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8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第1/2页)
夜色昏暗,叶家村的山路只有寥寥一盏路灯,闪烁着黯淡的光。 低调悄咪咪地回家,打枪的不要。 “喂,大伟,你认识路阳吗?” “没事,随便问问,你不认识就算了。” “什么,年后去燕京见个人,谁,徐浩峰,见啊,肯定见,局设在哪里,还是鸭子店?” “行,年后见。” 没问到路阳,倒问到徐浩峰,记忆中蒋娘娘、廖范演过他导的《师父》。 自命阳春白雪的民国武打片。 尤其是里面的打斗,真实但太闷,适合细品但不适合大电影。 这个人,绝对值得一见。 叶秦思索间,掏出自备的手电筒,一路照明,踩在不平的土路磕磕绊绊。 萌生出有钱该不该回馈村子的念头,修一条水泥路,可转眼想起大衣哥的境遇,又不免纠结。 弯弯绕绕,走到一处山包,小院通亮的崭新窑洞,那便是叶老汉一家新箍的房,四周挂满喜庆的红布。 “大,娘,哥,我回来咧。” 叶秦,在外面飘荡半年,终于踏入到这片地砖,脚下才有落地生根的触动。 “二根,二根回来嘞。” 李婶从屋顶爬下来,一手捧着高粱杆编成的筐,急切地爬下楼梯。 “娘,小心摔跤。”叶秦急忙跑上前搀扶。 “真是二根,真是娃儿。” 李婶满脸欣喜,眼眉饱经风霜的皱眉裂开得像花儿绽放。 但看到叶秦的头,张张嘴:“娃儿,你咋弄这样,像颗卤蛋。” 叶秦无奈地打哈哈,母子两人缓缓走入到里屋。 甫一进门,原本家徒四壁,只有一些老家具、二手电器凑合着使用,现在全换新,冰箱、空调、洗衣机。 “这些都是你大从县里买的,商场搞什么家电下乡,政府出补贴,索性箍新窑,干脆全换新的。” “娘,我寄给你的钱够吗?”叶秦道。 李婶立刻拆开结婚用的王老吉,手里抱着几罐道:“够,怎么不够,你的钱娘的好好攒着,将来给你娶媳妇做生意。” “娘,我现在有点名,不缺钱。”叶秦被李婶强塞红罐凉茶。 “额知道,额知道,周卫国,你哥都跟额说咧。” 李婶挽起几根黏在额头的秀发,“孩他爹,娃儿回来啦!你个犟驴,前些天到村头巴巴瞅二根回来,这回娃儿回来咋不出来?” 叶秦摸摸鼻子,就见叶老汉佝偻着背,脸上此刻一片铁青,当着孩子面戳破自己,额不要脸嘛! “回来啦。”叶老汉左顾右盼,“上回跟你回来的赵女娃咋么跟来?” “她在内蒙古拍戏呢,没时间来。” 叶秦回答,这段时间,他们之间的电话粥次书慢慢减少,显然赵颖宝似乎找回前世那个拼命三妹的状态,要强独立。 “娃儿,你们俩一个北,一个南,一个东,一个西,感情么事吧?” 李婶蹙眉,“村里那个叶小三,跟李家村的女娃谈的好好的,到粤东打工几个月,两人就掰了,你们可千万不要这样。” “孩子回来,说这些干啥,倒是你这头发怎么回事,光秃秃!” “拍戏。“叶秦嘿然一笑。 “一看就知道不是拍和尚戏,球柿子,准拍辫子戏吧。” 叶老汉被灯光下闪闪发光的脑门吸引,板着脸: “这种戏以后不准拍,咱们老秦人的种,就该拍老秦人的片,《英雄》就不错!” “只此一部。”叶秦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叶老汉撇撇嘴,一手挥动道:“好了好了,赶紧进屋,把衣服试试,明天跟着你哥迎亲!” ……… 翌日,噼里啪啦,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叶家小院里摆满酒席,聘请的入户厨师班忙的热火朝天。 叶秦宽心地坐在板凳上,没有临时彩礼加价的狗血事,也没有缺德的婚宴陋习,只是自己在两个村露面时,引来无数的村民围观,大声小叫着: “周卫国。” 声浪高的盖过炮仗,自己一个人,比叶大根买的五菱宏光面包车,更有面子。 “吃好喝好啊。” “喝好吃好啊。” 叶秦陪着叶老汉,给每一桌客人敬酒,无不听到“叶老哥,你家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