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四一、慈母手中线,严父笔中情(3) (第4/6页)
五分,评定夏天同志具备经济师任职资格。” 奇怪的是,到了1988年4月20日在评审表备注栏上加了这样一段话:“根据省行……会议精神,对……青年干部,要从严掌握的原则,经地分行中级评委会复议,确认夏天同志具备助理经济师任职资格。” 且不说我主管县银行信贷工作后所处理的、被省分行信贷处对县政府负责人据以赞誉为“过硬信贷队伍”的“××县五级电站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也不说受命于××分行行长而写的被省银行和××分行领导津津乐道的秘密文件《关于我县稀土开发情况》等对广东省金融系统和广东经济的贡献,单说我以助师职称来到深圳,而深圳特区总公司却以三总师的作用在挖掘我的潜能。每当单位作项目研究、边际贡献分析等重要决策时,无论有多少中、高级职称人员参与,总是把我推到核心地位,我的书面意见一般就是单位的正式结论。重返金融部门后也是如此,1998年春,深圳市民银行主动把《高级经济师呈批表》送到我的办公室,一再叮嘱我抓紧呈报。 你看,在两地对待人才的人文观念上,一边是尽量的压一压,反正一样干活,无伤大雅;另一边是用得上就用、有条件就上,人才越多越好,评上了对单位的影响是正面的。我想,这就是广东省内,山区家乡与珠江三角洲的差别所在。我来深圳,也是因应了“人挪活、树挪死”的道理。 现在,回应到前文所说的人生所走的关键几步。我可以告诉你,对自己所走过的人生几步的看法: 第一步,高中毕业回家务农是无奈的一步,但也是我一生中最自然纯朴而又游刃有余的人生阶段。这段生活使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靠自己的双手吃苦耐劳是得到社会认可的最好广告。这段经历教我诚实做人,同时,也锻炼了我百折不挠的意志。正因为如此,多少年来,每当我听到著名歌唱家早年所唱的《父老乡亲》,我那从不轻弹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 歌唱家的歌声真有绕梁三日之功。每当我梦回乡里,浏览着我曾经劳动过的田地和山岭,我的脑海里就会回响起她那高亢清丽而又不失婉转甜润的歌声: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 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小米饭把我养大, 风雨中教我做人。 一声声喊我乳名, 一声声喊我乳名。 多少亲昵、多少疼爱、 多少开心。 啊!父老乡亲! 啊!父老乡亲!…… 第二步,当1977年秋国家恢复高考,个人人生面临重大转变机会时,我立即舍弃日后可能政策性被照顾上岗的想法,抓住机遇,并以自己的知识积累应试而一举成功,这是主动的一步。现在看来,这一步盘活了自己的一生。因为在广州的学习,不仅使自己成为国家干部,而且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积累的资历,为进入深圳并打开工作局面,起到了根本的、关键的作用。 第三步,当我还没有在广州金融专科学校毕业,就被学校和省人民银行眷顾,组织上反复要求我留在广州时,而我则坚持要求返回家乡,这是固执和无知的一步。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人生不成熟、阅历不丰富、考虑问题不全面而“买单”。 第四步,当月至12月我重回广州金融专科学校进修,写完《工商信贷》讲义并演讲后,学校愿意花费比调动省内那些老行长们更大的代价把我举家迁往广州定居并已内定好了住房,三个校长和两个处长同时送我上车时对我殷切叮嘱期盼,希望三个月内答复。考虑到单位也拟重用我,一个月后我写信给校长,回绝了他们的好意,这是头脑发热的一步。 它启迪后人的意义是:当有多个机会眷顾你时,应该现实地抓住先到的机会。这个教训不仅我有,现在每天不知道多少人仍在重蹈覆辙。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马琳刚出道时就威风八面地打败了处于鼎盛时期的瓦尔德内尔,与刘国梁争夺世界锦标赛冠军。我至今清楚记得他们比赛前争穿红上衣的情形,这场球马琳输了,捧回“敢斗奖”和亚军奖杯。此后近十年,不论马琳状态和机会多好、在排名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呆了多久,就是拿不到他梦寐以求的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男单冠军。 第五步,1991年冬,你母亲背着父亲主动与姨妈、姨丈商量南迁深圳。当年12月21日,她买好车票推我上车到深圳面试,是全家乃至后代关键的一步。我对深圳生活的印象是:充满挑战,充满危机,充满刺激,充满希望。 第六步,月11日,我刚从银湖参加完市审计会议回到公司,当得知市组织部门的考核结果把我列为拟任总公司负责人时,在征求了同事看法后,我决定离开总公司,从零开始重cao信贷员旧业。我这样不务虚名,放着掌握人、财、物、产、供、销大权的处级总经理不当而去当信贷员,而且做得迅雷不及掩耳,是令人击节赞赏的一步。 第七步,从1996年开始,我不断思考离开炙手可热的敏感岗位,最后于2000年1月选择班子更换的机会淡出市民银行,是冷静和明智的一步。在市民银行党委第二次隆重表彰我为优秀共产党员后五个月即离开市民银行,虽说有点无奈,但也堪称明智之举。也许人们对我的离去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正确的结论是:离开正确。人们可以记住一点:人要知进退,前进固然可喜,退却则更加难能可贵。当你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和挑战时,你就要考虑离开或放弃。 淡出公职后的私营经营,也是实践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的过程。我们来画一个座标,在横轴的起始点上方往下45度角穿过座标中点,叫投入线;在横轴起始点的下方往上45度穿过座标中点,叫收益线。从中点向左右两边等距离伸展并在各端画一条竖线,就形成了一个哑铃似的两个同等三角形。作为经营的开拓者,在左边三角形的起始阶段,你会担心、忧虑;当一旦到了交点,意味着投资和收益平衡时,你会激动、兴奋,这是企业的成长期。到了右边的三角形里,经营者投入更少,而收益则更多,你会说“就是这么回事”,而逐渐懒散起来,这就叫企业的成熟期。这时,如果不用前瞻性的眼光分析经营相关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企业就会走向负面。 经营者的最大乐趣莫过于:游离于成功与失败之间而后取得了成功,摇晃在盈亏平衡点的天平上最终或慢或快地倒向了盈利一边。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论持久战》和人民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等经典之作的原因。 第八步,在全家衣食无忧时再下决心投资商铺是珍爱子孙、甘当铺路石的一步。对于我们自己而言,这一步不见得有什么得益,甚至给家庭日常现金流量造成了不必要的思虑。但子孙有了这个平台,就有了日后自信地自立于当地社会的基础。 上面,我写了一些心灵感应般实现自己愿望的过程的真实故事,也许让人感到我在倡导无为而治的信念和天命思想。恰恰相反,实际上我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每个人要用自己的智慧去适应所处的社会现实,并从中实现自我价值;二是不要舍本逐末般地过分追求财富和金钱,每个人降生之时,现实和可能的财富就写在了各自的脸上,只剩下如何去取的问题了。因此,当人们满眼浮现钱字金星时,正如王安唱的歌那样:“荣华富贵飞呀飞,世上的人呀追呀追……。”这时,曹雪芹先生的《好了歌》应可作为冷静剂服用: 世人都晓神仙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