰执重臣必出自翰林。    众翰林一面读书修学,一面参与政事,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朝廷的大用。    确切的说,翰林院是一个储才养望之所。    孟青云仕途无量。    “几日不见,公公越发精神焕发!”    孟青云拱手问好,把汪忠请进客房。    明天就要去翰林院报道,汪忠在这个节骨眼来,肯定不是为了蹭下午饭。    “哪有你小子精神头足?红光满面的,新娘子滋润得不错啊!”    汪忠呵呵笑道,“年轻人要注意节制,可别早早把自己掏空了!”    太监也开车?    卧槽,你还没有一点自卑,就像老司机一样。    你明白其中滋味么,就来说教?    奇葩啊!    孟青云无语,只能陪笑道:“公公说的是!”    汪忠喝着茶,随意聊天,给孟青云的感觉,他就是来串门的邻家大嫂。    “你的辣酱还能不能挤出来一罐?”    “辣酱再缺,还能缺公公吃的,有,今天公公带两罐去!”    孟青云的态度让汪忠非常受用,他兴冲冲道:“孟翰林果然够意思!”    汪忠偏爱辣。    是孟氏火锅店的常客。    不用辣酱下饭,便觉得没有滋味。    “今年辣酱产出,拉一车过去,公公吃个够!”    吃吧!    等吃得痔疮犯了,你就知道节制。    汪忠更加高兴,他突然低声道:“陛下口谕,明天让你早朝!”    啊!?    有事早说啊!    这让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随之而来的又是疑惑。    早朝是官员们谈论国事的场子,他去合适么?    准确的说,他现在不是官,没有资格参加早朝,当然皇帝特许除外。    皇帝又有什么难题了?    这个不敢问。    妄揣圣意的可是佞臣。    “公公,明天我定早早去!”    “咱家给你讲讲早朝的礼仪”    又是礼仪!    嗯,这个得仔细听,早朝的都是京官。    随便一个站出一个来,都能捏扁他。    所以还是按规矩来,不要给他们留下把柄。    次日,孟青云早早起床,将准备好的食物都吃了。    听汪忠介绍礼仪后,他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早朝是个体力活,不吃饭会有晕厥过去的可能。    早朝有严格的礼仪。    寅时,大臣在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等待宫门开启。    卯时,鼓声再响,宫门打开,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    然后按顺序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然后    这要是不吃饭,肯定扛不住。    寅时,孟青云及时到达。    他本想藏在人群中,吊在末尾悄悄进去,不想见到孔德。    见了老丈人,怎么都得打招呼。    “岳父大人早!”    “咦?你怎么来这儿了?”    孔德的惊讶声引起别人注意,众官员都侧目看过来。    孟青云低声道:“陛下传旨让我早朝!”    左右人多,孔德不敢多问,免得被其他官员抓住把柄。    范贤闻言皱眉道:“孟翰林,陛下允许你早朝?”    “是的,范相!”    孟青云毕恭毕敬道。    “陛下为何召见你?”    范相,这话你也敢问?    大伙都在看范贤时候,鼓声响起,官员开始排队等候。    孟青云朝众人拱拱手,自觉去后面排队。    鼓声响的及时,众官员目光灼灼,他都有点后背发凉。    又等了好久,鼓声响,宫门开。    百官依次入内。    到金水桥广场,百官开始排队。    没有人指导,很自觉。    一直随官流行进,直到进入金銮殿,孟青云才发现,殿外陪自己的还有好多官员。    这是殿太小,还是官太小?    哎!    官小不要让来啊!    站在殿外面,啥都看不到,就为能早朝?    这算个什么?    这早朝奇葩啊!    估计等召见自己的时候,该吃中午饭了。    先小憩片刻。    反正没有人注意自己。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下跟风。    “众卿平身!”    老太监肺活量不错,殿外都能听到。    “谢陛下!”    跟着众官拜谢后,孟青云开始小憩。    “宣翰林院编修孟青云觐见!”    喊了两遍,都没有人答应。    其实孟青云已经睡着。    早朝议的是国家大事,召见他可能到了最后。    抓紧时间养精神。    “孟翰林,陛下召见!”    孟青云被旁边一官叫醒,然后孟青云问道:“啥?这么快就散朝了?”    最新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