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14 实际的行动 (第2/2页)
不是那种第一眼就很惊艳的类型,而是胜在耐看,或许不如江怡宁那么有辨识度,但放在实力派女歌手之中,算非常漂亮的了。 “你们是余笙的经纪人吧?你们好,我是庄逸,我们应该是第一次见面。” “庄老师好,我是笙姐的助理,球球。” “主经纪人,小海。” “宣传经纪……” 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沈亦泽问:“你们吃午饭了吗?” “吃过了。”余笙的语气不冷不热,“我们这是去哪儿?” 沈亦泽说:“没吃饭就带你们吃饭,既然吃过了,就带你们去今后工作的地方瞧瞧。” 余笙轻轻撇嘴,却没有反驳。 一路开到河西以西,公司经纪部的所在。 先参观。 倒不是让余笙参观公司,而是让公司的员工见见余笙,也算是对外界猜测的一种默认,虽还没正式签约,光是走这么一圈,已足以涨不少士气。 然后再谈合作。 对待余笙这样优秀的歌手,沈亦泽丝毫不含糊,开门见山道:“我想请你担任公司的音乐总监,主要负责掌控歌曲的风格和监督唱片的质量,经纪分成可以签一九,此外,我还会将公司百分之二的股权转让给你。” 此话一出,余笙的经纪人团队面面相觑,显然颇有些意外。 她们本来已做好讨价还价的准备,没想到对方一句废话没有,一开口就是满满的诚意。 这条件已是顶格,换任何公司,也不可能开出比这更高的条件,事实上,除了沈亦泽,其他公司都没有提过转让股权,尽管以金点的规模,百分之二的股权可能不值多少钱,但至少人家有这个心意。 沈亦泽笑着补充:“当然,转让股权是有条件的,需要和我们签订十年的长约。” 百分之二的股份换取余笙创作能力最巅峰的十年,不亏。 对他来说不亏,余笙这边就得好好考虑了。 见对方不置可否,沈亦泽说:“你们可能觉得公司现在还不成气候,百分之二的股权不算什么,但俗话说,风物长宜放眼量,也许一年,也许两年,我们就会做到国内前十,到时候,这百分之二的股权自然价值千金。” 口说无凭,他不指望对方立刻答应,给出另一种方案:“当然,如果你们有所顾虑,也可以只签一个两年的短约。” “先不说这个。”余笙微微摇头,“我可以跟你合作,但我有三个条件。” “你说。” “首先,我希望能够保留我现在的团队,换句话说,我会带着我的团队一起入职。” 沈亦泽毫不犹豫答应:“没问题。” 余笙的经纪人都在蝴蝶唱片有数年的从业经验,她们愿意跟随余笙一起跳槽过来,他求之不得。 “第二个条件,我可以出任音乐总监,但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参与艺人的管理事务。” “这个自然,你只需要把控大方向,细枝末节的小事你不必cao心。” 不用余笙说,沈亦泽也不可能让她被这些琐事缠住,他巴不得余笙天天跑通告给公司赚钱,而不是待在公司朝九晚五。 “第三个条件——” 余笙忽然板起脸,严肃地说:“我希望你可以给我制作一张和《夜的第七章》类似风格的单曲,制作过程我要全程参与。” 沈亦泽愣了下,随即明白,余笙显然对这种风格的说唱很感兴趣,想要从他这里偷师学艺。 可惜,他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她,他只能再原封不动地搬运一首周董的歌,至于她能否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东西,全看她自己的悟性了。 他当即答应。 谈完前提条件,接着谈具体事项,包括一年一专、月均一档热门综艺、商演、代言等等,另外,还涉及到与蝴蝶唱片之间的版权转让、无形资产切割等问题,沈亦泽表示可以动用公司的人力帮她处理。 眼见谈得差不多,沈亦泽诚恳地说:“关于我刚才提到的十年长约,你们可以回去考虑一下,如果可以,我是很希望和你们达成长期且稳定的合作关系。” 小海说:“庄老师,实不相瞒,在见你之前,我们已和许多公司谈过,唯一一个提出签十年长约的只有腾飞音乐。” “腾飞?”沈亦泽略有些诧异,“他们也做艺人经纪?” 在他印象中,腾飞音乐并不算很强劲的音乐公司,而且主营的是线上音乐平台,没听说他们签约过什么艺人。 小海便将梁磊的话简略转述一遍。 听完小海的转述,沈亦泽不禁陷入沉思。 怪不得前段时间腾飞音乐的人突然找到他,想从他手中购买公司旗下歌曲的版权授权,不过他报完价后立马就没了下文。 他倒没太在意,毕竟在这个世界,全娱音乐才是王者,以飞飞音乐那倒高不低的用户量,不愿花高价买进版权理所应当。 只是没想到,腾飞音乐这次似乎是玩真的? 是游戏赚够了钱没地方花,想扩展业务了吗? 他随即联想到上半年悦读收购华影的大动作,这样看来,腾飞的战略转型早有征兆,应该是谋划已久,绝非一时兴起。 他隐隐有种预感,国内的文娱产业,很可能即将迎来剧烈的动荡,说不定会是一次大洗牌。 若真是如此,那对他和他的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乱中取利的绝佳机会。 正思考着,就听小海说:“腾飞音乐虽然没有提到股权转让,却答应给我们资源倾斜,帮助扩展海外市场。” “海外?” “对,据对方所说,他们跟国外许多大厂牌都有合作——我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庄老师,我们更看重的是资源和平台。再红的艺人,若不好好经营,也有人气下滑的一天,贸然签下十年长约,风险实在太大。” 沈亦泽理解她的顾虑,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也不必急着做决定,回去再考虑考虑,等下个月18号以后,你们再给我答复。” “下个月18号?” 众人面面相觑,连一向淡定的余笙也露出费解的神色。 沈亦泽却不愿多做解释,笑笑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口头的承诺不一定作数,下个月18号,我会让你们看到实际的行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