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八章进阶大乘 (第1/2页)
求收藏! 郑天泽在绝灵法阵之中把金色果实服用完毕后,发现自己神识提升之快异乎寻常,现在他可以肯定自己神识之力远超同阶,甚至可以媲美仙王初期。 塔中无岁子,寒尽不知年。 转眼之间玉婷在塔中已经修炼了二十年,已经从刚刚飞升时的合体初期来到巅峰之境,几乎随时都可以突破到渡劫之境了。 易凡也到了合体后期,俩人停止闭关修炼,走出时光之塔。 孤舟易叶俩人见到洞主道侣和易凡走出来,连忙上前恭贺。 “咦,孤舟已经是元婴后期了?这么快?易叶到了化神之境?” 玉婷颇为吃惊。 “回洞主夫人,我们姐妹也在时光塔内间或修炼,再说洞府之中也是五十倍加速,这样的修炼速度实在算不上什么?”易叶麻利地给俩人沏上灵茶。 “而且自从服用那果实后,进阶也没有了瓶颈,渡劫之时心魔之劫也比他人容易很多。” “还有这作用?”玉婷再次震撼。 “真的,我们姐妹两都是如此感受呢。” “嗯,你们两个替我种植一颗灵茶,让它单独移植在一处,这株灵茶是洞主最喜爱品种,有劳你们两个了。” 玉婷将自己从下界带来的悟道茶树交给孤舟易叶,知道她们俩人对灵植颇有独到之处,所以放心将这棵悟道灵茶树交由俩人培植。 她知道自己夫君即将飞升仙界,现在她心中只想着修炼,修炼,再修炼。 好跟随夫君一起,共度难关。共同对抗公孙止这个大敌! 突然一日刘海出现在众人眼中,他只是说了一句: “刘洋要渡劫了。” 然后就带着刘洋匆匆飞出洞府。 玉婷易凡连忙让孤舟易叶俩人带着他们来到来凤峰布置出来的专门给宗门之人渡劫之所。 此时天空之中已经是风起云涌,云层从四面八方朝着来凤峰渡劫之地涌来。 刘洋一脸兴奋之色,看着天空云层翻涌,颇有挑衅之意。 玉婷知道刘洋渡劫和别的妖族不同,最爱用雷劫之力来淬炼rou身,洗涤修炼资质。 这个刘洋明明比夫君修为低,但却是此时比夫君先行一步渡劫! 雷劫来得很快,吴掌门和一行长老还没来到来凤峰前,第一波雷劫便下来了。 十道雷柱粗若婴儿手臂,直挺挺的从上空劈了下来,好一个刘洋,飞身而上,对着十道雷柱拳打脚踢,竟然将雷柱活生生的震散。 仿佛他才是雷神一般,完全不同妖族给人一贯形象,惧怕雷劫之力。 天空之中雷劫似乎觉得自己受到了蔑视和挑衅,第二道雷劫尾随而至。 二十道雷柱从四面八方朝着身在空中得刘洋迅速攻击过去,不给一丝喘息之机。 “奶奶的,这么猴急,老子怕你了吗?” 刘洋大吼,显出本体似滚雪球一般迅速朝着四周滚开,刚刚来到渡劫之地的掌门和长老们,被刘洋渡劫之法惊得目瞠口呆,这是什么手段? 以rou身力量压碎雷劫吗? 一旁观看渡劫的孤舟易叶俩人被这两道雷劫吓住了。 “妈呀,这么粗壮的雷柱?能渡过吗?” “呵呵,放心吧,他呀和洞主一样渡劫是他们最兴奋的大事,雷劫之力对于他们两个来说就是大补之物。”玉婷笑盈盈的解释。 孤舟易叶俩人当然刘海说过用雷劫之力淬炼rou身,她们俩人就是听从洞主之言,利用雷劫之力淬炼rou身的。 但这雷劫也太可怕了吧?自己的雷劫和他的雷劫之力一比,如同儿戏一般。 刘海在一旁突然面色大变,匆匆来到掌门跟前。 “掌门,我也压制不住了,还请掌门给我找一个渡劫之地。” “啊,你也要进阶了?有,有,去主峰,随我来。”吴掌门急忙带着刘海飞遁而去。 玉婷还不知道自己夫君离开,正在关注着刘洋渡劫。 忽然刘胡来到身边。 “小主人,大主人去主峰渡劫了,你赶快让那郑大童子来主持大哥渡劫法阵吧?” “啊,师弟也要进阶大乘了?” 玉婷闻言急忙转身回到洞府之中,进了时光之塔,找到郑天泽。 “前辈,刘洋和我夫君几乎同时渡劫进阶大乘,刘洋处还请前辈照看一二,主持一下渡劫法阵。” “哈哈,好,进阶大乘,好!我这就去。”郑天泽闻言大喜。 闪身就来到刘洋渡劫之所。一边关注着另一处渡劫情形。 上清宗俩人同时进阶大乘,这几乎万年不遇,掌门和一众长老都忙碌起来。分做两路人马照看刘洋刘海俩人进阶。 这俩人可是自家宝贝,得重点照看,稍有不对之处,他们就会开启渡劫法阵。 掌门交给王上白一个储物袋,让他去刘洋渡劫之地,把储物袋中的疗伤丹药和灵液交给刘洋,自己则是在刘海渡劫之地,至于丹药和灵液早就强行塞给刘海手中了。 刘海托辞不成只能收了下来,其实刘海如今根本就没有在宗门之中领取过疗伤丹药,不过灵石和其它资源倒是领取了。 主峰渡劫之地在封顶之上,刘海一来到峰顶,就开始在阵法换过灵石,宗门阵法所用灵石乃是中品灵石,刘海担心渡劫难度,换上极品灵石。 刘海的雷劫这次不如刘洋的雷劫速度,雷劫一直在缓慢积累着。 不过刘海知道自己的雷劫肯定比刘洋的雷劫威力更大。 只是不知这次雷劫会有几道化形雷劫? 在主峰观看雷劫之人不如来凤峰的多,那是因为刘洋雷劫来得早,宗门大多数人都在那里观看渡劫。 就是玉婷易凡刘胡熬曲几人都在刘洋渡劫之地,没有跟过来。 来凤峰第三道雷劫来临了,刘海的雷劫还在积累着呢,不知酝酿出来怎样的雷劫? 当主峰天空之中轰隆隆的雷声不断响起时,上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