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五章 贾诩小团队  (第1/1页)
    初平四年八月。    国贼李傕郭汜率大军追击皇帝于洛阳,号称十万大军。    汉帝刘协诏令袁绍、曹cao兴师讨贼。    曹cao率军二万余,和郭汜战于朝歌南。    袁绍率军三万,和李傕战于朝歌北。    曹cao和袁绍两个人是死对头,他们为夺皇帝而来,皇帝只有一个,肯定不会合并一起的。    而李傕和郭汜也是矛盾重重,若非为了追回来皇帝,也不会一起出现在洛阳。    这才有了现在这个分兵对抗的局面。    朝歌北。    朝歌是洛阳外围地区难道一马平川的地方。    李傕的三万兵马在西,和袁绍的三万兵马对阵方圆。    一平里的地面上,铺面了双方的战阵。    大阵小阵累计三十余座。    从天空望下,战场上整齐的方块,特别震撼,肃杀之气冲天而起。    旗帜如林。    刀枪的锋芒,一遍遍刮过这片古老的大地。    鼓角争鸣之声,脚下的土地都在震颤。    双方阵前的旗帜最是密集。    李傕全身披挂,拿着长枪,早已经驻马阵前。    他是后董卓时代,西凉军最强大的主公。    而对面不到百米远的地方,是这个时代最有名望之家族,袁家的阵线。    袁军旗帜组成的大门打开的时候。    袁家当代家主袁绍率领麾下众将出现了。    袁绍当然是在中间,大公子袁谭在左边,三公子袁尚在右边。    其余将领赵云、张辽、典韦、许褚、太史慈、高顺、田豫。    张郃、高览、鞠义、牵招。    一字排开。    明显袁谭这边神策府的将领比较强势。    其实袁绍这边也很强势,只不过颜良文丑许多将领,都在镇守疆土,没有来。    李傕麾下三万大军,上将如云,身后也有许多将领,不过大多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号。    但是有四个人值得一提,并且他们四个人还是一个小团体的成员。    以张济为首的,张绣、贾诩、胡车儿。    张济在整个三国时代的名声,就如同他在西凉军一样,资格够老,但不上不下。    张绣的名声在后来,比张济大,这多来自于历史上曹cao抢了他婶娘,也就是张济的老婆。    他一怒,曹cao的爱将典韦、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什么的,全没了。    胡车儿也很有名声,这来自于历史上他灌醉了典韦,极大帮助了张绣。    贾诩在这个小团队的历史名声是最大的,作为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大军师,人送外号毒士,一生只用阴谋,是少数不用阳谋的人。    由于张济资格老,所以不是李傕的部众,只是依附关系。    如今他们四个是个小团队。    此刻贾诩对自己的安全十分担心,若非这个集团的一员,他是肯定不会出现在这么危险的地方。    “主公,李傕必败,您一定要依计行事,切不可冲动折损兵马。”    贾诩摸着胡子,又捂住嘴低声道。    张济眉头一皱,“军师,双方兵力相当。李傕的西凉军也是老底子的锐卒,于武器装备上,我军反而更胜一筹,李傕真的会败吗?”    其实张济在西凉军体系里面一直受到李傕和郭汜的排挤,董卓死后更加严重,因此和李傕郭汜都不是一条心。    只不过他伪装的很好,并没有透漏出什么怨言。    “稍后便知。”贾诩并没有多说。    西凉军战斗力强横,是这个时代首屈一指的铁军。    虽然是老底子,但董卓死后,军心早就变了,也就是吓唬吓唬不懂的人罢了。    少顷。    又一阵鼓角争鸣结束,双方的所有阵型全部布置到位。    李傕的目光,在袁谭身上反而多过袁绍。    此刻回忆起来,那个在洛阳敢抢劫自己的年轻人,原来就是袁谭。    当初董卓迁都,袁谭伪装成西凉军,在洛阳到处打劫,李傕也被打劫了,还被打的不轻。    李傕就看到,袁谭身边骤马出来一员战将,八尺有余,虎背熊腰,尤其是腰部和身高一样长,最引人注意。    “汝是何人?”李傕厉声问道。    许褚手中的刀,乃是十大名刀之一的鸣鸿刀,此刻挥舞起来虎虎生风。    空砍两下立威后,喝道:“我乃神策府灭字旗下,统领许褚!我神策儿郎,铁血报国,生死效忠大公子!”    话音未落,他身后所有的神策儿郎爆发出呐喊。    “我神策儿郎,铁血报国,生死效忠大公子!”    许褚激动坏了,流淌在身体里的血已经彻底沸腾,要知道他等这一天,太久了。    而上一次,竟然被曹cao骗了,当然就不算数了。    袁绍暗暗点头,自己大儿子的神策军,真是好样的,为其他袁家的部众作出了榜样。    就是分的军费太多了……。    其实在三国前期的带兵方式,和后来大相径庭。    有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部众。    部众效忠这些人,而这些人效忠主公。    这也是士族门阀这个类似土皇帝的制度,所产生的必然效果。    士族门阀:政治上对内把持他们所属土地上的一切,对外效忠某个诸侯获取诸侯内极高地位。    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扩大规模。    成为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割据式的地主势力。    这个制度就是当今的规则,所有人都必须遵守。    所以,历史往往记载,谁谁谁,带着多少部众,投靠某个诸侯。    而诸侯也不会剥夺其部众,这些部众反而一生一世追随。    也因此,三国时期的叛乱非常多,最著名的,就是司马懿篡魏。    当时的大将军曹爽不是不想杀司马懿,而是司马懿统帅魏国大军多年,积累的部众太多,和司马懿有牵连的部众更多。    一动司马懿,整个魏国就要大乱。    那蜀国和吴国,还不把魏国给连锅端了?    李傕此刻面对袁家,从根本上,这仇怨就是很深的。    他原本是掌控朝廷和皇帝的顶级诸侯,如今皇帝跑了,一路累死累活的追过来,怒气很大。    肯定不会因为袁家的出现,就放弃抢夺皇帝。    “许褚,没听说过。”李傕也是久经战阵的人,本身也有不错的武力。    胖墩就很厉害吗?    腰粗不见得本领就粗。    “谁给我前去杀了此人?”李傕厉喝道。    “末将愿往,三招之内,必杀许褚!”一人策马而出。    西凉三军因其豪迈,为其助威呐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