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章 齐心协力疏通 (第1/1页)
,大唐熊孩子 看到姜县令废寝忘食的样子,秦彦摇了摇头,走上前去。 “姜大人,你该休息一会儿了。” 抬头见是他过来。 姜大人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活,他摇了摇头,说道:“没关系,我还不累。” 秦彦见状,直接夺过了他手中的东西。 “你是准备再次累倒吗?好好休息,还有无数的百姓需要你!” 在他的威逼之下,姜县令终于同意休息。 他坐在一旁,看着秦彦继续忙碌,忍不住感慨。 “秦小公爷真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大唐得之,幸事也。” 过了一会儿,秦彦坐到了他的旁边。 姜县令立马朝他道谢。 “小公爷马不停蹄的赶来,救此处百姓于水火之中,是我们所有人的恩人,下官无以为报。” 他说的这些,秦彦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他摆了摆手,说道:“日后,此处的百姓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两人相视一笑,以茶代酒,举杯对饮。 如今,江南的情况终于有了转机。 大江南北的人们也都听闻了此处受灾的消息。 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一封封真情流露的书信,送往江南,鼓舞众人的士气。 江南的才子们收到这些书信后,自然也是满心欢喜。 他们打起精神来,大声念给百姓们听。 百姓们有的没有读过书,听不懂其中文邹邹的话,不过信中满满的关怀之意却是任谁都能看得出。 他们受到鼓舞后,越发的对重建家园有了信心,精神满满的行动起来。 在这里驻扎的戏班子的班主见状,连夜把戏园中的戏子们叫了回来。 “如今,家园危难之际,先有秦小公爷挺身而出,后有邵将军不辞辛劳披荆斩棘。” “我们虽然不是此处的百姓,但一同经历风雨自然要与他们一条心,我见那些百姓受到鼓舞之后精气神十足,也想着演一出戏来给他们加把劲儿。” 他的提议自然赢得了 众人的肯定,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议如何安排。 翌日,班主将自己的想法报告给了秦彦,秦彦一听,自然是立马答应。 这一晚,天气晴朗,月明星稀? 他叫众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将他们聚集到一处。 “诸位,在此驻扎的梨园兄弟们为了给我们加油鼓劲,特意安排了一出戏曲,供大家欣赏,大家今日便忘掉忧愁,好好休息一番吧!” 百姓们忙碌了这么久,一听到可以好好放松一下,自然也是满心欢喜。 找来了一群小板凳,纷纷落座,他们面前是一个临时搭起来的简易戏台。 不多,生旦净末丑纷纷登场,曲调激昂,唱的是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将士们。 他们的曲调中有对民族英雄的感激与肯定,也饱含了一腔热血,让在座的各位听的群情激昂。 他们可能没有平定山河之能,但在灾难面前也绝不后退。 他们誓要与同胞一起跨过艰难险阻,重整家园! 这里的百姓们现如今是从来没有过的心齐。 他们信誓旦旦,一心对抗洪水。 可惜天不遂人愿,刚打满了鸡血的众人,就被夜里突然下起的雨浇了个透心凉。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半夜起夜,发现了静悄悄下着的小雨,她变得惶惶不安,摇醒了自己还在沉睡的夫君。 “孩子他爹又下雨了,这可怎么办啊?” 两人站在避雨棚中,看着如细丝一般的小雨,都露出了愁苦的表情。 “这可怎么办啊?万一又下个不停,我们要何去何从啊?” 夫妻二人看着怀中酣睡的孩子,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他们一家三口好不容易捡回了一条命。 眼看着邻居家的夫妇被大水冲走,本以为事情迎来了转机,却被无情的老天再次打击。 雨下了一夜都还没停。 不少人发现了情况后彻夜未眠,也有人在睡醒之后才注意到再次下雨,所有人都开始躁动了起来。 邵将军也是一脸的 愁苦,不安的来回走来走去,不停的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啊?” 秦彦倒是冷静的多,他思考片刻,直接站了起来:“邵将军稍安勿躁如今,城中的积水已差不多清理完毕了,这次降雨绝对不能再有积水。” “我们先去派人,将城中各处的排水渠疏通一番,然后再做定夺。” 如今这是最好的方法了,少将军点了点头,跟着秦彦匆匆出门。 他们很快就集结了一群人马,赶赴城中的各处排水沟渠,清理其中堆积的泥沙和杂物,防止二次堵塞。 百姓们见他们行动起来,一些年轻力壮的也纷纷加入他们,跟着他们一同处理这些沟渠。 究竟还是人多力量大,不出半日就将城内外的排水系统处理完毕。 秦彦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他看向还在不断奔涌的江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邵将军,如此在这坐以待毙,我看还不如我们先挖出几条沟渠来,若是有洪水泄下,便将它们顺着沟渠引入旁边的江河,以免城中泛滥。” 邵将军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好法子。 立马找人要来了城镇的地形图,开始在纸上面勾画起来。 “秦小公爷你看,此处地势高耸,十分合适作为沟渠的开端,而后我们可以从这里、这里和这里分成三路,向下而去,而后,经过此处引向河边。” 邵将军是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将士,很快就在地图上画出了三条线。 秦彦一看,直接竖起大拇指,“可行!我这就找人动工。” 很快,他来到了将士们驻扎的地方,集结了不少人。 “将士们,如今小雨不停,恐怕还有可能造成洪涝,我和邵将军商议一番,打算未雨绸缪,先将城中挖出三道沟渠,引向附近的河流,我知道这么些日以来,你们十分辛苦,大家再坚持坚持,等回到长安城好久好rou在等着大家!” 将士们纷纷响应,带着各式工具分别前往规划好的三处地方。 百姓们一看他们又有行动了,也拿上自家手中幸存的农具,自发前往帮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