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蠢蠢欲动  (第1/2页)
    出云洲,出云城。    临近傍晚,天空忽然飘起了蒙蒙的细雨。    大片的乌云压在出云城之上,让城中的人心头都出现了一丝阴霾。    由于天魔霍乱,出云洲的日子最近很不好过。    无数的难民疯狂的向着出云城聚拢,他们期盼着这座伟大的国都能给他们带来一丝丝安全感。    但遗憾的是,就在昨天,天魔已经攻陷了揽月城,并且今日恐怕就已经要到珠丽城了。    所有人都很清楚,一到珠丽城沦陷意味着什么。    可即便如此,整个出云国的老百姓也已经无处可逃了。    向外,是一望无际的天堑海,向内,便只有这最后的城池,出云城了。    所以她们只能祈祷,只能期盼,期盼着天魔半路夭折,祈祷着奇迹的发生。    雨势渐大,偌大的出云城里除了巡逻的士兵之外,见不到任何一个老百姓。    当然了,还有盘踞在各个小巷、各个阴暗角落里的难民。    只不过这些人,已经不能够称之为人了。    这些天饿死的难民实在太多了,城中的官兵根本没法妥善的处理他们,于是只能是发现一个死人,处理一个死人。    然而更多的,却是让难民们“协助”官府处理死去的难民。    具体是怎么个处理法呢?    其实也很简单,难民不是饿吗?那就把死掉的人吃掉就好了!    这样既可以解决尸体处理的问题,又能够解决难民温饱的问题,岂不是一举两得?    不得不说,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简直是个“鬼才”,直白点说,就是一个畜生。    可问题在于,在当朝皇帝重病垂危、三个掌权的皇子凭空消失的情况下,又有谁能来出个主意呢?    没有,一个也没有。    出云国是皇室的,它姓云,没有皇室人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作主。    所以出云城的城主也很无奈,他虽然名义上是城主,但由于留在皇室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哪怕有心去解决难民的问题,却也根本就做不了主,甚至就连开仓放粮这件事,都做不到。。    为今之计也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等。    等三位皇子回来,主持大局。    入夜时分,大雨依旧,仍未停止。    空气中飘荡着清新的泥土气息,里面还掺杂着丝丝缕缕的rou香味。    显然,又有一部分难民,能吃上rou了。    “哒哒哒……”    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很快几匹快马冲进了出云城。    守城的士兵正欲阻拦,但见其中一人扔出一枚令牌!    士兵见状,全都跪地俯首,等到马蹄声跑去,才慌忙起身。    “太子殿下,终于回来了!”    其中一名士兵如释重负的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希冀的光芒。    ……    很快,太子和四皇子回宫的消息传遍了出云城的大街小巷。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两位皇子还带回来了一个极为重磅的好消息!    那就是——天魔被打败了!    起初,几乎所有人都不怎么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可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来源之后,却全都选择了深信不疑。    因为说出这个消息的人,正是前任宰相、上一代皇帝的亲信,旬利。    他的身份在举国上下几乎是人尽皆知,尤其是他曾为前任皇帝立下过汗马功劳,为人更是清正廉洁,因此不论是在朝堂抑或是民间,都享有极高的评价。    而旬利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在太子云飞扬、六皇子云飞跃和爱国志士的帮助下,四皇子云飞翔大发神威,用顶尖的计谋和无上的武力逼退了天魔!遗憾的是六皇子云飞跃在与天魔战斗中不幸牺牲,并且魔军也没有被斩草除根,可尽管如此,天魔余孽却也已经不足为虑!”    此话一出,再无人怀疑。    而且还有更多的人从这段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    之前老皇帝曾亲口说过,三个皇子谁解决了天魔霍乱,谁就是下一任皇帝。    而当旬利说出这段话之后,四皇子云飞翔继承大統一事,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了。    尤其是这话是从退隐多年的旬利口中说出来的,根本就不会让人怀疑这话的真实性。    毕竟也没有人会想到,旬利会和哪个皇子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吧?    ……    皇城,太子东宫。    南宫问心面色难堪的看着传来的消息,眼中燃烧起了熊熊的怒火。    一旁的周天齐也是一脸的怒气,恶狠狠的说道:“tnnd!我以前还挺敬重旬利那老头儿的!没想到这老家伙这么不要脸!?”    宁雅皱着眉头,无奈的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以他的身份,可以第一时间进宫面圣,而且话语中分量也是实打实的,可我们……”    闻言,南宫问心也只能扼腕叹息。    宁雅说的没错,旬利就是仗着身份的原因才能第一时间搬弄是非,把四皇子直接推了上去。    而南宫问心自己其实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但奈何他们兄弟只是一介草民,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所谓的出云四公子,并不会带给他们如旬利那般的话语权,相反,如果他们此时跳出来跟旬利唱反调,还有可能被扣上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帽子。    而且还有可能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