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八二章 情份(两章合一) (第2/2页)
却依然缘薄,就如前世,她和她的母亲。 宫里派来专门侍候孕事的嬷嬷,王府里用不上陶氏了,陶氏一直在等,她是在等识红的答复。 当识红告诉她,不想赎身,也不想跟着她一起生活时,陶氏一度很伤心,她在床上躺了一天,也想了一天,傍晚时,识红送来了亲手做的饭菜。 识红做饭的手艺还是小时候的水平,但是陶氏吃得很香,眼泪混着饭菜一起吃,她吃得一粒不剩。 她想起很多事,想起当年发现自己怀孕时,自己的绝望和痛苦,她从高处往下跳,甚至故意激怒那个男人,想借着他的手,把肚子里的那块rou打下来。 可是最后,她还是生下了那男人的孩子。 孩子的鼻子嘴巴都随了那家恶魔,除了眼睛哪里都不像她。 她生下孩子才几天,婆婆便让她去干活,她怀着满腹怨气,看到哇哇大哭的女儿,她忽然伸出手去,死死捂住女儿的口鼻......最终,她还是没能狠下心来。 女儿一天天长大,会拽着她的衣角叫阿娘,会在她挨打时跪着求男人不要打,她心情好的时候,会用烧焦的树枝,在地上教女儿写字认字,女儿的聪慧令她吃惊,也令她更加痛苦。 直到那一天,男人把她关进柴房,让几个债主污辱了她...... 男人和几个债主勾肩搭背地出去喝酒,她昏昏噩噩地躺在地上,身无寸缕。 那个小小的女孩儿悄悄进来,把一张破棉被盖在她身上...... 她能忍受畜牲们的凌辱,可她却无法面对女儿的眼睛。 她最狼狈最不堪的样子,映在小小女孩的眼里、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没有忘却,反而刻在了记忆深处。 陶氏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她想通了。 识红不想面对她,而她也不想面对识红。 她们母女之间,有太多的屈辱与不堪。 陶氏伸手轻抚着女儿梳得一丝不乱的秀发,尽可能地用欢悦的声音说道:“有空时写信给我,要成亲时也要告诉我,王妃虽然年轻,但是非常通透,你跟在王妃身边,要多听多看多学本事,无论到什么时候,有本事的人都是不同的,女人也一样。” 识红轻轻握住陶氏的另一只手:“谢谢阿娘,是您当年教会我写字认字。” “你比阿娘有本事,阿娘的书都白读了。”陶氏感慨。 “阿娘教了我,就没有白读。”识红宽慰。 陶氏笑了,这一次是真的笑,笑容直达眼底。 次日,陶氏来向颜雪怀辞行,颜雪怀见她的神情里已经没有了郁色,便知道横亘在母女心中的纠结已经没有了。 “你再多留一人,我安排人送你回去。”颜雪怀笑着说道。 陶氏没有推辞,若是没有人送她,她还真的回不去。 颜雪怀挑了暖暖的爹娘,也就是宋二和宋二媳妇,连同两名护卫一起送陶氏回去。 听说识红的娘要回去,王府里的丫鬟婆子,但凡和识红有点交情的,全都送了礼物,就连那几位有身份的嬷嬷,也打发小丫头送礼物过来。 大家送的礼物并不贵重,有的是一包茶叶,有的是一块布料,还有的是自己做的荷包帕子,陶氏很感动,担心识红不肯收,她拿了十两银子交给周扫尘,等她走了以后,把这银子拿给识红,让识红请大家伙儿吃酒聚一聚。 周扫尘听说有酒可吃,自是愿意帮忙,她也给陶氏送了礼物,只是她的礼物没花钱,是找小满要的几本书,书上有小满亲笔加的注解。 周扫尘说:“我们小舅爷是文曲星转世,街上有人出高价要买他写的废稿子呢,你说厉不厉害,我寻思着你家儿子将来也是要读书的,这几本书你给他们留着,沾沾文曲星的仙气也是好的。” 陶氏年少时是读过书的,她只是翻了翻便如获至宝,书上的注释显然出自名师指导,她以前就听周扫尘说过,王妃的弟弟在梨花书院的甲等班,师从闻名天下的陆二先生。 陶氏把这几本书当宝贝一样仔细收起来,一起收着的还有识红亲手做的一双鞋。 这双鞋显然不是一两日就做出来的,识红应是早在回到京城就开始做了,她的针线不好,鞋子做得并不精致,但是一针一线,都是她亲手缝的,对于陶氏来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 送走了陶氏,那件案子终于又有了新的突破。 更外两位官员也全都招供,他们的情况和户部的那位相似,却也有不同。 他们都有把柄被金五握在手中。 一位贪墨,收受贿赂,另一位就有意思了,居然和自己的寡嫂有染,并且还生下一子,先是养在外面,孩子长到三四岁时,他又以继承亡兄香火的名头,将那孩子领养回来,请了族中长辈开了祠堂,正大光明将那孩子记在亡兄名下,由寡嫂养育。 族中上下都赞他这个做弟弟的仁义,如今那孩子已经十一岁了,时常被他带在身边。 这件事连他的夫人都不知道,可是金五说出来时却如数家珍,且有人证! 这两位一个贪墨,一个有悖人伦,全都不是好人。 他们家中也有人中毒,需要六郎每个月的解药方能苟活,一个是贪官本人,另一个就是被当侄子养大的亲儿子。 可想而知,为了隐瞒自己的丑事,更为了那每月一次的解药,这两人按照金五的命令做过不少事,甚至包括刺探太子行踪。 自从皇帝登基之后,太子遇袭三次,这三次都是在京城以外,虽然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但是幕后指使却也一直没有抓到,派来袭击的都是死士,一击未中的便自尽了。 这也是最近这一两年,太子不再离开京城的原因,就连视查军营这样的事,也交给了端王和柴晏。 但是这三个人,与王忠和鹭鸶一样,他们对金五并不熟悉。 他们当中与金五接触最多的,就是外号二癞子的王忠。 金五在他面前,还多了一个身份。 他是王太监的手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