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徒_三十八章 变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八章 变奏 (第1/3页)

    彭城最近的气氛有些诡异,七都人马转了性子不怎么闹事了,节度使府更是难得的指点起江山来。

    曹全晟来彭城已经两个月,坦率说他更想在滕县带兵。上一次出兵郑氏他被安排留驻守营,却是没赶上,那一夜银枪都回营的惨状可是刺激到了太多人,当然也包括曹全晟。本想着接下来的日子一定要使出十二分气力来狠狠的cao练这些个不中用的新兵,可却不成想被陈权刚刚授了的旅帅职务还没捂热,就又给忽悠到了彭城,还接受了这样一个棘手的任务。

    现今这小院是买下来的,而这条巷子的尽头便是挟马都郭齐的家。曹全晟在彭城的身份是个浪荡的世家子,平日游手好闲四处胡闹的,他的任务便是保护好郭齐的家眷,一旦有变则要把郭齐的家眷带到滕县。

    郭家人不算多,郭齐父亲死于二十年前太和三年的徐州军乱。当时因为王智兴暴虐,徐州军想要驱逐王智兴,拥立一贯爱兵的石雄统领武宁,当然这件事情当中肯定也有朝廷的手笔。结果事败,石雄被王智兴赶去了壁州,等石雄走后,王智兴诛杀了平日和石雄亲近的数百人。郭齐的父亲就死于此变。

    也正因为这件事,郭齐这个根正苗红的徐州本地世代军伍一直被排斥于核心圈外,熬到四十多岁才得了个营指挥。

    现今郭齐家中十六口人。老母,妻子,两个儿子,长子也娶了妻并生了两个男孩。外加九个仆人。十六口人,在彭城不算多,可这身份敏感,倒是难办的很。曹全晟也做了些准备,却无十足的把握。

    郭祐,字平康,郭齐长子,今年二十五岁,现今挟马都队正。郭济,字均实,十九岁,挟马都普通士卒。这两位都是郭家留于彭城的质子。大唐的藩镇反骨从上长到下,所以像郭齐这种领兵于外的,家小留质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平康,别愣着了,喝酒啊”。曹全晟自来彭城做了郭家的半个邻居,刻意交好下倒是与这郭家兄弟成了朋友,但凡有空便凑到一起饮酒作乐。不过最近也有段时间没见了,曹全晟还在疑虑是不是出了事,正想是不是该有所行动的时候却没想今日这兄弟二人竟得了假回来,便寻了空约了出来,不过今天这兄弟的脸色可都不怎么好看。

    “哎,文宣,今日这酒却是喝不下呢”。郭祐满脸忧色的长叹一声,这几日他一直有些恍惚。一旁的郭济也不说话,只是一杯一杯的灌着酒。

    “哦?可是有事?如是方便可说来听听,你们知我亦算有些个门路,些许事上或能帮衬一二的”。曹全晟心里一紧,不会是真的出事了吧?

    “大兄前几日升了厢指挥,我也升了个队正,一并调进了亲军营,可这亲军营里,大兄倒还能指使我一个,而我却是一个人都指挥不了的。平日里更是如同囚徒一般给看管起来,这哪是什么升职?分明是欲害了我兄弟的“。郭济有些愤愤的又是灌了一杯酒。

    ”看管”?听完郭济的话曹全晟猛地站了起来,在郭家兄弟诧异的表情中起身拉开屋门,叫了屋外随自己一起来彭城扮作家丁的银刀都士卒,让他马上去查看这四周有没有可疑人马,然后一脸凝重的坐了回来,此时脸上的神情早就没了平日里那份世家子弟的潇洒。

    “平康,均实,此间怕是将有祸事,我等需是准备逃脱才是”。

    曹全晟的话让郭济手里刚又满上的酒杯一晃,也不顾洒在手上的酒水忙问道:“文宣何出此言”?

    还未等曹全晟答话,那派出去的士卒门也未敲,嘎吱一声推开了屋门跑了进来,没理会被这突发的变故惊呆的郭家兄弟,说道:”旅帅,有两队骑兵,许有五十人,就在巷口“。

    ”旅帅??曹文宣?这是何故“?郭祐一脸的警惕,手也朝腰间摸去,却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带刀出来。

    ”此时闲话不便多说,我是滕县银枪都旅帅,奉了陈都尉之命至彭城保护郭指挥家小,而此间详情,想来平康是知道的,我便不多言了“。

    ”大兄“?郭济一脸的茫然。

    ——

    ”大兄,你这最近老是发呆想什么呢?嘿嘿,莫不是在惦记那李家小娘“?杜方挤眉弄眼的调侃道。

    ”李家小娘??哎,不是的。大郎啊,我总是觉得有什么事情给疏忽了,应是很重要的,可又不知到底是什么,却是有些不安“。陈权重重的拍了拍额头,手上的泥巴沾了满额,也未察觉。

    ”哎,既然不知便不要去想了,何苦来自寻烦恼的。大兄,瞧,今年是个好年景呢”。杜方用手捋着田里的麦苗,已是结了穗的,沉甸甸的看着就是喜庆。

    “是啊,这粮都是咱们的,可要仔细些”。

    这是挂在白云庵的一处田亩,平日里银枪都的士卒完成cao练,都会被白云庵“雇佣”来此耕种,而报酬就是收割后会分出些收成交予银枪都。这事做的不隐秘,也不需要隐秘。从最开始只有银枪都士卒来此耕种,后来大营的军士也被放了出来,陆续的把郑氏收缴的田亩都耕了,看着一片片荒芜渐渐郁郁葱葱,便是那讨厌的徐成近来脸上都有了些喜意。

    “大兄,你说这徐州是不是不会生事了?怎一直未见什么变动的”?

    “唉,我也不知道了,若是无事最好了”。

    陈权有些茫然,这徐州现今风调雨顺,虽有风起可却未掀起波浪。现下的平和让人陶醉,也让人费解。这不应该的。武宁这座火山怎么可能熄了呢?

    自己到了滕县后便再未见过李廓,两人也无书信往来,仿佛如同陌生人一般。非是陈权刻薄或者李廓忙的无暇,而是两人彼此保全的一种默契。可即便没了往来,自己已将曹全晟派去了彭城常驻,从传回来的消息可以知道李廓动作不断,先是收了彭城的榷酤,前些时日又插手了狄丘冶铁,据说现在又是把手伸向了制陶,这几项皆是徐州,乃至武宁藩兵的主要财源。陈权有些奇怪,按理说李廓不是这种急躁的人,怎么现今的动作如此迫切起来了,而更奇怪的是藩兵视同不见,一点反应也无。

    ”大兄,昨天晚上又有一个小娘被那姓陶的畜生领人给祸害了,当夜就吊死了。那家人又不是本地的,说是相州逃来的,也不敢哭闹。哎,这月已经五个了。我晚上又不在的,无法看护,再说大营人太多了,也守不过来。大兄,咱带人把那些个畜生宰了吧‘?杜方期待的看着陈权。

    ’大郎,郑氏那一夜我相通了一件事,就是有时候要学会忍耐,你放心呢,这些个事情我都记得的,这帐用不了太久就会算的”。陈权拔着杂草的手顿了一下,又无事一样继续的忙了起来。

    “哦,对了,大郎,你年纪也不小了,该是娶亲了,你不要和大营的那些个小娘勾搭,平日你去看护我不反对,可莫要动了心思。我是打算给你讨个世家女的,五姓的最好”。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