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02 又一年 (第1/2页)
有一首广为人知的歌谣是这么唱得: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rou;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遍地走。 1988年2月16,阴历29,除夕。 一大早,在床上躺平的高天发出阵阵感慨,才100章出头,就两年了。 “小天儿,赶紧起了,太阳都照屁股了。”陈丽芸一脸喜气推门进来。 高天闻言坐起来往外一看,立刻翻白眼了,“妈,明明下雪了,哪儿来的太阳啊?您现在也学会说瞎话不眨么眼儿了。” 陈丽芸哈哈一笑,一掀他的被子,说道:“赶紧起吧,待会儿你还得去接二爷二奶奶,你小舅舅妈也马上过来了,今儿不少事要忙活呢。” 高天忙套上大棉袄二棉裤,边穿鞋边问道:“桐子一家不过来了?” 陈丽芸说道:“回通县老家了,说是初三才回来。” 高天点着头,从外面传来一个声音:“丽芸,我们一家来凑凑热闹行不行啊?” 陈丽芸一笑,喊道:“大姐、姐夫,我在小天儿屋里呢,快进来吧。” 扭头对高天说:“你大姑一家也来了,今年咱家又挺热闹。” 高天也笑了,“热闹好啊,过年不就图个热闹么。” 母子俩迎了出来,见姑父大包小包拎着不少东西,表哥胡文斌、表嫂张若凌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搬家似的,高天紧走两步,把姑父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 这货掂了掂分量,问道:“地瓜?” 惹得胡言均哈哈大笑起来。 高卫华上来给他一个脑瓜崩,也噗嗤笑了,“臭小子,看不起谁呢这是?你以为我跟你大娘似的,拿地瓜当宝贝。” “哎哟,大姑您下手可真狠,弹得我脑门儿都青了。”高天开始胡咧咧,让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胡文斌笑着说道:“我弟是对地瓜这种产物怨念颇深。” 张若凌也打趣道:“你们猜,那家人今年还送不送地瓜来啊?” 胡雪梅翻着白眼说道:“若是还要脸皮的话,来都不该来。” 这家子对高卫国一家人意见也不小。 陈丽芸忙说道:“雪梅就少说两句吧,不管咋说,都是一家人。” 亲热的挽着陈丽芸的胳膊,胡雪梅撒娇道:“也就是舅妈您脾气好,对那一家子一忍再忍的,换成我,早跟他们翻脸了。” 高卫华又弹了她一个脑瓜崩,斥责道:“大过年的,你就不能说两句人话?非要说这些有的没的让大家心里不痛快你才高兴是吧?” 胡雪梅吐吐舌头,不吱声了。 一家人进了屋。 高天开车把二爷二奶奶也接了过来。 不大会儿,小舅舅妈也过来了。 一家人整整齐齐,开始忙活中午饭。 得益于吴翰林跟赵大军合作,在哑巴河建了二十个蔬菜大棚,今年家里的蔬菜品种丰富起来。 黄瓜、西红柿、茄子,这些冬季见不到的蔬菜,高天家可不缺。 中午这顿团圆饭,掌勺的是老妈舅妈和大姑二奶奶,鸡鸭鱼rou肘子排骨,炸藕夹炸丸子炸里脊,再炒上几道蔬菜,摆了满满一桌子。 后院西屋在当初施工的时候高天就把它设计成了一个独立餐厅,一张巨大的圆桌坐十几口子人完全没问题。 二爷依旧位居首位,见大家都落座了,高天跑中院搬了一箱五粮液过来,又让源儿拿了两瓶伏特加。 撕开酒箱,递一瓶给堂哥,高天也打开一瓶,两人给各位老爷们儿倒满。 女人们喝加了冰的伏特加。 高源和表哥的小屁孩子胡博各cao一罐健力宝,muamua喝得欢。 照例还是二爷做开场白:“日子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一年又过去了。想起去年的今天,我和你们二奶奶也是在丽芸家里吃得团圆饭,那时候还是在福祥胡同大杂院儿里,今年就到后海这边来了。 好啊,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都有个好奔头儿。老天爷也给面子,年根儿底下降下场大雪,瑞雪兆丰年,这是好兆头。这第一杯酒,咱不敬天不敬地,敬这美好的新时代。干!” 大家热烈响应,五钱的杯子端起来,仰脖干掉。 一抹嘴,胡言均说道:“国家越来越富强了,政策也越来越明朗,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别的不说,我家文斌和小天儿弄得那个方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