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最擅长敲闷棍! (第1/2页)
亥时末。 接近晚上十一点了,茶宴散去。 赵明诚热情道:“老师,天色渐暗,要不然学生送你回去吧。” 李格非笑着婉拒道:“德甫,老夫又不是走不动路了,何需你来相送?” 话罢就跟陈师道告辞,提着灯笼慢悠悠走出竹林。 赵明诚有些遗憾,大晚上的能去李家走一遭该多好。 邂逅小清照,趁她春心萌动的时候,来一场暗室偷香..... “德甫,你在想甚?” 陈师道瞅着他一脸不怀好意的笑容,好奇询问道。 赵明诚忙不迭道:“没什么,我送姨夫回宿舍。” “别,你顾着自个就行。” 陈师道摆摆手,也摇头晃脑地离开。 赵明诚自讨没趣,收拾了下石桌的茶具,就打算回家睡觉了。 走出太学,御街到新门瓦舍,都是打着灯笼的行人,非常喧嚣热闹。 宋人笔记《铁围山丛谈》的记录,便可印证东京夜市的繁荣: “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马行街者,京师夜市酒楼极繁盛处也。蚊蚋恶油,而马行人物嘈杂,灯光照天,每至四更鼓罢,故永绝蚊蚋。” 因为油多,所以大晚上的连蚊子都没有!可想而知东京夜市有多繁荣。 经过路摊,赵明诚要了一份蝴蝶面、一盘炒蛤蜊、一碗炒沙鱼衬汤。 这宵夜吃得真是美滋滋。 ...... 赵明诚正吸溜着蛤蜊rou汁,衣袖被人用力拽住。 他回头一看,却是李迥和张邦昌,两人脸上皆通红一片,似乎被人甩了巴掌。 赵明诚恼怒道:“不去跟美人谈情说爱,跑回来找我作甚?” 吃个夜宵都不得安宁,这路摊赵明诚常来,李迥想找他很容易。 张邦昌给自己倒了一碗汤,灌一口咕噜道:“我们被揍了。” “......” 赵明诚嗤鼻一笑,问道:“莫不是在樊楼给人争风吃醋吧?” 张邦昌的身子骨顿时矮了半寸,讪讪道:“德甫别说风凉话了。” “我来说!” 李迥异常愤怒,捂着脸颊将事情大致道来: 却说李迥和张邦昌高高兴兴上樊楼,正好花魁封宜奴有空,于是张邦昌大手一挥,二十贯听一曲。 接下来就是老掉牙的桥段,另一个纨绔公子也想点封宜奴。 那咋办?文斗呗,看谁的诗词更胜一筹。 结果毫无疑问,张邦昌凭借一首词技压全场。 本来按欢场规矩,该是败者退场,胜者趾高气昂。 孰料那纨绔公子不按套路出牌,招呼下人对着张李二人一顿暴揍,再撵出樊楼。 就这样,怎一个惨字了得。 李迥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着,文人爱脸面,此事让他们深感屈辱。 “那封宜奴美么?” 听完后,赵明诚情不自禁地问了句。 张邦昌:“......” 李迥:“......” 旁听的路人甲:“......” “德甫,你还调侃耍笑,惹急了我索性把衣袍割掉,咱们就地散伙谁也不识得谁。” 李迥怒气冲冲道。 割袍断义?赵明诚连忙道:“作笑而已,是谁这么胆大包天?” 李迥脸色稍霁,嚷嚷道:“就是蔡攸那卖妻求荣的狗贼!” 赵明诚追问道:“可是蔡京的长子?” “没错。” 张邦昌嗫嚅道。 赵明诚饮下一口酒,苦笑道:“这可有点棘手啊。” 蔡攸,蔡京的大儿子,现任裁造院的监守。 这厮虽然不学无术,但深谙刷存在感的重要性。 赵佶还是端王的时候,蔡攸就准备搞政治投资了。 端王赵佶在下朝返回自己王府的路上,经常会见到一个年轻人毕恭毕敬地在路边下马拱立,风雨不歇。 不仅如此,还整日对赵佶溜须拍马,搜罗江南的美人供赵佶享用。 等赵佶继位,这还用说? 果断纳为亲信! 前几天朝野还在议论,官家打算给蔡攸赐进士出身。 据坊间传言,蔡攸的妻子宋氏经常出入宫闱,官家和蔡攸恐怕是同道中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